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史 电脑机箱始祖曝光及构架分析

PChome | 编辑: 常健 2014-07-01 05: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机箱发展史之开篇语

从1946年计算机诞生至今仅仅半个多世纪,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很多人都看过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时几位工程师在操作计算机的照片。当时的计算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美国军方要求设计的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设备。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这部机器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的重量。而我们今天的计算机已经可以做到手掌大小,而速度却快上千万倍。无论是体积、速度、个性化、智能化都不可同日而语。计算机的普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体积更小,性能更强,外形更加个性化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

计算机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的发展速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作为计算机硬件的“家”,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除了最初放置与保护硬件的意义以外,现在更多的是个性化的外观甚至是装饰品。如今机箱黑化、电源下置、风道设计、背板走线等新兴技术丰富了机箱元素。人性化的设计,个性化的外观给机箱带来新的内涵。使传统的机箱不再是一个笨重的外壳。而这些变化也都是从近年来计算机全面普及,硬件价格持续走低开始的,但是对于机箱来说,早期的很长一段时间机箱都没有太多的变化。在我国计算机开始普及始于2000年左右的,这个时候已经全面进入了奔腾2、奔腾3的时代。而大多数骨灰级玩家对计算机早期的印象也停留在90年代的386、486、586(老奔腾)上。那个时代,机箱仅仅是安装硬件保护硬件的壳子。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