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 VC合伙人金曦:享受投资的乐趣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1-24 14:0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1998年,金曦先后投资了中华学习网、做手机GPS导航的美国泰为(TeleNav)、做手机终端管理软件的InnoPath以及展讯通讯等。

在万通投资集团期间,金曦前后投了14家企业,主要投资对象都是处于种子期的公司。这和万通的资金规模比较小有关,而且万通的资金也没有正式基金稳定。这让金曦有些感叹,“很希望有机会多投一些”。

1999年,IDG预见到未来硅谷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打算安排一个人在硅谷负责关注美国最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周全、熊晓鸽于是诚恳邀请金曦加盟IDGVC。正希望多一些投资机会的金曦很快加入了IDGVC。

不过接下来有两年多的时间,金曦一直在万通和IDG之间兼职,“做万通投资集团的收尾工作”。这期间,金曦参与投资的易趣、3721、Aicent等往往也都是万通和IDG联手投资的。

联合投资
2002年,金曦全职加入IDGVC。

由于近距离关注硅谷,金曦代表IDG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无线、通讯和医疗系统等领域。“半导体公司要想成功必须首先在技术上到达到国际级水平,能够实现半导体产品体积小、功能多、无线产品能耗低的要求。”

金曦先后投资了硅谷数模(Analogix)、摩波彼克(MobilePeak)、芯原微电子(VeriSilicon)、真宽通信(Truebroad)、昆天科(Quintic)和迈德医疗(MedSphere)等公司。其中,硅谷数模是由IDGVC和DCM、盈富泰克等联合投资的;IDGVC还联合美商中经合集团(WIHarper)、Harbinger和iGlobe共同完成了对芯原的第一轮投资;摩波彼克的投资方还包括美国红杉以及DCM;润欣通信则获得了IDGVC和苏州中新创投的联合注资。

事实上,金曦的多数案例都是和其他VC共同投资的。这让金曦切身体会到创投行业讲求与人合作。这么做也让她感觉做VC“甚至比投行还好”。

创业者伴侣
和技术相比,金曦更为看重的还是创业团队。

留在硅谷半导体和其他高科技领域的留学生,“他们一方面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一方面也和国内保持着紧密联系”。金曦主要瞄准了的就是这些人。目前,IDGVC投资的跨境企业中,95%以上都是由中国留学生创办的,或者至少有中国留学生担任副总裁以上的职务。

对于这样的投资案例,金曦几乎是信手拈来:芯原微电子创始人戴伟民曾经是加州大学的教授,也曾把自己原来创办的公司以1.35亿美元卖给Cadence;摩波彼克的邹求真和李向东原来是高通的工程副总和中国区市场及销售总监;硅谷数模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可为“是从图形芯片领域工程师成长起来的优秀管理人才”,曾经两次在创业公司工作;真宽通信的邓杰也把自己创立的ACD以3000多万美元的价格卖给UT斯达康,之后邓杰还曾经在怡和创业投资集团做过一段时间的合伙人。

和这些经历丰富的创业者打交道,金曦觉得自己和IDGVC的定位一样,就是“卷起袖子来帮忙的”。当这些创业者有一些不方便和男VC讲的知心话的时候,也经常会对金曦说,因为他们感觉金曦比较善于倾听,交流起来“没有压力”。

未来,金曦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在国内投资更多的企业,因为“国内创新领域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