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E63推倒X38 Intel酷睿E4300测评

互联网 | 编辑: 2007-01-20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格罗索一个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我想即便你并不在意足球,相信如今的网络也会把这份富有激情的解说发到

Intel酷睿E4300,富于激情的处理器

最新追加信息:

万众期待 盒装E4300终于登陆卖场

http://article.pchome.net/m58986.html

“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格罗索一个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我想即便你并不在意足球,相信如今的网络也会把这份富有激情的解说发到你的Mail或者QQ。如果说格罗索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球员,那么我相信无论何时,无论哪一个平台都会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CPU。这些处理器或是规格至高,例如Intel Core 2 Extreme QX6600;或是性能优秀在市场上成为厂商的主力,例如Core 2 Duo E6300。同样,也会有一些处理器被更多消费者所关注,在性能方面它们位居主流,在价格方面他们更为平易近人——例如Core 2 Duo E4300,一颗同样富于激情且使人感兴趣的CPU。

Core 2 Duo奠定了次时代处理器基础和走向

早在Conroe上市之时,我们就获知E6300只是266MHz外频,或者说1066MHz前端总线这个档次的最低频率处理器。而真正能开拓市场,发挥Core 2 Duo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则是另一个外频200MHz,800MHz前端总线的E4000系列。这才是更多消费者所需要的,也是更多用户愿意掏钱购买的。在这篇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E4300的各项测试项目。而在这些测试中,我们将E4300与E6300,E6600及其自身不同超频状态下的得分进行对比,也同时PK了一把AMD Athlon64 X2 3800+。我们希望用这些方式让广大中段消费者更多地了解,这款被称作Intel决战AMD主流CPU“大杀器”的产品。

平台上的扣肉:Intel Core 2 Duo E4300es

我们认为,E4300将是一款能最大激发消费者购买兴趣的CPU,同时整个Core 2 Duo E4000系列产品也将在中端市场掀起一阵PK,超频的巨浪。而且即便你只是一个普通用户,你对处理器所能承受的价格在千元左右,那么E4000系列也将是你会极为关注并纳入购买列表的产品。从下面这张简单的表格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为了方便我把相同规格的项目并在一起。这样让各位网友们看得更为清楚一些:与E6000系列相比,E4000最大的区别在于前端总线从1066MHz降到了800MHz,而处理器外频也从266MHz降到了200MHz。我们都知道,如今整个个人电脑平台上,处理器外频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性能发挥,也同样会影响到整个平台效能。更高的前端总线可以看作更为宽阔通畅的高速公路。

CPU
处理器频率
二级缓存
技术支持
虚拟化
TDP功耗
售价/预估
E6300
266*7=1.83GHz
2M
MMX,SSE,
SSE2,SSE3,
SSSE3,EM64T
Yes
65W
$183/¥1500
E4400
200*10=2.0GHz
No
$173/¥1300
E4300
200*9=1.8GHz
$163/¥1200

但是,这些前端总线的降低,是否能更多影响到我们的实际使用呢?真实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同时,Intel 4M版Conroe对我们来说是否更有意义?这些都将在之后的具体测试中得到验证。之后我们会对此进行一定的了解:这些都将基于我们这次E4300与E6300,E6600所进行的对比测试。同时我们发现,虽然E4000系不支持Intel虚拟化技术,可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毕竟我们绝大多数的应用还是基于Wintel架构,基于X86处理器系统及微软Windows平台。而其他方面,包括Intel特有的SSE等多媒体指令集,EM64T 64bit处理技术,以及EIST变频,病毒防御等方面都没有什么不同。而他们在功耗方面也同样被设定为最大65W,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则是更夸张的低温表现。

即便是左后卫,也会成为经典

Intel酷睿E4300,对AMD千元双核说不

当AMD看似漫不经心的将其低端双核处理器Athlon 64 X2 3600+/3800+降至千元,而这其中所造成的市场影响力将远远大于我们初期的判断。实际上,X2 3800+经过大约半年多的时间才从高于Core 2 Duo E6300的18XX元跌到了现在的价位。很多人只是非常开心得告诉自己,最实用的千元双核梦想就此达成。(请允许我在这里将Intel Pentium D 800系列忘却)但是,虽然同样有很多人认为Intel去年所推出的Core架构将很快占据市场,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时最便宜的Core 2 Duo处理器E6300如今也要1500元左右,这已经大大超越了很多用户对CPU的消费能力。

以X2 3600+为代表的AMD处理器给了Intel极大的威胁

同时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测试中发现,E6300的实际性能确实非常强劲。而面对更看重实用性的消费群体来说,E6300并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X2 3600+/3800+完全能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何必再多花费数百元钱购买测试分数上更为YY的扣肉?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些更为实际的东西呢?E4000系列的出现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千元级别的的价位,更实际的装机选择。Intel在当初Pentium 4-A处理器上首先做了降低前端总线的尝试,不但有效的扩展了自身在中端市场的占有率,也是一种更为有效打击了对手的策略。而之后的Pentium D805打着入门双核的旗号,至今都成为最为热卖的款式之一。(当然PD805能够成为最低价双核处理器,AMD的压力可见一斑。)

从Desk烧向Lap:Intel向左,AMD向右

那么从市场再回到Intel自身,我们不难发现。如今Intel在低端-中端一线,排兵布阵了包括赛扬D-J,Pentium 4,Pentium D800/900等多款处理器产品。可同样我们反观AMD,从最低端的Sempron,Athlon64,Athlon64 X2,也是一一对应丝毫不给Intel面子。问题就出在这些众多赛扬Pentium 4乃至Pentium D之上,他们的实际性能无法与同价格AMD完全抗衡,而同时Intel系的主板选择虽然多可并不具备更多价格优势。这种尴尬的情况必须让全新的低频Conroe乃至单核Conroe-L来解决。为了不会太过影响原本Pentium 4/D平台的清仓,Intel并没有太早把E4000系列抛向市场。而现在,无论是Intel自己还是众多中端消费者本身,都已经无法再等待。

相信在E4000系列登场之前,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E4000,该出现了,而这其中最被人看好的E4300,也终于登上了我们PChome Explorer Works硬件实验室的平台。我实在不想介绍太多关于E4300的参数和细节,从去年9月份开始很多相关信息就已经通过媒体公众天下。如果说E4000今后在市场销售方面有多少火爆,那么今年这些包括E6300,包括E6600的测试,介绍和新闻都是最好的广告。当然,限于种种原因,E4300正式版本上货之后,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价格并不会太好,基本与1200元左右的AMD X2 4200+保持在同一个价位。Intel也还是要面对一些清理原有库存,对应Conroe的主板较贵等问题。不过我相信以Intel的产能,E4300真正降至千元级别并不会太慢,而我们是不是也该更多了解一些实际性能方面的情况呢?测试从下一页展开,让我们结束现在这些JJWW的东西吧。而对千元级AMD双核处理器说不,就是E4000系列的使命。

Intel酷睿E4300,测试软硬件平台

首先,按照惯例还是为广大网友介绍一下这一次测试所用的平台和配件。本来打算用Intel自家的P965甚至975X来做的,但转念一想这对于AMD来说似乎又有些不公平。好吧,这一次我们都用第三方的芯片组来解决问题:Nvidia。在AMD平台,我们选用了华硕玩家国度Crosshair准星(Nvidia nForce 590SLI)主板;而Intel平台则是影驰近期一款力作,全公版设计制造的Nvidia nForce 680i。那么在内存方面,则是统一的威刚红色威龙DDR2 1066 1G*2 kit(美光MT D9GMH颗粒,实际测试所运行频率DDR2 800,参数固定5-5-5-18),我们并没有对内存进行更多潜力挖掘,而因为nForce 680i可以固定内存频率,所以大家都在DDR2 800频率下进行测试。显卡方面,则简单的采用了一款铭瑄Nvidia GeForce 7600GS/GDDR3(450/900MHz),硬盘还是老搭档西部数据猛禽740GD(10000rpm,8M,SATA)。

硬件平台
CPU Intel Core 2 Duo E4300es(1.8G,2Core,2M)/E6600
主板 Galaxy Nvidia nForce 680i
显卡 Maxsun GeForce 7600GS/GDDR3(450MHz/900MHz)
内存 威刚红色威龙 DDR2 1066 2G Kit(DDR2 800/5-5-5-18)
硬盘 西部数据 WD740GD(10000rpm,8M,SATA)
光储 先锋 DVR-111EXL
电源 航嘉 磐石500
测试对象 Intel Core 2 Duo E4300es
对比平台 AMD Athlon64 X2 3800+(2.0G,2Core,2M)
Asus Crosshair(Nvidia nForce 590SLI)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 WindowsXP Pro SP2
驱动版本 Nvidia Forceware 93.71
测试软件 整体测试:
PCMark'05/ScienceMark 2.0/PCWizard 2006

CPU单项测试:
CPUMark99/CineBench 9.5/SuperPi 1.5/SiSoftware Sandra 2007/Winrar/3DMark-CPU Test

3D项目测试:
3DMark '03/3DMark '05/3DMark '06

我们的扣肉测试平台

看似简单却价格昂贵的测试平台

而我们的测试内容则颇为丰富,除了E4300标准频率下的测试成绩之外,我们还测试了E6300,观察他们之间在频率相仿,而前端总线不同情况下的实际表现。同时,我们将该处理器在普通超频情况(266*9=2.4GHz,与E6600同频)下与Intel Core 2 Duo E6600进行对比测试,由此了解相同频率不同缓存对性能的影响。当然之后,则是我们对E4300的一个小小挑战,非极限条件下的大幅度超频,由此来了解普通消费者手上的E4300究竟能提供给我们多少潜力挖掘空间。

这样看得很清楚了,不过我们并没有用太好的散热器……680i那该死的电容

其实上面的文章中,我并没有描述E4300的超频优势。但对于很多中端用户来说,这的的确确也是无法忽视的一点。毕竟我们都非常清楚,E4300本身所采用的65nm制作工艺,Core 2 Duo一脉相传的核心及生产技术,保证了其也具有绝不亚于E6300的超频能力。事实上很多先手入E4300的网友已经发现,E4300运行在266*9这个频率下,不但发热量和温度并没有什么显著提升,相反性能却又较大增幅。而且整体平台也颇为稳定,并没有什么超频后常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E4300也确实好超,耐超。任何厂商和经销商都无法忽视DIY市场中,用户对OC能力及相应结果的需求。

注:以下图表中E4300oc1为266*9=2.4GHz频率,E4300oc2为333*9=3.0GHz频率。

Intel酷睿E4300,平台测试+CPU测试1

PCMark'05作为一个完善的平台整体测试,能非常直观且清晰地了解整个平台各个子项目的具体性能并给出总分。不过X2 3800+虽然落败,但这也明显的体现出其与E4300之间的价格差距。

PCMark'05 Overall Test Score

而PCWizard似乎对E6300并不友好lol,当然这其中的差距我们完全可以忽略。X2 3800+,E4300和E6300基本上打成平手。

PCWizard 2006 Test PCWizard 2006 Rating

其实CPUMark'99仅仅是我们的一个热身项目……过!

CPUMark'99 Score

我并不喜欢总是拿Pi出来说事情,确实我们现在装机并不是向祖冲之致敬,对不?虽然在这个项目中Intel占尽优势,但并不仅仅通过这一个Test来说明整个问题。更高的前端总线,更高的频率,大容量高速缓存似乎成了决胜的关键。

SuperPi 1.5 1M/s

新版本Winrar压缩软件完全支持多线程/多核处理器的工作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我们发现其压缩性能具有大约30-40%的提升!在这个纯双核性能测试中,AMD则丝毫不给Intel面子。

Winrar Hyper-Thread Test KB/s

Intel酷睿E4300,Sandra处理器测试

Sandra的测试项目非常之丰富,你甚至可以简单到用这个软件来了解整个系统的性能,并能获得相应时代的产品对比。这一次我们主要测试其中处理器ALU,多核,多媒体等方面的能力。AMD在多媒体方面似乎仍有些问题,而通过内置MC终于在整个Sandra中明显的扳回一局。而在更多方面则是Intel Conroe系处理器大丰收的结果,当然E4300还是与其在伯仲之间。

SiSoftware Sandra 2007 Processor Arithmetic-ALU Test

SiSoftware Sandra 2007 Processor Arithmetic-iSSE3 Test

SiSoftware Sandra 2007 Processor Multi-Media-iSSSE3 Test

SiSoftware Sandra 2007 Processor Multi-Media-iSSE2 Test

SiSoftware Sandra 2007 Multi-Core Efficiency-Bandwidth Test

SiSoftware Sandra 2007 Multi-Core Efficiency-Latency Test

Intel酷睿E4300,3DMark各项测试内容

在这些3DMark的多款三维加速能力测试中,我们发现不同时段其对处理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无法忽视处理器对整体平台3D能力的影响。总体来看,E4300与X2 3800+表现略有差别,但这些数字上的不同我们完全可以忽视。换句话说,在这些三维加速能力方面,两者趋于同一水平。

3DMark'03 1024*768 NoAA Test

3DMark'03 1280*1024 NoAA Test

3DMark'05 1024*768 NoAA Test

3DMark'05 1280*1024 NoAA Test

3DMark'06 1280*1024 NoAA Test

Intel酷睿E4300,CPU测试2及温度表现

CineBench是一款不错的测试处理器及显卡渲染能力的软件。其具有分别支持对单核心以及多核心的测试项目,我们也一一放出成绩。包括3DMark各款软件中的CPU Test,我们还是认为E4300与X2 3800+在同一性能档次上。

CineBench 9.5 1CPU Rendering

CineBench 9.5 2CPU Rendering

3DMark'03 CPU Test

3DMark'05 CPU Test

3DMark'06 CPU Test

在这个低负载(进入系统后静置,此时处理器仍有负载,但绝不是零负载)温度测试中,65nm的Intel系处理器全然一副“冷酷”味道。我们曾经在凌晨测试过E4300,当时在具有散热控制器的P965(ICH8南桥芯片内置)上,开机进入系统数十秒后CPU风扇才开始转动,低负载状态下仅保持600-700rpm的转速。2M原生版Conroe的发热量之小可见一斑,当时我们甚至认为散热器坏了lol

整个测试结束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主频相同的情况下,在绝大多数的应用方面,Intel Conroe处理器的表现性能没有太大的区别。也就是说购买E4300相对E6300得却更为明智。同样的,基于相同的频率,2M版(E4300超频266*9=2.4GHz)与4M版(E6600标准266*9=2.4GHz)Intel Conroe处理器之间也没有太为夸张的差距。更大的二级缓存对我们这些用户是否拥有更多价值?我们是否需要追求这些?事实上当你把E4300设置在266*7的情况下,你已经拥有了一颗仅仅不支持VT虚拟化技术的E6300。如果你超得更高,那么你将获得更多性能提升。而E4300与X2 3800+的对抗测试中,两者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差距可言。

Intel酷睿E4300,格罗索与大杀器

所有测试完成之后,我想对于各方面的分数表现以及测试内容来说,网友都应该有一个比较直观且清晰的了解。很可惜,我们暂时没有拿到AMD Athlon64 X2 4200+这款产品(将于之后上市E4300保持同价位,1200元左右),所以只能用现有的X2 3800+进行了对比测试。那么对于Intel来说,原本就是想希望用更低频率的E4200来战AMD的X2 3600+,而之后却又发现真实性能对比中并不占据多少优势。于是乎,Intel决定推出这款E4300来对抗。然则,谁都不曾想AMD的大幅降价跳水如此夸张,X2 3600+落至850-900元左右,即便X2 3800+都落到了千元以下。这对于准备本月下旬上市(国内可能更迟一些)的E4300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在相同频率之下,E4300虽然具有优势,但其间的差价并不能引发太多注重价格消费者的认可。

Intel Core 2 Duo E4300es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E4300的最大优势似乎必须通过超频来体现,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考虑超频或者一直让自己的PC在超频下工作。作为一家专业IT媒体,我们也不可能强烈推荐网友对处理器进行超频工作。可是从整个测评和这将近一周工作日的测试之后,我们发现至少至少,将E4300设置在266*7都没有什么问题。而此时的E4300,不但能和E6300保持同样的工作水平和性能,在发热量方面也有一些优势。这里我又要说起,Intel为了尽快将E6300推向市场,不得不直接将4M版本的处理器关闭2M后销售。换句话说,如今我们所购买的无论es还是正式行货版E6300,实际核心内都存在着4M二级缓存,当然我们无法用任何方式去打开他们……

从表面很难区分E4300和E6600,特别当他们都是ES工程样品

那么这多出来的2M二级缓存,不但无法发挥性能却同样造成了成本的浪费。(我们必须清楚如今处理器内大量的晶体管堆叠,实际上一部分就是高速缓存容量大幅提升所造成)所以如今的E6300很难降价,也是这个加大的成本原因,同时自然很难使其成为AMD原本数款X2 4x00+对手。毕竟,AMD的65nm工艺转制正在高速进行之中,相应处理器也在陆续发售(详情)。而提升制程之后的AMD,同样能大幅降低处理器成本,这也将使得AMD具有了大幅降价的能力。况且如今X36/X38的价格定位已经是千元下,那么之后的X2 4200+乃至4400+都最多在1100—1400元附近。

那么请注意底部,E4300(左)是不是少了些什么?右边是E6600(E6300类同)

而Intel这一边呢,E4300将是首款采用原生2M版核心的Core 2 Duo处理器,换句话说,Intel正在解决成本问题,Intel终于在麻烦的清仓之中脱开身。从Intel最新的几张Roadmap中我们发现,今后将会有真正4M版本的E6300登场(E6350?),而同时原生2M版本的E6300也会真正抛出。那么无论对消费者还是Intel自身,这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利好消息。想一想吧,800MHz前端总线的E4000,1066MHz前端总线的2M版E6300,4M版E6300,这么多处理器横跨1000-1500元左右市场,再包括仍有一定存量的Pentium D 900系列,可以说是一片欣欣向荣。当然从我个人角度来说,Intel完全用E4300对应AMD X2 4200+似乎并不明智,或许该说他本来的对手就是X2 3600+或者X2 3800+。但是价格因素,或者说短期内无法达到较低价格的因素造成了E4300相对比较尴尬的局面。而该处理器的最佳售价还是……千元!

E4300处理器(右)PCB编号003,E6600/E6300(左)编号为001

而且Intel除了原有主板芯片组和众多旧有CPU的清仓,还必须面对主板问题。或许在AMD市场一个Nvidia已经把低中高做得服服贴贴。那么Intel这边就不是那么乐观,好在众多厂商并没有放弃945P/PL这个已经摘下高端帽子的芯片组;众多945G/946G等相关整合芯片组主板也在蜂拥上市。产品数量众多的结果,则是价格互相比拼然后调整。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比较推荐消费者搭配较为成熟的945P主板,其标准支持1066MHz前段总线也给消费者提供对E4000超频以及今后升级的可能。而且,虽然失去了ATI在低端平台的协助,但VIA和SIS也在努力推出For Intel Conroe的芯片组,即便不是最新即便规格和性能相对较弱。但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也能获得更多品牌机和部分DIY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E4300(左)的最末排电阻数量减少较多,所有电阻排列也有所不同

但是无论如何,E4300也好,整个E4000系列也好,Intel的主板比较贵也好,Core架构成熟而先进也好。对于我们这些中端消费者来说,E4300更多的是一个信号,Intel将在主力战场与AMD进行更多针锋相对的战斗。而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购买Intel还是AMD完全是一个大局的考虑,我想即便有E4000助阵,短时间内并不能改变AMD千元称王的现状。不过假以时日,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一定会有更多另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出现。例如E4000系列即将登场,例如E4300跌至千元,例如更多For Intel Conroe的主板低价应市,等等……或许不是锋线杀手,或许不是所有目光的聚焦点,或许只能成为兢兢业业好好工作的一员,但是格罗索并没有令我们失望。即便是E4300,也同样是Intel重要而行之有效的“大杀器”;如果说格罗索大器晚成,那么E4000则是朝气蓬勃!

 

更多精彩的最新配件资讯,请点击进入PChome

大家如果对本栏目有任何建议、意见或任何IT配件资讯的投稿,欢迎发邮件到cityrat@staff.pchome.net,我们会尽快给予回复。最后,硬件频道全体同仁感谢大家对PChome一贯的关注和支持!

Intel酷睿E4300,附录1:测试成绩一览

整体平台测试对比(点击可看大图)

三维加速能力测试对比(点击可看大图)

处理器单项测试对比(点击可看大图)

温度表现测试对比(点击可看大图)

Intel酷睿E4300,附录2:E4300与3800+

E4300与X2 3800+处理器信息

E4300与X2 3800+二级缓存信息

E4300与X2 3800+平台内存频率参数信息

E4300与X2 3800+平台主板参数信息

Intel酷睿E4300,附录3:E4300超频信息

如果你这样设置E4300,那么它与E6300没有太大区别

如果你这样设置E4300,那么它与E6600……

如果你这样设置E4300,那么它……

好吧……这是真正的E6600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