我国普及电子签章仍面临三道坎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15 00:01:00转载

近来,有几条围绕电子签章的新闻连续被报道。一个是厦门推出网上审批毕业生人事落户制度,只要“1分钟即可办完一名毕业生人事落户手续”的新闻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以前,毕业生要落户,必须凭当地人事局打印的《干部调入户口证明信》加盖公章后,到当地公安户籍机关办理相应手续。如果不计路程,办结一名毕业生报到至少要5分钟。而一个城市每年来落户的毕业生至少有几万人,因而费时费力太多。

能否简化这道手续?2006年7月,在厦门政府办信息处支持下,厦门市人事局、市公安局率先启用非师范类毕业生报到落户系统,干部调入户口证明信被连接在人事、公安两个部门之间的电子信息所取代。毕业生在厦门人事局报到及介绍填写落户的信息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厦门各派出所,户籍管理人员就可直接登录系统,调取信息并直接打印户口页。

这样,厦门人事局不用再花费时间打印证明信、盖章了,利用软件商提供的电子签章,办一名毕业生报到时间缩短到1分钟。由于各地派出所利用人事局传输的信息,减少录入户籍所需内容,办事效率大为提高。厦门市已有4万多家单位签订了免费入网协议,实现毕业生网上申报审核5万多人。

无独有偶,据报道,前不久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电子政务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启用电子签章为企业及公众提供服务,如果企业要到工商管理局备案,只需将备案材料的电子版加盖电子签章后,通过网络发给海淀工商,不出门就可搞定了。目前厦门、泉州等地一些进出口型中小企业在软件公司协助下,也开始使用电子签章与外国开展业务,使“远在万里,近在咫尺”的商务理想成为现实,硕果颇丰,初尝甜果。

电子签章加速工作流程

电子签章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手写签名或盖章的新型印签方式,使用电子签章后能在制作、识别过程中对用户单位(包括个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身份进行认证,通过它可以追查到实际的业务交易者或文件执行者,并可以留下法律认可的交易凭据或事实凭据,从而明确了双方责权利,保证交易安全,起到与手写签字或者盖章同等法律效力。2005年4月,我国《电子签名法》开始生效后,电子签章更是成为促进电子商务或电子政务发展、普及的重要保证。

在上面提到的案例中,由于采用了电子签章技术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从商务流程来看,电子签章系统的出现让企业摆脱了烦恼,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以签订电子合同为例,使用智能文档设计工具编辑合同内容,签约双方填写相关合同信息,确认后,甲方先盖上自己电子印章(将一个类似U盘的物体插入电脑,二次输入密码后,用鼠标点击电子文件下方空白处,一个红色的公司印章就印在指定位置)。

之后,甲方通过网络将合同传输到乙方,乙方也用同样的方法盖上电子印章。这样,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几分钟就生效了,大大加快办公效率。像用友、书生等公司开发的电子签章看似一个简单的图片,用户却无法对它作任何复制、提取或修改,保证交易的安全。

同样,在网上行政审批上远距离的同城或异地签订电子公文的处理也类同电子商务合同,很方便快捷。因此电子签章的出现是具有里程碑的事件,是业务流程的一场革命,凸显出重大意义。

普及电子签章的三道坎

电子签章的应用领域无疑非常广泛,前景远大,原则上只要是能够用传统橡皮印章的地方都可以用电子印章,对于远距离协议、要求急办的两地协议、公文的签署,电子签章优势更明显。但是,电子签章的推广应用也并非一定一帆风顺,还有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阻碍着电子签章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安全性困扰着电子签章的推广普及。这包括两点,其一是文档使用场所的安全性。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基于Office文档的“签章软件”,但这样的签章文档并不具备足够的安全强度,在这种文档上加盖印章有时难于保证电子印章和文档内容的安全; 其二是电子公文传输中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中传播和存储极易受到黑客攻击,造成公文失密、信息被盗、被删除或被改写等,因此对电子公文安全性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文处理电子化的推广、普及。

2. 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可靠与否,对保证电子签章的真实、安全性及能否普及起着关键的作用。电子签章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首先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电子商务(政务)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CA(Certificate Authority)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公信力以及技术成熟度、监督能力等,都已经成为电子签名是否能够获得机关企事业用户认可的重要前提。随着互联网快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以及各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如何建立一套权威、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规范制度法令,以及建立一些真正能够做到无缝安全的CA认证中心及产品,将是通过互联网络进行电子签章推广的可信基础。

3. 用户单位“只有书面的东西才放心”的传统观念影响电子签章进一步推广。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网上办公系统已开通了多年,不少机关也采用OA办公系统、网上审批系统,但网上办公大都只停留在初级阶段,由于网上材料缺乏公信力与法律效力,最后仍然需要提交一份签字盖章的纸质材料,出现“纸上办公”与“网上办公”并存的尴尬局面,结果也使电子签章难以深入普及。

但是无论如何,只要加强宣传教育,突破传统的观念,解决技术一些的关键缺失,建立规范可行、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大城市先行先试,然后逐步推广普及,电子签章是具有强大深远的生命力的,必然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尽管它也许还面临着一些未解决的挑战。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