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E63推倒X38 Intel酷睿E4300测评

互联网 | 编辑: 2007-01-20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格罗索一个人他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我想即便你并不在意足球,相信如今的网络也会把这份富有激情的解说发到

Intel酷睿E4300,对AMD千元双核说不

当AMD看似漫不经心的将其低端双核处理器Athlon 64 X2 3600+/3800+降至千元,而这其中所造成的市场影响力将远远大于我们初期的判断。实际上,X2 3800+经过大约半年多的时间才从高于Core 2 Duo E6300的18XX元跌到了现在的价位。很多人只是非常开心得告诉自己,最实用的千元双核梦想就此达成。(请允许我在这里将Intel Pentium D 800系列忘却)但是,虽然同样有很多人认为Intel去年所推出的Core架构将很快占据市场,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时最便宜的Core 2 Duo处理器E6300如今也要1500元左右,这已经大大超越了很多用户对CPU的消费能力。

以X2 3600+为代表的AMD处理器给了Intel极大的威胁

同时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测试中发现,E6300的实际性能确实非常强劲。而面对更看重实用性的消费群体来说,E6300并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X2 3600+/3800+完全能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何必再多花费数百元钱购买测试分数上更为YY的扣肉?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些更为实际的东西呢?E4000系列的出现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千元级别的的价位,更实际的装机选择。Intel在当初Pentium 4-A处理器上首先做了降低前端总线的尝试,不但有效的扩展了自身在中端市场的占有率,也是一种更为有效打击了对手的策略。而之后的Pentium D805打着入门双核的旗号,至今都成为最为热卖的款式之一。(当然PD805能够成为最低价双核处理器,AMD的压力可见一斑。)

从Desk烧向Lap:Intel向左,AMD向右

那么从市场再回到Intel自身,我们不难发现。如今Intel在低端-中端一线,排兵布阵了包括赛扬D-J,Pentium 4,Pentium D800/900等多款处理器产品。可同样我们反观AMD,从最低端的Sempron,Athlon64,Athlon64 X2,也是一一对应丝毫不给Intel面子。问题就出在这些众多赛扬Pentium 4乃至Pentium D之上,他们的实际性能无法与同价格AMD完全抗衡,而同时Intel系的主板选择虽然多可并不具备更多价格优势。这种尴尬的情况必须让全新的低频Conroe乃至单核Conroe-L来解决。为了不会太过影响原本Pentium 4/D平台的清仓,Intel并没有太早把E4000系列抛向市场。而现在,无论是Intel自己还是众多中端消费者本身,都已经无法再等待。

相信在E4000系列登场之前,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E4000,该出现了,而这其中最被人看好的E4300,也终于登上了我们PChome Explorer Works硬件实验室的平台。我实在不想介绍太多关于E4300的参数和细节,从去年9月份开始很多相关信息就已经通过媒体公众天下。如果说E4000今后在市场销售方面有多少火爆,那么今年这些包括E6300,包括E6600的测试,介绍和新闻都是最好的广告。当然,限于种种原因,E4300正式版本上货之后,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价格并不会太好,基本与1200元左右的AMD X2 4200+保持在同一个价位。Intel也还是要面对一些清理原有库存,对应Conroe的主板较贵等问题。不过我相信以Intel的产能,E4300真正降至千元级别并不会太慢,而我们是不是也该更多了解一些实际性能方面的情况呢?测试从下一页展开,让我们结束现在这些JJWW的东西吧。而对千元级AMD双核处理器说不,就是E4000系列的使命。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