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aming PC看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制造——换汤不换药

PChome | 编辑: 李晨 2017-03-20 09:52:42原创 一键看全文

在PC领域,我们已经有几年没看到太多外商制品了,除了美系的Dell、HP这类老牌世界级龙头外,民族企业们已经成功地把大多数外来品牌扫地出门。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至少在PC这个领域里,我们越……

快钱经济本质的延续

本土的PC制造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商机,集体采用了一种在今天大家已习以为常,且认为恰当得不能再恰当的模式——从集团内部剥离一个团队,给它取一个无比贴合gaming定位的新名字并以所谓O2O的思路进行重新的全面营销包裹,最后让它以相对比较“诱人”的价位出售各种贴自家logo的ODM货物。

这令我想起早前的台湾仔们,如果发现某个低门槛市场在一定时期内有利可图,哪怕预估收效不是很大,只要从生意的角度能够确认其安定,那么不论自己在其它领域是多么知名、多么充满格调的企业,也会不假思索地去做些看起来有点low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不介意“O几个产品”(从ODM厂弄些公共型号来贴牌销售)来赚笔快钱。在消费级数码相机还活着的那几年,不少原本不做相机的台湾大厂就是这么干的。而当明基推出“自拍神器”、其几个老板接受我的采访时,特别强调了他们是“真的要把这件事情做好”“绝不是O一个产品来赚点快钱”的中心思想。可见,这个问题是让制造商们多么地介意。

据说人们在台省可以到公职机关投诉赚快钱的买卖,不知道大陆这边能找谁?

都是华人,大陆这边的商人显然也非常赞同这种投机思路,并且展示出更加令人拍案叫绝的奇妙方略。如前文所述,本土制造商都在采用团队独立的方式来去除集团影响,以新的名字在gaming领域通过售卖低价位ODM货大杀四方。更甚者则不止于此,体量较大的公司会一口气攒出多支这类的独立团队,并给每个团队都冠以一个响亮的、酷炫的、符合本地中低端消费者审美取向和期望值的名字,而每家卖的东西并没本质区别。此可谓广撒网战略,能有一队人马杀出重围就能算大获全胜了。

如此之“大获全胜”,究竟是赢了什么呢?

2016年过半的时候,有人说最令互联网市场尴尬就是产品创新的荒芜。具体到gaming PC也是如此,粉丝消费给互联网经济带来了一种强势的幻觉,而当这个泡沫破碎时,留给人们的恐怕会是虚空。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