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M领域互联互通的道路将会有多远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2-01 09:1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咬定”用户不放松

如果将互联互通视为即时通信转折点的话,移动IM领域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即时通信平台的有限的互联互通产业形态已经显现。

日前,掌中无限和腾讯在即时通信的互联互通掀起的“诉讼与反诉讼案”日见炙热,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然而,无论最后输赢如何,这场诉讼案传递出来的信号无疑是:即时通信领域需要互联互通。

有调查显示,71.43%的用户希望目前在不同的即时通信软件之间能够实现兼容,而IM互通互联可以解决这种阻碍。正如雅虎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TerrySemel)所称:这一互通是即时信息行业一个真正的转折点,将有助于引领即时通信新时代的到来。

引申到移动IM领域,其互联互通的道路将会有多远呢?

“咬定”用户不放松

Frost&Sullivan(中国)电信分析师谭言明指出,用户是所有即时通信服务商的核心资源,他们都对用户的追求可谓是狂热的,特别是移动IM服务提供商。

目前,在互联网即时通信领域,腾讯QQ拥有注册用户达到4.3亿,其市场份额在去年年底接近80%,而且依托QQ资源所从事的许多增值业务都给腾讯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腾讯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依托在其用户资源上,一些新进入者要与腾讯分享其QQ资源,与其互联互通,如果腾讯同意的话,无疑是拿自己的资源来培养竞争者。显然,为了保持自身的优势,腾讯肯定不愿意与弱势的新进入者互联互通。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争执的核心在于腾讯是否垄断,而这就归结在腾讯在互联互通的态度上。而根据腾讯发布的信息,腾讯从来不拒绝互联互通,以前也从来没有人向腾讯提出互联互通要求。但腾讯的相关负责人则指出,即时通信的互联互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互联互通须在充分保障用户权益的前提下,经得腾讯许可,基于公平、合理、互补的原则开展。但目前互联互通在技术层面、应用层面及用户认可层面都尚未成熟。很多现实问题,例如用户安全问题,需要各厂商花时间合作解决。

腾讯的潜台词相当明显了,互联互通是有条件的,要求互联互通的企业的用户规模达到相当程度。

有限的互联互通

如果将互联互通视为即时通信转折点的话,移动IM领域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其原因昭然,移动运营商虽然进入移动IM领域比较晚,但其控制着接入渠道,因此先入者为了避免丢失移动IM这部分的收入,必须接受同运营商通信软件之间的互通。

以腾讯为例,腾讯的移动QQ用户大约1000万左右,按照5元、8元、10元等各地不同的包月费,腾讯每年在此业务接入费上可以获得大约8000万的收入,占其增值业务收入的30%还强。毫无疑问,腾讯不会放下这业务。相应地,其他的移动IM服务商也不会放松对此业务的追求。

因此,移动IM服务商与运营商的互联互通更容易达成。事实上,腾讯已经和中国移动的“飞信”实现了互联互通。

谭言明指出,将来移动IM的互联互通将是基于移动运营商的即时通信平台的(如“飞信”),也就是说,即时通信用户可以登录飞信,从而和QQ或者NSN等其他的移动IM服务提供商的用户互联进行通信。可以说,这种互通是有限的,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同时,谭言明指出,这种互联互通对产业格局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对整体移动IM市场的影响却是无法估计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移动IM的互通将对移动IM市场规模的扩大起着相当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将推动整体即时通信的互联互通。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