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深入应用助力移动商务发展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4-11 00: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移动运营商要想真正开拓行业用户市场,就必须与其他合作伙伴(如软件开发商等)合作,向用户提供真正的全面技术解决方案。

1、移动商务的概念和产业链架构

移动商务是通信网、互联网和IT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全新数字商务模式。即利用互联网和无线网(移动通信网)等无线化网络平台,在笔记本等互联网终端和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之间,让用户实现移动供应链、移动办公等应用服务和商务活动,从而实现“随时管理”。随着企业流动办公员工的增加及实时管理和沟通的需求趋势,移动商务正在引领互联网和移动商务时代的企业管理应用潮流,成为IT市场的一大增长亮点。在此背景下,2006年9月26日,赛迪顾问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移动商务应用论坛”,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商、移动商务平台提供商、移动终端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行业用户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了中国移动商务市场发展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按照实现的技术平台,移动商务分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商务、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移动商务、基于其他移动技术的移动商务(如RFID、Bluetooth、卫星等)。中国有4亿多手机用户,位居世界第一,并远远超过其它移动终端数量,由于手机的普及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商务成为目前发展前景最为可观的一类。

移动商务是一种创新的应用模式,从技术架构的实现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通信系统层,业务平台层,增值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与内在的技术架构相对应的是移动商务所牵动的多环节的产业链条,包括通信系统提供商,通信运营商,平台技术提供商,应用开发实施商,应用服务商以及最终用户共六个环节。

图1 移动商务应用层次模型

图2 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

移动商务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移动商务充分运用其移动性消除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突破了互联网的局限,使随时随地的信息传输和商业交易成为可能。移动商务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应用于内部办公、外部服务、信息发布及定向宣传等。技术只是一种承载方式,随着3G时代的来临,宽带传输、手持终端、终端数据表现形式等技术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移动商务相关的产业将获得更快速的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不包括硬件设备,2005年中国移动商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8.50亿元,比2004年增长19.4%,低于移动通信其他业务的增长。总产值中运营商的收入占到了全部移动商务产值的69.3%,产业链中其它环节的价值尚未得到完整体现。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