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发布三防无反X-T1及春卷极速点评

PChome | 编辑: 高峰 2014-01-28 13:00:00原创 返回原文

这是屡获殊荣的X系列中的最新成员。一款高品质的可换镜头相机,X-T1的产品特点为将转盘升级成单反式操作机械转盘并将机身设计成全天候防护

富士正式发布复古三防无反相机X-T1

富士胶片宣布推出X-T1,这是屡获殊荣的X系列中的最新成员。作为一款高品质的可换镜头相机,X-T1的产品特点为将转盘升级成单反式操作机械转盘并将机身设计成全天候防护(当与同样具有全天候防护的X卡口镜头搭配时)。X-T1也继承了X系列相机的所有优点,如紧凑型机身、出色的移动性和高速响应。更重要的是,其全新开发的电子取景器具有超快速的显示速度,所获得的出色效果可与光学取景器相媲美。

富士X-T1

实时取景器创新升级

X-T1的电子取景器结合了独特的宽视角设计创造了目前在数码相机上所能搭配的超大倍率电子取景器——世界领先(*1)的0.77倍放大倍率,可提供一种真正身临其境的拍摄体验。其取景器的显示速度十分出众,仅有0.005秒的时滞(*2),这仅仅是传统数码相机速度(*3)的十分之一,让您实现完美连拍。

电子取景器实现了与镜头光轴完美匹配

通过X-T1高清晰的236万像素OLED显示屏,电子取景器可令您充分享受到拍摄的乐趣,获得与传统光学取景器相媲美的效果。

而X-T1取景器所获得的图像效果属于数码相机的佼佼者,顺畅而又完美,其采用了突破性的技术,有助于完善您的摄影体验。取景器中全新设计的图像用户界面,包括清晰的细节信息和一目了然的设置数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拍摄体验。

其四种显示模式提供了光学取景器无法实现的独特拍摄体验:

1. "全屏"模式可充分利用X-T1取景器的高放大率,获得无与伦比的现场效果

2. "普通"模式可提供最佳的视角效果,包括拍摄设置

3. "双屏"模式专为手动对焦设计,可进行智能化的分割显示。同步检查常规视图和手动对焦区域(数码裂像屏(Digital Split Image™)或峰值对焦)(*4)

4. 对于"普通"模式和"全屏"模式拍摄"纵向"视图时,界面可在垂直握持相机时自动旋转。

富士X-T1

世界领先的自动对焦速度

自动对焦速度是获得完美影像的要素之一,归功于EXR 处理器 II和X-Trans™ CMOS II 传感器(*4),让X-T1轻松实现高速对焦。全新的X-Trans™传感器采用内置的相位差像素,可实现震撼世界的0.08秒自动对焦速度(*5),EXR 处理器II 可实现超快速的0.5秒启动时间(*6)、 0.05秒的快门时滞和0.5秒的拍摄间隔(*7)。其跟踪自动对焦功能还可实现高达每秒8帧的连拍速度(*8),并且是目前第一个可与SDXC UHS-II存储卡相兼容的相机(*2),因此连拍模式中的数据写入速度比普通存储卡(*9)高出一倍左右。

具有全天候防护的坚实耐用机身

除了卓越的外观和操控功能,X-T1还能够承担几乎所有的拍摄任务。机身采用约80个具有全天候防护的密封点,具有防尘防滴的特性,为相机提供了防尘防潮的充足保护。相机还可抵御-10°C的低温影响,因此能够在各种环境中进行拍摄,无需担心天气或季节的影响。钢化玻璃制成的液晶显示屏也具有户外保护性。

可选的垂直电池手柄(VG-XT1)采用相同的全天候结构,与X-T1搭配使用时可完全确保安全地耐用性。

富士胶片将推出三款具有全天候的变焦镜头,作为X-T1相机的备用选择。这些镜头将于2014年面市。三款镜头分别为:XF18-135mmF3.5-5.6 R OIS WR、XF16-55mmF2.8 R OIS WR和XF50-140mmF2.8 R OIS WR。其中XF18-135mm镜头预计六月面市。

经典操控设计,现代化的快速响应

X-T1在顶部设有五个机械转盘,在前后部设有两个指令转盘、以及六个完全自定义式的Fn功能按钮,堪称摄影器材中的完美典范。顶部的双层铝制转盘功能包括快门速度、曝光补偿、ISO感光度、测光和驱动模式,每个功能都可精确使用,其质感的表面可为用户在拍摄时对各项设置进行精确调整提供便捷。眼睛无需离开取景器,观看液晶显示屏,即可清晰调节曝光值和常用设置,转盘设计十分合理,可轻松更换功能。六个自定义功能按钮和两个前后部指令转盘可配合拍摄图像,确保即时完成各项设定。

富士X-T1

先进的X -TransCMOS II传感器和EXR处理器 II采用与广受欢迎的X-E2相同的X-Trans CMOS II传感器。X-T1的X-Trans CMOS II传感器采用具有高度随机的像素排列的原色滤光阵列,可控制摩尔纹和伪色。这种设计可避免光学低通滤镜(OLPF)的使用,避免降低分辨率。

EXR 处理器 II可校正镜头边缘在缩小光圈拍摄时因衍射所产生的微小模糊。X系列中可换镜头相机上的镜头调制优化(LMO)功能可进一步增强图像质量。这些都归功于富士对镜头、传感器和处理器集成的开发。基于各款镜头光学性能和的特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分辨率。

富士X-T1

富士X-T1的主要特点

升级版电子取景器

1. 具有236万像素的高精度OLED取景器

2. 目前在数码相机配备电子取景器中,实现了0.77倍放大倍率 (*1)

3. 宽视角设计(对角线视角38°、水平视角31°)

4. 超快速的实时取景器仅为0.005秒的时滞 (*2) (只有现有机型的1/10时间)(*3)

5. 四种不同的显示模式:全屏、普通、双屏和竖屏。

• 全屏模式:在屏幕顶端和底部显示拍摄信息,以避免阻碍视野。

• 双屏模式:增加第二个小屏幕,用于检查采用峰值对焦和数码裂像屏(Digital Split Image)(*4)的对焦点。

• 普通模式:令您专注于在自动对焦模式中取景主体,同时了解拍摄条件的随时改变,使其成为运动和动作摄影的完美设置。

• 纵向模式:在全屏或普通模式中,可在相机垂直转动时自动旋转拍摄界面。

首屈一指的高速响应,世界领先的自动对焦速度

● 富士胶片的专有传感器成像区域拥有相位差自动对焦功能,可实现世界领先的0.08秒自动对焦速度(*5)。其图像处理引擎EXR 处理器II的处理速度比原有的处理器高出一倍,可实现0.5秒的启动时间(*6)、0.05秒的快门时滞和0.5秒的拍摄间隔(*7)。

● 相位差自动对焦功能和预自对焦功能可实现高达每秒8帧的连拍速度(*8)。

● 世界首款能够与超高速UHS-II SD存储卡相兼容的相机。

全天候结构

● 防尘防滴的机身设计采用约80个具有全天候性能的密封点。可抵御-10°C的低温影响。

● 垂直电池手柄VG-XT1和三个全新变焦镜头可提供相同的全天候防护,以确保整个系统的适用性。

高分辨率、低噪点和独特的色彩再现

● 1630万像素的APS-C 尺寸 X-Trans™ CMOS II (*4) 传感器具有原色滤光阵列,可控制摩尔纹和伪色,无需光学低通滤镜。

● 分辨率和低噪点可与"全画幅"传感器机型相媲美。

● 独有的图像处理技术可再现真实的生活色彩。

● 重新设计的电路板设计可实现高达ISO 51200设置(*10)。

• 镜头调制优化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款镜头的性能。

高端品质与直观操作

● 压铸镁合金机身坚固耐用,设计小巧轻便。

● 双层的精密研磨铝制转盘,功能包括快门速度和ISO设置、曝光补偿、测光和驱动模式以及节点设置。

● 在添加望远镜头和大口径镜头时,机身和手柄可保持完美平衡。

● 双指令转盘和六大功能按钮可进行即时控制和自定义设置。

● 采用钢化玻璃制成的104万像素的高精度可翻折式液晶显示屏。

帮助精细拍摄的配件

● 垂直电池手柄(VG-XT1)在垂直和水平位置均能与机身完全贴合,同时提供全天候防护。手柄包括快门释放按钮、双指令转盘、AE-L和AF-L按钮、对焦辅助按钮和与机身保持同一方向的按键锁定拨杆。

● EF-X8闪光灯(闪光指数11)(*11) 与相机完美贴合,小巧的整体结构设计与X-T1相匹配,并具有卓越的富士胶片超智能闪光灯功能。

● 辅助手柄(MHG-XT)可支持拓展拍摄功能。在使用三脚架时,可更换电池和存储卡。辅助手柄也可以作为三脚架上的燕尾槽式快装板。

提升的无线传输功能

● 免费的"FUJIFILM Camera Remote"应用程序和"无线通信"功能使用户能够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遥控拍摄图像。

● 通过"FUJIFILM Camera Remote"应用程序所实现的拍摄功能包括:触控式自动对焦、用于拍摄静止图像和视频的快门释放、快门速度、光圈、曝光补偿、ISO感光度、胶片模拟模式、白平衡、微距、定时和闪光灯。

● 可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图像的即时传输和位置标记 (*12)。

● Wi-Fi®传输功能(*13)也可实现将相机中的数据能够通过无线方式备份到电脑中(*14)。

间隔定时拍摄

● 延时拍摄可采用间隔定时拍摄功能实现,时间间隔为1秒到24小时,高达999帧。

*1: 目前数码相机中极高的取景器放大倍率。截至2014年1月的富士胶片调查研究。采用50mm镜头的约0.77倍的放大倍率(相当于 35mm格式)设定为无穷远和-1.0m-1 。

*2:截至2014年1月的富士胶片研究调查。

*3: 与富士X-E2相比较

*4:"X-Trans"和"数码裂像屏(Digital Sprit Image)"是富士胶片株式会社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5: 在配备APS-C或更大传感器的数码相机中极快的自动对焦速度。截至2014年1月的富士胶片研究调查,遵循CIPA标准并采用配备XF14mmF2.8 R镜头的X-T1在高性能模式下进行测量。

*6: 在带有XF27mm F2.8镜头的高性能模式中

*7: 手动对焦模式

*8: AF-C拍摄模式

*9: RAW拍摄模式

*10: 拓展输出感光度

*11: 在ISO 200的情况下。在ISO100的情况下,根据CIPA标准,闪光指数为8。

*12: 最大多重图像传输量为30张照片或2GB 。

*13: Wi-Fi®是Wi-Fi Alliance的注册商标。

*14:此功能需要在您的个人电脑上安装免费的富士胶片电脑自动保存(FUJIFILM PC AutoSave)应用软件。

富士X-T1可选配件介绍:

• 专用全皮质相机套BLC-XT1

新品

• 垂直电池手柄VG-XT1新品

• 手柄MHG-XT新品

(可与所有富士龙X卡口镜头相兼容)

• 可实现更多镜头兼容性的M卡口适配器

• 可根据要求选择的四种专用外接闪光灯(EF-X8新品、EF-X20、EF-20、EF-42)

• 保护器滤镜(PRF-39、PRF-52、PRF-58、PRF-62和PRF-72(适用于XF10-24mmF4 R OIS)新品)

• 快门遥控器RR-90

• 立体声麦克风MIC-ST1

• 直流电连接器CP-W126 新品

• 交流电适配器AC-9V 新品

春卷第一时间奉上富士X-T1全面点评

上周末,富士的朋友带着两台X-T1工程样机和XF56mm F1.2镜头等来公司做内览。本来这场展示还会更早两天的,不过由于公司当时全体跑去苏州年会,因此稍稍比其他媒体朋友晚了一两天看到。我曾经错误的以为是26日也就是周日正式对外发布,后来才知道是今天下午1点(日本当地时间中午12点)才能正式对外。所以,各位在看到本文的时候,有关X-T1的官方新闻稿件应该也已经正式发布出来了。

和我们原先预想的差不多,富士X-T1果然如同各类小道消息网站所说的那样是一款类单反样式的无反相机。这是富士X系列可换镜头相机中的首款类单反造型产品,不过这种造型在整个行业中并不算新鲜。事实上,我们所知的第一款无反/微单相机(松下G1)就是采用了类单反的设计,不过各家厂家对于这个造型问题所采取的路线并不相同。比如松下、三星等都是先出类单反造型,然后再出类旁轴造型的无反;而奥林巴斯、索尼以及今天的富士则都是从类旁轴起步,然后再增加了类单反设计的机身。这两种设计应该说各有千秋:类旁轴通常可以把机器做的比较小巧便携,看起来文艺范儿更足一点;类单反在操控体验上无疑更为注重,与镜头同一光轴的取景设计给用户的体验似乎也更舒适一些。另外,可能是因为制造成本更高一点的关系,无反阵营中的高端产品基本都是类单反设计,而它们也或多或少是冲着抢夺部分C/N家DSLR份额而去的。

从机身来看,虽然富士方面宣称做了很多改进,但以我的眼光来看只是因为随着机身造型的改变而顺势产生的变化。比如,把原来一些功能键如快门速度、感光度、驱动等从电子菜单变成了实体拨盘,一方面满足了准专业用户对于更加直观手动操控的需求,一方面也顺便在"复古设计"的大旗下顺带着把机顶空位都排满了。机器的连拍速度和缓存容量的确有了较大的提升,这是因为它有部分取代DSLR的野心。而考虑到感光元件、处理器、AF系统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因此新机在整体拍摄性能和画质上实际与X系列前款产品也不会有所改变。让我比较喜欢的是机器采用的236w像素OLED取景器,看起来的确非常明亮细腻,观感和光学取景器的体验进一步接近。而在一些细节,比如机身旋转时取景器内参数显示也会跟着旋转方向等,则充分体现了电子取景器的灵活性和人性化。有关这个取景器的特性,也成为了富士X-T1官方新闻稿中最为宣扬的部分。

此外,在机身上的另外一些小改动,比如峰值对焦增加了红蓝两色,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wifi功能进一步提升,据说能够有个可以遥控拍摄的app即将发布,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好现象。当然了,我更关注的是一个小细节:富士在新机身内加入了LMO功能,即Lens Modulation Optimizer,是一种基于EXR II处理器的机身内部成像优化功能,据说能够特别提升画面边缘的解析力。以往富士一直坚持用更强大的光学力量来确保画质成像,而不屑于应用机身内数字处理的方式优化画质。这一方面是一种对消费者负责,对成本不妥协的坚持,但也从某种角度来说显得有些固执和逆潮流而动。如今LMO一出,证明富士也终于为处理器加入了更主动的影像优化功能,我的感觉是"锦上添花"。反正只要最终成像质量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我并不在意这是基于光学还是电子处理的结果。

富士给X-T1还增加了类似直拍手柄、支持新款超高速SDHC UHS-2卡等等改进。机身也再次回复了X系列曾经坚持的Made in Japan的标签,证明这款产品的确在定位上非同一般。官方说法是这款机器开创了X系列可换镜头相机的又一个新领域,而非是X-Pro1的正统后续,对此我们也并无异议。当然了,有同事提出了加装手柄后X-T1体型偏大,配上XF 56mm F1.2镜头后体积与一般DSLR也差不了多少。不过富士从来没有说他们X系列是"微单",至少这个"微"字是无法与他们的高端产品比如X-Pro1这样联系起来的。X-T1的卖点也不是在小型化和便携上,只能说是目前APS-C画幅中、无反光板结构里既偏重画质(基于X-transII和EXR II)又有一定机械性能的高端产品,定位显然是冲着尼康D7100/佳能70D这样的中端DSLR而去的。

总体来看,我对于内览的富士X-T1感觉还是可以的。机器握在手里舒适,加大的手柄使得X-T1比类旁轴的各款X在手里更稳固;EVF效果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当然这也是目前你所能见到的最佳EVF效果,我感觉用来取代OVF没有任何问题;AF速度和过去差不多,连拍速度有所改善,富士方面称可以用来抓拍一些动态/体育场景,总之是告别了过去X100时代富士"慢拍"的风格。至于画质?抱歉,工程机不能拍样张,但想来和X-E2是一样的,属于APS-C幅面中的领先水准。当然了,全画幅依然没有,这个不用猜测了,反正你看未来富士镜头的路线图也能发现未来也都是APS-C了。如果期望富士要出全画幅,还是指望X200这样不可换镜头的机型更靠谱点?哦,还有一个小变化,本机机身带有防泼溅功能,而相应的富士未来会推出几支WR尾标的镜头,也是对应防水。

问题是,富士打算怎么卖X-T1这货?富士现在在定价上遇到两个问题:

首先,索尼这根"搅屎棍"已经把A7机身的价格靠在7-8K水平上了。我们知道索尼的镜头群不行,我们也知道A7的机身性能实际也比较一般,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我有全画幅,这就把其他厂商都憋死了。富士的X-Trans再怎么牛,色彩、锐度、细节甚至高ISO表现再怎么逆天,但总有人会觉得从根本上APS-C就是不如全画幅,这个症结怎么破,富士得动动脑子。当然了,奥林巴斯现在正在动脑子怎么破M4/3天生不如APS-C的问题,也是同理;

其次,如果富士把X-T1定价保持与A7有大概1-1.5k的差价,也就是在6K水准线上,那么它家自己的X-E2又该怎么办呢?从性能角度上来看,X-T1的确是超越X-E2的,且X-E2在体积上也不见得比X-T1小多少,那么这种自家和自家商品打架的局面恐怕就很难避免了。要知道X-E2是目前富士市场销售的主力机型(毕竟X-Pro1这样的旗舰不是人人买得起的),要是X-T1上来把X-E2挤出市场,这局面恐怕也是富士所不愿意看到的。

从我的角度来看,富士首先应该多做演示、多作宣传,先证明1、X-Trans在很多方面并不弱于A7那块全画幅,比如在动态范围和高感画质上;2、富士拥有索尼难以匹敌的强悍镜头群,反正那一票定焦大光圈都得拉出来溜溜;3、尽快消化X-E2库存,全面为X-T1腾出必要的市场空间。当然,这些都是基于单机身售价在6xxx元基础上的。如果官方对于机身的定价明显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范围,那好像倒也简单了:

——要么火,要么死。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