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三)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0-09-02 11:00:38

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最重要的第2点:相机光电转换模块的精度数字相机最关键的就是一个所谓“光电转换模块”,它负责把自然界的光讯号转换为电讯号从而实现对场景的记录。一般数字相机采用CCD来转换光讯号,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采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来转换光讯号的相机,这种CMOS所产生的图形质量噪音指标等比CCD来得差,但随着技术的发展,CMOS的精度也越来越高了。

CCD,全名Charge Coupled Device,是市场上几乎所有的DC所采用的光电转换模块,这些DC中,都有一块长宽比约为4:3(和PC屏幕一样)的sensor,在这块sensor上,部列着无数细小的CCD,因此,这个sensor也被称为CCD array。在sensor上,CCD是以格子状排列的,Fuji新推出一种Super CCD,以蜂窝状排列,据称效果比传统格子状要好得多。排列在sensor上的每一个CCD,就代表了我们最后在PC上能显示出来的一个点。如果我们要得到一幅640x480个点的图形,我们就需要在sensor上排列同样数目的CCD(640x480=307k)。假设我们要拍一幅长宽为10x10的油画,如果我们在sensor上排列640x480个CCD,那么拍出的图形正好能满幅显示在显示器上(假设显示器设置为640x480),同样是这幅油画,如果我们在sensor上排列1024x768个CCD,那么拍出的照片将大过我们的PC屏幕,我们要上下左右滚动才能看全整个画面。在sensor上排列的CCD越多,所得到的图形就越大,一般来讲记录图形的细节也就越多。另外如果我们把第二幅(1024x768)的图缩小为640x480,它也会比第一幅图来的清晰。当前超级尖端的数字相机,比如那架有点象机背取景相机的MegaVision T32(US$29000)已经能够在36x24mm大小的sensor上排列3072x2048约六百万个CCD,可能是目前DC的极限数字。我们平时用的消费级DC,其CCD数目则通常为:VGA(640x480)、SVGA(800x600)、XGA(1024x768=1Million)、UXGA(1280x1024, 1600x1200=2Million)不等,最新的Nikon Coolpix990等更是达到了2048x1536=3Million之多。我们平时说的2Mega DC、3megaDC指的就是在sensor上排列CCD的数目。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当CCD数目越来越多的时候,为了在水平和垂直线上增加几个Pixels,就必须在CCD总数目上有很大的增长,1Mega的XGA到2Mega的UXGA,水平解析度增加了576个点,但从2Mega到3Mega,水平解析度只增加了约400多个点,这就好象花无缺砍青玉石的椅子那样,越到后面越难。

除了数目外,sensor的大小也很有讲究,一般DC的sensor大小约为1/2英寸,这是指对角线长度,专业的象Nikon D1、Fuji S1等则采用大约1英寸的sensor,效果当然也要好得多。我们在购买DC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个CCD的数目,有时候商家会给你所谓interpolated resolution,那是用软件计算插值的方法得到的,比较有效的应该是optical resolution,另外,虽然一架DC的总CCD数目可能为2Mega或者3Mega,但那并不是最终有效的数目,举例来讲,Nikon Coolpix 950总共有约2.11Mega的CCD,但为了维持4:3的电脑屏幕比例再加上有些特定行和列的CCD必须保留为"black level",因此最终有效的CCD数目只有约1.92Mega,所以我们在看数字相机时最好看所谓effective resolution。

此外,还有一个虽然小却很重要的知识就是:其实CCD是色盲,它不能区别同样光强的绿色光和蓝色光,如果直接用CCD拍照,你得到的将是黑白照片。那么怎样让CCD记录下不同的颜色呢?这有很多方法,玩过Digital Video Camera的朋友都知道,DVC可分为两个catelogue,消费级的1CCD DVC和专业级的3CCD DVC,它们正是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记录颜色:对于1CCD的DVC,它采用的方法是在同一个点排列三种CCD,每片CCD上分别覆盖一层绿色、蓝色或者红色的滤色片,这样,在这一个点上,每片CCD就分别只负责记录绿色、蓝色和红色光的光强,再把这三种光强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在这一点上真实的颜色。3CCD则采用另一种方法,它用一片棱镜把入射光分别偏转为三种颜色(也是红绿蓝)的光,然后分别用三片CCD去记录各种颜色的光强,这样子也能最终得到真实的色彩。

数字相机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有其它的办法捕获颜色:

  • 采用三次曝光,每次曝光用不同颜色的滤色镜覆盖整个CCD,以此来记录三个颜色分量的值。
  • 采用两片CCD,一片CCD用于捕获色彩(红和蓝),另一片CCD用于捕获亮度(绿色)。

大多数DC都采用第一种作法,即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滤色片覆盖单个CCD来让它们能“看见”颜色。采用三次曝光和两片CCD的很少见。用棱镜和三片CCD的方法虽然效果最好但价格昂贵(要三片CCD嘛!),只有大型的studio camera(象MegaVision T32)才采用这个方法。(还有一些Stuido DC采用类似扫描仪的Linear Sensors/Tri-linear sensors方法,象BetterLight Super 8K以及Leica S1($19,900)等,那只能用在摄影棚拍静物,不属于常用范畴)

常见的DC,假设它有1800x1200大的CCD,其真正的pixel数目约为:

  • 红色:900 x 600 pixels
  • 蓝色:900 x 600 pixels
  • 绿色:900 x 1200 pixels

其中绿色比另两种颜色多一倍,原因是人眼对绿色比较不敏感。(呵呵,肯定是指女人,男人对绿色的帽子特敏感^_^)

有一些相机采用其它的颜色组合来表示光谱,比如Canon PowerShot Pro 70用的是天蓝、绿色、黄色和紫红四种颜色,但不管用什么颜色组合,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在购买DC的时候。不必在乎究竟多少黄色CCD多少绿色CCD多少,只要看总有效数就可以了。不过有一个小点要注意,理想状况下,我们应该在每个pixel上布置三种颜色的CCD,也即CCD的布列应该是交错的。然而那样太昂贵了,因此DC一般采用“条状布列法”,即CCD是一整条红夹着一整条绿这样来排列的,这种布列法虽然便宜许多,但也造成一些问题:假使空气中有一粒小的灰尘正好挡住其中的一列或两列CCD时,就会造成采样出来的颜色产生偏差,或者,当你拍两根靠得很近的线或者高对比度物体的边缘时也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不是由镜头解析度造成的,而是由“条状布列法”引起的,因此被称为Array striping artifacts。这是film camera所没有的现象,无法避免,除非你能把不同颜色的CCD象传统底片那样分层上下排列而不是条状排列。

前几天有朋友问到35mm底片的pixel究竟能达到多少,俺特地去网上找了找,答案似乎差异比较大,可能采用的镜头和底片的速度不一样,测试结果也不太一样吧:

>20 Mega(《Economist》的说法)

5 ~ 10 Mega(《CMOS Imaging News》)

80 Mega (Anonymous)

2000 x 3000(Anonymous)

负片:1000 pixels per inch

正片:2000 pixels per inch(Robert Caspe,别问俺这个鬼是谁 ^_^)

20Mega (SINA)

4000 ~ 7000 dpi(SINA)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来说大概总在5Mega ~ 70Mega之间吧(跟没说一样!^_^)?

另外,人眼的分辨率(average)大约为:11000x11000 = 120Mega左右。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