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玩家定制 影驰750Ti Gamer显卡评测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4-08-27 14:00:00原创 返回原文

影驰750Ti Gamer显卡介绍

最近一年时间一些板卡厂商开始推出以“玩家”为主题的产品系列,其目的就是从产品外观和功能等角度进行全新的设计来吸引主流游戏玩家这一大群体。尽管他们针对这块市场也拥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线,但显然用“玩家”的命名来重塑可以做到更加精准的渗透,甚至重新创造出一个全新品类。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影驰针对“玩家”这块市场推出的“GTX 750Ti Gamer”显卡。其实先前他们已经推出了GTX 760 Gamer显卡,前卫的设计和全新的色调突破了影驰显卡以往的印象。

影驰GTX 750Ti Gamer

Gamer系列不再采用影驰标志性的蓝灰色或名人堂的白色,风扇为红色色调,还是比较吸引眼球的。而且还设计了全新的Logo,“M”被重点突出,有一点蝙蝠侠的感觉,十分上档次。

影驰GTX 750Ti Gamer

规格方面,和其他非公版GTX 750Ti Gamer如出一辙,采用GM107核心不用多说了,核心和Boost频率分别为1150MHz和1228MHz,比公版的1020MHz和1085MHz高出一些,不过相对来说超的幅度还是比较保守。但是显存频率达到了6000MHz,而公版只有5400MHz。

影驰Gamer Control调节软件

作为为玩家定制的显卡,影驰为其开发了专属的Gamer Control软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模式,包含性能、静音、默认、自定义等等,还可以直接手动调节超频和风扇转速,方便于玩家的个性化追求。

那么除了表面上的元素,影驰GTX 750Ti Gamer的内在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散热系统评定

散热系统方面,影驰GTX 750Ti Gamer延续了760 Gamer的设计,散热系统被命名为“射手座LE”,拥有炫酷造型的导风罩,配备两个9扇叶的红色散热风扇。由于GM107核心本身的发热量不大、核心面积也小,因此风扇的尺寸要稍小一些。

“射手座LE”双风扇散热器

铜制镀镍底座和热管

GTX 760 Gamer采用的是4根热管,但对于GM107来说就不需要这么多了,两根即可以满足。鳍片和底座都是铜制镀镍。全覆盖的散热鳍片的工艺还算不错,相当牢靠,配合双风扇,可以充分保证整张显卡的散热效果。

热管纵向穿插在鳍片当中

从细节来看,两根热管纵向穿插在鳍片的两侧,热管与鳍片的连接方式为穿FIN,热传导的效率则会更上一层楼。

满载时风扇47%转速,最高温度57度

在室温23℃的情况下对散热方面进行考核,该卡确实表现出了该散热器应有的效果,Furmak无法显示出准确的转速,但满载时显示转速达到47%,噪音并没有比待机高多少,此时温度也只有57℃,频率一直维持1200MHz不变,持续稳定。整体噪音和散热能力在非公版GTX 750Ti显卡中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在散热评定中,我们给予9.5分的评价。

版型和供电设计评定

版型设计同样是一个体验设计水准的地方,而且不仅仅局限与在PCB方面的功夫,涉及到方方面面合理性。

全尺寸PCB,右侧有较大面积空余

PCB背面

这款显卡采用全长尺寸的PCB,做工公正,焊点也比较饱满。但是如果拆掉散热器就可以看出在供电部分放在PCB左侧之后,右侧有不少空余,还是显得有点浪费。我们认为3+1相的供电,显存的一相可以放在右侧。

一体成型铝合金挡板

除此之外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作为比名人堂低一级的定位,这款显卡依然配有背板,采用一体成型铝合金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PCB弯曲,并辅助显卡的散热。

单6pin辅助供电

6pin辅助供电对于追求一定超频效果的非公版GTX 750Ti显卡已然成为标配,同时该供电接口的设计朝向、卡扣均无缺陷,和散热器之间有充足的空隙不影响动手插拔。

在版型评定中,我们给予8.5分的评价。

供电设计相对简单,因为GM107的供电需求实在是不高,即便超频也同样不在话下,三相的核心供电+1相显存供电足够使用。

3+1相数字供电均位于左侧

核心和显存供电均位于左侧,所以整个版型看上去左侧明显拥挤,但低通滤波电路还是比较完整的,尚不会对视频讯号的输出产生太大影响。

八脚Mosfet管

三相数字供电,每相1+2 Dpak封装八脚Mosfet管,铁素体电感滤波电容齐备。

在供电的评定环节中,我们给予8.5分的评价。

挡板及性能评定

挡板的评定主要是考量接口数量种类,PCI槽的宽度以及其他细节方面。

DVI-I和DVI-D,标准的DP以及HDMI

 

配有EMI屏蔽措施

视讯接口采用了DVI-I和DVI-D,标准的DP以及HDMI,种类齐全。同时DVI接口配有EMI屏蔽措施,尽可能的保证视讯信号的纯净度。跟大多数非公版750Ti一样占用2个PCI-E槽的宽度。

在挡板设定的评定中,我们给与9分的评价。

频率方面,影驰GTX 750Ti Gamer显卡核心频率设定相对保守,核心和Boost频率分别为1150MHz和1228MHz,比公版的1020MHz和1085MHz高出一些,但显存频率较高达到6000MHz,超过公版的5400MHz。

GM107核心,预设频率达到1150MHz

在GM107核心附近便是四个三星0.3ns显存颗粒

通过这样的频率设置,其性能肯定略低于名人堂系列,当仍比公版高出不少。

在性能评定的环节中,我们给与9分的评价。

综合五大属性,我们汇总制表如下:

在五大属性中,散热方面算是上乘之作,对于Gamer的定位目标用户群来说完全够用,不过我们认为版型依然稍长,再优化一下散热器,它完全可以做到更短。

基准性能测试3DMark 11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3DMARK 11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Futuremark的大作3DMark 11终于发布,这也堪称2010年Benchmark方面最重磅的炸弹了。作为业内公认的专业图形性能测试工具,3DMark 11会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所有硬件网站的测试标准,成为衡量市面上所有显卡和PC平台的标准型测试项目——从3DMark 99到3DMark Vantage十多年的时间里3DMark系列都是如此成为图形测试的标准。Futuremark总是在版本号的前一年推出新软件,这次也不例外,3DMark 11在09年底就诞生了,不过巧合的是,它的版本号应该还有另一层含义——基于DirectX11接口的基准测试软件。

3DMark 11

测试参数设定:运行Performance和Extreme两项测试,分别检验显卡在高低不同负载下的DX11渲染能力。显卡驱动中将AA和AF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分辨率使用测试项目默认设定。 

3DMark 2013测试和总结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3DMARK Fire Strike

新的3Dmark支援桌面与移动平台的跨平台测试,支援windows、Android、iOS与Windows RT系统平台的测试。(由于针对Android、iOS以及Windows RT三大移动平台的版本需要进一步测试,所以Futuremark先发行了针对桌面平台的windows版本,其他版本择日发行。)不同负载的场景,FireStrike(专为基于DirectX11显卡的高端产品设计)、CloudGate(支持基于DirectX10的主流硬件)以及IceStorm(为入门级DirectX9设备打造)。

3DMARK Fire Strike

3DMark Sky Diver

新3Dmark取消了E、P、X等等级划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纯数字,而且3DMark没有了统一的总分,而只有四个场景分。

测试参数设定:

分别运行专用于主流电脑和游戏电脑的DX11测试场景FireStrike和Sky Diver测试,检验显卡在DX11下的渲染能力。显卡驱动中将AA和AF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分辨率使用测试项目默认设定。

总结:影驰Gamer系列产品线的推出意味着他们希望重新定位“玩家显卡”这一品类,玩家需要什么?丰富而简便的辅助条件软件,散热效果要好,用料要有诚意。

从这几点来看,这款GTX 750Ti Gamer绝对是个合格的选手,Gamer Control让玩家可自行条件频率、风扇转速等属性;散热方面,经过Furmark测试使其可以同时兼顾静音和散热效果;3+1相的供电对于GTX 750Ti来说完全够用。

影驰GTX 750Ti Gamer

我们唯一觉得可以改善的地方就是它依然可以变得更短一些!即便是对于玩家来说,“越大越好”也并不是值得赞同的理论,我们认为在保证显卡用料、散热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谁能做得更小,谁才是更加出色的选手。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