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于广东网通的小王2月25日突然接到上面的通知,要求其在三天内将手头的客户及所订购业务的列表整理出来,提交给部门负责人。任职于湖北网通的张先生近日同样接到了一个通知,从下月起,公司将不再参加新项目的投标。而在北方,北京电信则忙着统计公司占用的信道、码号、IP地址等资源,以备网通测试。
与此同时,一份名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作协议》开始在业界广为传播。电信和网通的一系列动作都与该协议吻合。
该合作协议第二条要求,电信和网通各省(区、市)非主导方应在3月1日前向主导方提交在2007年2月28日前已提供服务的政企客户列表,双方据此共同确认彼此的政企客户名单和使用的业务。而这些是为了在客户需求不涉及跨越南北问题的时候,约束非主导方不得进行投标和提供服务。此外,在公众客户方面,双方也达成了互不在对方主导区域发展的条款。
互不进入是事实
“我没有看到具体协议,但是如果仅仅约定互不进入的话,对目前电信市场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双方事实上已经互不进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专家表示。
浙江网通一名员工告诉记者,尽管有关协议尚未落实到基层员工这一级别,但他们早已对这一趋势有所了解:“实际上,我们早就不在基础网络业务层面上与电信展开竞争了。”他表示,基础电信业务,包括宽带接入、政府大客户服务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对于南方的网通而言根本无力承受。在北方,中国电信也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大客户、增值服务、公话业务、异网业务和资源出租等方面,严格控制发展传统固定电话业务。
第二页实际上,这项协议的出台,在某些地区只是意味着过去一些省公司商谈的内容在集团公司层面加以确认。记者从河南等地了解到,当地六大运营商高层都会举行定期会晤,商谈的内容也从拆分之初的“见面叙旧”发展得越来越细致,有时也会确定电话用户发展、大客户归属等市场划分的细节问题。
但是,本次协议的战略高度、规定之详细、执行之严格仍然远超以往的地方“君子协定”。
本次协议约定,各地方运营商停止在非主导区域发展新用户和新政企客户。自2007年3月1日起,非主导方在各本地网不再增加新的端局号,在各省不再增加新的IP地址段。而且双方还对非主导区域投资规模规定了具体数目。具体执行情况都根据对方接口或第三方数据监控。
面对现实的无奈之举
运营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出台这一协议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现状、面对现实、规范将来”。固网建设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体投资非常大,仅本身的建网价格就让新进入者吃不消。
有电信专家直言:“这是一种被迫应对的行为,是对投资回报不合理市场行为的理性选择”。
据了解,电信近年来在北方每年50亿元以上的投入,只能为电信带来30亿元左右的收入。网通近日回购上市公司资产上海网通及广东网通也是举步艰难的实证。据了解,上海网通今年的营业收入大约为13亿元,但投资额要高于这个数字;而整个广东网通只有广州、深圳、珠海和中山4个分公司的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收益)为正数。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上半年,两地网通累积亏损额为4.63亿元人民币。
据接近中国电信决策层人士介绍,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早在2005年就曾提出,对于实力均衡的固网运营商,应该考虑南北呼应和战略层面的协调,以争取出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目前,固网运营商普遍增长遇阻。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1月份净增用户均比去年净增用户最快月份的数据还高。其中,中移动1月份净增用户为486万户,中联通为138万户。而固网运营商方面,去年增长较为理想的中国电信,1月份净增用户仅为25万户,比去年12月的64万户全年最低数字更差。
远为移动牌照
万方咨询研究总监付亮认为:“中电信与中网通签署竞争合作协议,有两层目的,近为互联互通,远为移动牌照。”
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也表示,如果合作协议只是对现状的一种认定,那么其并无太大意义,因此据他判断,合作应与未来3G建设有关。
第三页互联互通也是固网运营商承受较大压力的一个问题。付亮表示,从分拆开始,除在部分地区形成了固话直接竞争外,中电信和网通双方电信网络、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几乎一直都存在问题。“此次协议的签定,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更好地解决互联互通问题。这对用户来说是件好事。”换个角度说,此举也可以说是两个运营商对重组的表态,如果短期内不能获得移动牌照,重新合并可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而这并不意味着电信改革的倒退,而是一种市场发展达到更高阶段的企业理性选择。当美国市场的运营商由七家减少到四家,中国电信与网通签署这样的协议,并不足为奇。”专家表示。
记者观察:并不是竞争的倒退
两大运营商的协议,看似有悖电信竞争的原则,实则不必过虑。
当年电信拆分时,如同“十八路诸侯伐董卓”,只有通过这一行动,才会有群雄并起的大好局面;而如今,电信和网通却成了赤壁之战时的刘备、孙权,不合作便无以生存。当然,这里的“曹操”并不是中国移动或者其他任何一个运营商,而是固网被移动替代、PSTN被IP网络替代的严酷现实。
正因为固网投资与用户增长的不成比例,在最近几年的固网市场,两大运营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现象其实相当普遍,在对方主导区域不发展公众用户更是早已形成默契。从这一角度看来,如今出现这一协议,只是把正在成形的“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把“阴谋”变成了“阳谋”,使得运营商们在市场上见面时,能够按照一个统一的规则办事,以免“擦枪走火”,形成对整个市场秩序的挑战。
而从消费者利益考虑,影响也并不会太大。现在远非当年“非电信不可”的垄断阶段,即使同一家运营商,也有多种通信形式可以选择。实际上,不同网络、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早已超越了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成为电信竞争的主旋律。
无论我们如何倡导竞争,都不应忘记,合作与竞争一样,都是市场行为的一部分。(张九陆)
记者 李传涛 张九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