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报道:与计算速度赛跑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3-21 10:59: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世界计算机运算速度的纪录不断被刷新,给中国的研发人员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计算机事业的前50年我们是技术的追随者,那么,后50年我们能做些什么?“自主创新”究竟应该如何去实现?刚刚诞生的“中国第一芯”命运将会如何?本报执行总编孙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有些技术可以推倒重来
孙定: 到2006年,中国计算机事业已走过50年,这50年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改变了我国人民的工作与生活。你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哪些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接下来的计算机产业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李国杰: 从技术上来讲,这50年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可以从“高、广、深”三个维度来评价。首先是“高”,即性能越来越高,芯片和系统的集成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计算机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高端计算机表现得最明显,从最早每秒只能运算几千次,到现在达到千万亿次以上,性能提高了万亿倍,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第二是“广”,即计算机已广泛普及,网络服务无处不在。第三是“深”,即计算机向智能化、人性化、人机交互的方向发展。

相对于前两点,计算机向纵深发展的进展要慢一些,这是今后50年的主要努力方向。

60年前诞生的ENIAC计算机,解题的程序要通过在计算机上连线实现,连好一个机器就能算一道题,算另一道题时要重新连一次机器,那个时候的计算机数据和程序是完全分离的。冯·诺依曼的贡献就是提出了“程序存储”概念,让程序与数据一样存在计算机里面,实现了在一台计算机中程序等同于数据。

而现在,很多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网络中的不同计算机上,我们通过超媒体技术已经可以做到远程的数据等同于本地的,上网浏览的人已不关心数据存储在哪台计算机中。但是目前存放在外地计算机上的程序一般还不能直接调用,也就是说,在网络上程序还不等同于数据。

Sun公司有一句名言,“网络就是计算机”,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的,就是要真正做到“网络就是一台计算机”,也就是要把冯·诺依曼提出的“程序存储”概念从一台计算机推广到整个网络上。

孙定: 这样一来,未来50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你在去年做的《21世纪初期的计算机技术》的报告我曾很认真地听过,确实感觉到“技术创新”有时要抛弃“继承和兼容”的包袱,你提出了“有可能把计算机技术推倒重来”或“计算机技术要拐弯了”的说法,在这里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全面的释义?

李国杰: 其实,信息技术的历史就是不断以新技术颠覆旧技术的历史。不要听到外国人讲颠覆性技术就是原始创新,听到中国人讲就是“忽悠”。

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到现在已经60年了,尽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能再采用以往一样的方式发展,需要革命性的突破。如果一直顺着过去形成的惯性发展,计算机科学的路子就可能会越走越窄。

计算机科学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像“牛顿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一样重要的基础理论,甚至连基本的守恒定律也没有发现,可以说计算机科学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已相当普及,应用面很广,似乎已相当成熟。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矛盾?

许多人认为,必须最先做基础科学研究,再做应用科学研究,接着做高技术研究,把科学演变成一大堆的技术,而技术的最终出口是产业化。60年前美国的“科委主任”万尼瓦尔·布什提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就是这样一条从上游到下游“流水线”式的模式。但是,计算机技术几十年的发展走的却并不完全是这种模式,许多时候技术跑到了科学的前面。

实际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从应用需求开始的,发展技术的动力是解决需求中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在整个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未完,请翻页)

第二页

企业发展技术时,为了降低市场开拓成本,首先考虑的是技术的兼容性,至于市场上目前的主流技术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最好的技术,往往不很重视。也就是说,“兼容”性使颠覆性创新的壁垒增高,只有新的市场足够大,才能弥补“另辟蹊径”的代价。因此,在有些情况下,“技术兼容”已成为技术继续向前发展的包袱。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表明,即使新的市场很大,我国企业往往也不敢越出兼容的“雷池”一步,丧失了一些跨越发展的机会。

计算机与电力产业既是一种基础设施,但又在技术上更新换代非常快。我们必须考虑这两方面的特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才符合科学的发展观。

因此,我认为,有一些技术,像一些终端技术,可以考虑推倒重来,在开放源码的基础上另起炉灶。所谓“推倒重来”并不是完全抛弃过去的技术,而是有所扬弃,有所继承。我强调的是,不能把“兼容”当成必须服从的“王法”,只要有可能,就不要放弃勇闯新路的尝试。但对于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技术,如网络设施等,不要轻言推倒重来,要综合考虑未来的好处和更换技术的巨大成本。

“自主创新”不单以企业为

主要观点

有一些人把“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放大,说成整个自主创新都要以企业为主,这就走样了。如果忽略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力量,知识的源泉就被堵住了,源头都没有了。

孙定: “自主创新”是近两年来IT领域的新方向,但也一度成了很多企业的“口头禅”。你认为企业应该怎样做,或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发展才能做到真正的自主创新?

李国杰: 企业创新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像华为、联想这样的企业,比以前更重视研发了。但是,坦率地讲,这其中也不排除有的企业打着“自主创新”的招牌来“忽悠”国家的经费。

有人把创新分为三种类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创新。我理解企业创新不在于它的起点从什么地方开始,而在于技术创新是否给企业增加了竞争力、带来了新利润。

创新这个词关键是“新”字,“新”就是原始的东西,不是别人的东西,国外叫“Original”,不管哪一种创新,一定要有“Original”的东西。

很多人说中国的企业创新不足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人才,我觉得这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机制和环境,是创新企业会不会得到比不创新的企业更多的好处。如果企业要发展,首先就想到要找人去创新,要设计新的产品,自主创新就一定会成气候。但现在有些企业不走正路,他们认为自己开发一个新产品,卖1亿元还不一定能够赚到1000万元,还不如搞定一些官员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费,企业如果这样算账,就不会主动去创新。

(未完,请翻页)

第三页

孙定: 你认为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平衡?

李国杰: 国家应该给企业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环境,如果企业不创新就没有办法生存,这时企业就不得不创新。

我在很多场合都讲,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知识创新,产生新的知识,企业再用这些知识去发展新技术。这两个层次都是需要的,然而,有一些人把“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放大了,说成整个自主创新都要以企业为主,这就走样了。但如果忽略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力量,知识的源泉就被堵住了,源头都没有了,技术创新从哪里来?

当然,世界一流的企业也会考虑知识创新,一流企业在发展好的时候也会做一些基础研究,如果企业生存都有问题的话,他是不会去做基础研究和前瞻研究的。刚才我已说过,科技创新活动不是简单的上下游关系,产学研关系不是简单的接力赛交接棒的关系,从前瞻性研究开始,产学研就要密切合作,因为企业的需求是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

孙定: 说到企业创新,业界有一种看法,认为近几年曙光的发展有点温吞,像是“小火慢炖”,作为曙光的董事长,你对此是否认同?

李国杰: 这里面有一些情况大家还不太了解。曙光成立后的10年里,总部在深圳,曙光已借壳深圳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但工作人员和业务几乎都在北京做,税收主要交给北京,当时的大股东是深圳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不可能全力以赴支持曙光发展。后来的大股东投资重点在房地产,股权结构的问题约束了曙光公司的大发展。前几年曙光公司的流动资金一直十分紧张,成为曙光发展的一个大障碍。

这种局面去年已发生根本改变。去年7月,中科院计算所与天津高新区共建曙光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基地,成立了天津曙光计算机公司,并取得了曙光公司的控股权。曙光公司在天津高新区是龙头企业,在土地、流动资金等方面得到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去年发展形势很好,利润大幅增加。我希望曙光在“十一五”期间能够实现跨越发展,三年上一个中台阶。“十二五”期间再上一个大台阶,争取实现年营业额50亿甚至100亿元。

龙芯只需要耐心和韧劲

主要观点

龙芯之所以还没有大规模产业化,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好,也不是我们人笨,本质上还是一个“信誉”问题。目前龙世已经得国外企业的认可,未来在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未完,请翻页)

第四页

孙定: 龙芯作为我国的“第一芯”一直很受关注,尤其是龙芯的产业化问题,在这一点上你是怎么看的?现有的科技创新制度会不会对龙芯的发展产生影响?

李国杰: 龙芯的产业化发展要比当时的曙光服务器还难,曙光不管怎么说,做完了服务器以后,加上一些软件的应用就能够卖出去。但是,龙芯做完以后还不能卖,它还不是一个机器,看不出实际效果。你要把它做成系统,证明它确实稳定可靠、性价比高,整机厂商才会买。

CPU芯片公司要做多少事情呢?要做芯片,还要做主板、装机器,软件方面还要移植开放源码等等。这个公司需要什么都会,这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不那样做,别人怎么相信龙芯能够被应用?所以,发展龙芯要取得用户信任,一开始一定很难。

龙芯的产业化难点在于应用,根据应用我们把龙芯分成三个系列:一个是龙芯1号,它主要是应用在嵌入式设备当中,像PDA、机顶盒等,重点要突破低功耗技术;龙芯2号定位于桌面系统和高端嵌入式应用,如行业用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高端机顶盒等;龙芯3号主要用于做服务器。

长远来讲,这三个方面都要做,但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重点。在这些应用中,开拓桌面应用市场比较难,因为它跟软件和用户的习惯有关系,这里存在着一个兼容问题。我们的努力方向不是争取现在的PC用户改变使用Windows的习惯,而是更广大的低收入人群,从来没有用过Windows的人群。只要能提供上网、办公和流媒体功能,价格有足够的吸引力,一定会获得大量用户。

春节前我们在市场上发出一批试用版的福珑迷你计算机,反映之热烈超出我们的预料,说明龙芯有一批坚定的“粉丝”。三个月的试用证明,龙芯电脑性能稳定可靠,市场前景不错。

龙芯的另一个定位是提供SoC芯片当中的“CPU核”。北京神州龙芯公司去年开始已经给海尔等公司提供了CPU核。今后龙芯2号也要做成64位CPU核,成为全世界可以公开发售技术许可的性能最高的CPU核。

我认为龙芯之所以还没有大规模产业化,不是我们的技术不好,也不是我们人笨,本质上还是一个“信誉”问题。当年联想的微机在国内拿不到销售许可证,采取了“先出口再内销”的迂回发展之路。无独有偶,现在龙芯也走上了这条迂回发展之路。

营业额达100亿美元、在全球芯片产业排名第五的意法半导体公司经过充分调查后,十分看好龙芯CPU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前景,以十分可观的技术许可费和版权费向计算所购买了龙芯2E的独家生产权和全球销售权。这件事使人感慨良多,国内有些人对龙芯不看好,而国外的一家大公司居然认为一年有可能卖出1000万片,这真是“墙里开花墙外红”。


孙定: 在国外制造,会不会受制于人呢?

李国杰: 是有一些人这样担心,但你要知道,芯片产业的产业链这么长,开始创业时,不可能每一个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始时能抓住关键环节就是重大的突破。

目前国内的芯片生产线工艺比国外最先进的工艺要落后1~2代,生产有竞争力的高性能通用CPU,要采用90纳米甚至65纳米的工艺,国内90纳米CPU生产线要过一两年才能成熟。目前我们可以在国内0.13工艺线上生产性能稍低一点的龙芯CPU和SoC,等到90纳米生产线成熟时,国内需要我们设计芯片的也会多起来,我们要有耐心和韧劲。

采访手记:曙光的引路人
谈起曙光,李国杰像在谈自己的亲人,他说:“曙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有一个很团结、很上进的队伍。曙光公司有极强的凝聚力,特别是曙光公司的经营班子,他们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他的眉宇之间流露出了对曙光人的信任和寄予期望。

李国杰说,在前10年的发展中,由于一度陷入资金短缺的境地,曙光的发展颇为缓慢。去年,在中科院和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计算所把一度流落在外的曙光公司控股权买了回来,这将有利于其旗下最大两块业务——曙光服务器和龙芯CPU的后续整合发展。

在李国杰院士的谈吐中,我们能够非常清晰和深刻地感受到他身上所肩负的那一份沉重的责任感,以及对事业抱有的极大热情,正是这种责任感和热情,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计算机事业未来的希望。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