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到的是小米笔记本Air是PChome独家定制款,产品图片中A面的我司logo并非我等私自后期合成,而是小米方面为我们特别制作。
前言
今年的PC界,整体上有两个特点:疲软、混乱。
产品性能过盛,几年前的电脑在今天用起来依旧顺畅,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也令PC的用途范围发生缩减,上游的大哥大们缔造了这样一个局面,而事到如今他们之中有人早不得不已忍受副作用——产品性能不再是瓶颈,个人电脑逐渐变成了个性消费品,只有具备特殊需求的用户才会去买新机,普通人则缺乏更新PC的动力。
那么,在这个局面之下,有没有可能存在一种解决方案,它让普通消费者能够在诱人的价位上获得产品性能的提升,也让新类型的用户能够获得充分张扬个性的条件?
老话说:鱼和熊掌没法兼得。具体到笔记本电脑这个领域,此说法在PC整机行业似乎更是亘古不变,但凡高性价比几乎必然没有高设计品位,但凡高设计品位几乎必然价格高高在上。对此,“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民是看不过眼的,于是就有了小米笔记本,在产品层面上,它满足一些苛刻要求,而价格很便宜。
外围厂牌进入PC市场,这样的事件在今年已经不是第一遭。这类事件,其前景很难被业界看好,毕竟如今PC产业整体下滑之趋势相当明显。小米笔记本固然有备而来,其明确指向细分市场的方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PC作为最为普及的IT产品之一,目前在部署量和性能合格率方面都非常饱满,究竟开拓怎样的细分需求才能扩大营业?特别是对于小米这样的新晋厂牌来说,小米笔记本Air在产品层面和其它各方面是否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为PC行业提供一针兴奋剂?这很难估计,要想预测个大概,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产品吧。
外观、端口及扩展
我们拿到的是小米笔记本Air是PChome独家定制款,产品图片中A面的我司logo并非我等私自后期合成,而是小米方面为我们特别制作。当然,每一家拿到这款测试机的媒体,得到的都是印制了相应媒体logo的版本。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定制化服务并非小米为讨好各路媒体而特意为之,小米笔记本Air的A面原生形态为“无logo设计”,这是小米在产品发布会上特别强调过的一件事情。而任何购买这款产品的用户,都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向小米提出自定义A面,可以印制喜欢的文字、图案,也可以使用各种贴纸来装饰。根据过往印象,任何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在A面一定都会承载品牌传播的任务,无论是自家logo还是辨识度极高的“基因化”视觉设计,当用户携带那样的产品外出使用时,被其它人看到,就形成了自然的品牌传播。小米采用完全干净的原生A面设计,可谓是空前的举措,这无异于放弃了传统的用户行动传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用户对于自身个性的表达。我们也许可以做这样的猜测:小米在设计这款笔记本产品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将人文层面的考虑摆在了自身品牌利益之前。
小米笔记本Air在屏幕开合方面的设计着重于实现易用性,经过我们的实际体验,其单手开合的成功率为100%。
液晶屏为FHD分辨率,对于在类似形态产品中早已体验惯了高分辨率的我们来说,这似乎不是很理想,但考虑到产品的零售价格,将分辨率锁定在FHD也是能够接受的。设计方面,采用了的是全贴合方案,不仅带来了更高的格调,现实效果也因此获得提升,由于表面玻璃距离背光源更近,故眩光问题有所降低,显示亮度的衰减则得到一定程度的避免。总体来讲,除了屏幕的色彩空间相对狭小之外,对于B面我们还是相当满意的。
键盘为全尺寸,附带3nit背光源,点亮的时候比较带感,全银色的C面配合白色背光,再加上B面全黑色的玻璃边框,整体上很有日系产品风范,简约、干练之中可谓不失性感。
在美观这一方面,C面和其它部位一样令人感到满意,但遗憾也是有的。键程虽然做到了1.3mm,但回馈方式令人感到有些“飘忽”,使得原本不错的键程反而成了放大不良感受的一个因素。当然,在使用体验方面,不同的使用者会有不同的偏好,我们的评价不一定对所有人都成立。
键盘的手感如何评论,可以存在见仁见智,触控板方面的问题则不存在喜好的影响。在实际试用中,我们发现这部小米笔记本Air的触控板对于操作的识别存在问题,当手指控制光标进行移动后,在瞬间抬起手指时,光标经常会沿着之前的移动方向继续发生一小段位移,仿佛存在“惯性”。我们尚无机会去测试更多的产品,所以目前还不能断定这是否是普遍现象,也不能排除测试机在品控上存在疏漏的可能性。
相比一些同类型产品,13英寸小米笔记本Air在端口丰富度上有明显优势,它不仅设有全尺寸HDMI端口和耳机插孔,还有两组全尺寸的USB3.0(Type A),而Type C端口则为全尺寸,可以直接试用兼容其兼容DP的特性来与HDMI端口共同实现多屏输出,也通过Type C扩展适配器来增设多媒体输出端口来实现相同的目的,这样的应用方式对于一些需要大视野的行业来说实为福音,而过往我们所熟悉的其它品牌同类型号几乎没有能实现这一点的。
小米原厂配合笔记本推出了Type C适配器,整体上与苹果的适配器并无二致,同样是扩展出可充电的Type C、HDMI输出和USB3.0 Type A。
产品的外形与苹果出品的没有太大区别,本体正中位置有小米logo。
但是扩展端口的排布有所区别,小米适配器的扩展Type C端口位于反面,三组端口没有全部布置在同一边,使得适配器整体的尺寸比苹果的要小一些。从端口的细节来看,均没有采用金属插槽,看似简单却美观的PVC入口其实蕴含着比较高技术含量的工艺水平。
性能测试
在硬件配置方面,13.3英寸小米笔记本Air所采用的组合与世面上同类型产品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其内置了一枚独立显卡,在一定程度上可谓前无古人了。
AIDA64的检测是照例进行,整机主要配置包括i5-6200U处理器、8GB DDR4内存、256GB NVMe SSD,但全局报告首页中并没有显示出GeForce显卡,仅有Intel显卡,这是AIDA64的老毛病。
处理器为Intel第六代酷睿i5-6200U,双核心/四线程,基于14nm工艺,热设计功耗仅15W。
通过GPU-Z可以检测出两枚显卡,其中GeForce 940MX的表现会比较引人注目,它究竟能否为这款超轻薄产品带来游戏方面的实用价值呢?后面的测试会展示相关的答案。
照例跑一跑CB,OpenGL有57.43fps,处理器得分293cb。
NVMe接口的SSD令人期待,在这个价位上能得到这样的配件是相当不易的。
PCMark8-Home:得分3237
PCMark8-Creative:得分3926
PCMark8-Work:得分4315
因为采用Intel第六代智能计算平台,所以在PCMark的测试上一定不会出现掉链子的现象。
3DMark-Cloud Gate:得分6792
3DMark-Sky Diver:得分4780
如果单从3DMark的得分来看,采用GeForce 940MX的小米笔记本Air恐怕很难在游戏应用中表现良好。也许它可以在一些本地网游、页游中游刃有余,但在“真正的电子游戏”中能否吃得消呢?
游戏benchmarking及结语
我们选用两款游戏来对小米笔记本Air的能耐做一下实际检验,两款作品分别是去年的RAC大作《尘埃:拉力》和8年前的FTG作品《终极街头霸王4》(虽然《终极》出品于14年,但仅仅是内容调整,游戏本身的底层设计在2008年无印版本时已经定型,所以从声画品质的角度来说,《终极》也只能算是8年前的作品)。
《尘埃:拉力》——平均57.28fps
《尘埃:拉力》是由Codemasters制作、发行的竞速游戏。早期试用版本发布于2015年4月27日,平台为Steam,完整版发布于2015年12月7日。而PlayStation4、Xbox One和PC DVD版本将在2016年4月5日推出。
使用游戏内置benchmark程序,在基础画质下进行测试(垂直同步关闭),以下为测试结果截图:
《尘埃》系列素来以的拟真度高而著称,它的拟真一方面体现在对真实场景的视觉再现,另一方面则在于对真实驾驶逻辑和物理逻辑的再现。用户若打算在终端使用中体验到最完美的效果,必须搭建一套出奇昂贵的硬件平台。而对于小米笔记本,要想搞定高画质当然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将画质设定为最基础等级,测试目标很明确——仅保证游戏的逻辑体验,最大限度对视觉体验做出妥协。经过游戏内建benchmark的检验,小米笔记本Air凭借GeForce 940MX这样一款“不入流”的芯片,可以在平均帧率上逼近60fps,表现之好令人感到惊异。
《终极街头霸王4》——平均101.118fps
于2014年4月登陆ARC平台,随后迅速跟进至家用主机和Windows等主流平台,是《街霸4》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
使用游戏内置benchmark程序,在最高画质下进行测试(垂直同步关闭),以下为测试结果截图:
由于《街霸4》系列从始至终没有进行软件底层的重制,所以其对硬件的要求始终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基于这一点,我们大胆地将游戏画质设置到最高水准,并通过内建benchmark来一探小米笔记本性能之究竟。结果现实本产品以最高画质运行《街霸4》系列可以实现最完美的游戏效果。
那么,经过了不太全面的游戏实测,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
小米笔记本Air可以在放弃视觉体验的情况下,流畅运行一部分当下主流大作,并且可以在高画质效果下完美运行一些过往的经典大作。这对于发烧型爱好者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超轻薄笔记本来说实属创举——这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变化。
结语
要撰稿来评小米笔记本,说实在的,这件工作一开始总让人带着些复杂的心态,即便纯粹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它所应当得到的评价并不低。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小米一直以来都奉行彻底的实用主义,从企业文化到每一部产品都是如此。从第一部手机开始到下周,你很少能感觉到小米在产品中注入令人印象深刻的“独家基因”,更多的是似曾相识,有时候你甚至会说:啊,这次抄得比以前更像了~
在中国,这不是小米独有的问题,但小米的特殊地位让它一直站在风口浪尖。我们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在原创精神方面的匮乏令人无比担忧。小米笔记本这次让我们看到一些新东西,但这些还不够“隆重”,因为我们更多感受到的还是拿来主义,还是对国际大厂成功模式的大比例复刻。
我们真的希望下一次再拿到小米新品的时候,能够看到自主成分的比重达到主导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