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报道:与计算速度赛跑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3-21 10:5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四页

孙定: 龙芯作为我国的“第一芯”一直很受关注,尤其是龙芯的产业化问题,在这一点上你是怎么看的?现有的科技创新制度会不会对龙芯的发展产生影响?

李国杰: 龙芯的产业化发展要比当时的曙光服务器还难,曙光不管怎么说,做完了服务器以后,加上一些软件的应用就能够卖出去。但是,龙芯做完以后还不能卖,它还不是一个机器,看不出实际效果。你要把它做成系统,证明它确实稳定可靠、性价比高,整机厂商才会买。

CPU芯片公司要做多少事情呢?要做芯片,还要做主板、装机器,软件方面还要移植开放源码等等。这个公司需要什么都会,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不那样做,别人怎么相信龙芯能够被应用?所以,发展龙芯要取得用户信任,一开始一定很难。

龙芯的产业化难点在于应用,根据应用我们把龙芯分成三个系列:一个是龙芯1号,它主要是应用在嵌入式设备当中,像PDA、机顶盒等,重点要突破低功耗技术;龙芯2号定位于桌面系统和高端嵌入式应用,如行业用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高端机顶盒等;龙芯3号主要用于做服务器。

长远来讲,这三个方面都要做,但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重点。在这些应用中,开拓桌面应用市场比较难,因为它跟软件和用户的习惯有关系,这里存在着一个兼容问题。我们的努力方向不是争取现在的PC用户改变使用Windows的习惯,而是更广大的低收入人群,从来没有用过Windows的人群。只要能提供上网、办公和流媒体功能,价格有足够的吸引力,一定会获得大量用户。

春节前我们在市场上发出一批试用版的福珑迷你计算机,反映之热烈超出我们的预料,说明龙芯有一批坚定的“粉丝”。三个月的试用证明,龙芯电脑性能稳定可靠,市场前景不错。

龙芯的另一个定位是提供SoC芯片当中的“CPU核”。北京神州龙芯公司去年开始已经给海尔等公司提供了CPU核。今后龙芯2号也要做成64位CPU核,成为全世界可以公开发售技术许可的性能最高的CPU核。

我认为龙芯之所以还没有大规模产业化,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好,也不是我们人笨,本质上还是一个“信誉”问题。当年联想的微机在国内拿不到销售许可证,采取了“先出口再内销”的迂回发展之路。无独有偶,现在龙芯也走上了这条迂回发展之路。

营业额达100亿美元、在全球芯片产业排名第五的意法半导体公司经过充分调查后,十分看好龙芯CPU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前景,以十分可观的技术许可费和版权费向计算所购买了龙芯2E的独家生产权和全球销售权。这件事使人感慨良多,国内有些人对龙芯不看好,而国外的一家大公司居然认为一年有可能卖出1000万片,这真是“墙里开花墙外红”。


孙定: 在国外制造,会不会受制于人呢?

李国杰: 是有一些人这样担心,但你要知道,芯片产业的产业链这么长,开始创业时,不可能每一个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始时能抓住关键环节就是重大的突破。

目前国内的芯片生产线工艺比国外最先进的工艺要落后1~2代,生产有竞争力的高性能通用CPU,要采用90纳米甚至65纳米的工艺,国内90纳米CPU生产线要过一两年才能成熟。目前我们可以在国内0.13工艺线上生产性能稍低一点的龙芯CPU和SoC,等到90纳米生产线成熟时,国内需要我们设计芯片的也会多起来,我们要有耐心和韧劲。

采访手记:曙光的引路人
谈起曙光,李国杰像在谈自己的亲人,他说:“曙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有一个很团结、很上进的队伍。曙光公司有极强的凝聚力,特别是曙光公司的经营班子,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的眉宇之间流露出了对曙光人的信任和寄予期望。

李国杰说,在前10年的发展中,由于一度陷入资金短缺的境地,曙光的发展颇为缓慢。去年,在中科院和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计算所把一度流落在外的曙光公司控股权买了回来,这将有利于其旗下最大两块业务——曙光服务器和龙芯CPU的后续整合发展。

在李国杰院士的谈吐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和深刻地感受到他身上所肩负的那一份沉重的责任感,以及对事业抱有的极大热情,正是这种责任感和热情,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计算机事业未来的希望。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 上一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