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保安部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7-05-23 00:30:00转载-投稿

出租车疾驰在高架上,夜色中的上海已经进入深深的静谧。

“他们从哪儿进来的?”他自言自语说完,抬起头。车窗外路边的路灯一盏盏快速闪过,摆动的雨刮拨开层层薄雨。

“先生,美罗大厦到了!……做保安也不容易!门被撬了大半夜还得赶到物业。”司机师傅侧过身,微笑着提醒身边的年轻人。

“保安?”匆忙付完钱准备开门的他一愣。

“别以为我不懂英语……”司机师傅得意的指指年轻人的衣服。

他低头一看,黑色的上衣上印着“SECURITY”……

“嘿嘿,对,保安!”他嘴角往上一扬,关了车门,快步冲进了大厦。

办公室的灯光已经亮起,技术支持组的队友们正和客户进行电话会议。还没顾得上和其他队友打招呼,他便立刻加入会议。

不能不急。就在此刻,一只,甚至是一群未知的黑手已伸向客户的系统。

“我不希望后天报纸头条的主角是我们自己……”电话那端的客户在会议结束时说道。

这是一家极具影响力的日报社。他和队友们的使命就是在三小时内斩断这些黑手,确保客户今晚可以正常出报。

开机。开可乐。可系统登录密码鬼使神差般被输错了两次。

“可恶的复杂密码!”这不是他第一次骂自己的职业习惯。

几年前的一次系统入侵数据分析过程中,计算机突然黑屏。“我被黑了!”闪电般的念头让刚准备活动腰身的他瞬间冰冷僵硬。

10秒钟后,被自己不小心踢松的显示器电源插头,嘲弄似地羞辱了他已经接近透支的IQ卡。

事出必有其因,所见并非一定真实,不可妄下结论。这些年愈加熟知敌人的心理,就让他和队友们在分析问题时愈加成熟、冷静和默契。
每当错综的情况出现,或线索发生中断,思路被困扰时,身边的各组队友们总能及时互相支持,最终探明事情根源。

可这次的事故的确蹊跷。几年来,不同技术支持组每年都通力合作,为客户的报社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周密细致的安全检查,今晚之前从未发生过重大事故。

“攻击者从哪儿进来的?难道……”他对心中的猜测打了个问号,此刻需要现场数据的佐证。

登录系统。现场工程师已传回所需的磁盘文件和内存数据。下载。通知现场工程师采取临时加固隔离措施。开始分析、讨论……

一个小时后,分析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

三周前中国台南的地震引起的网络中断,影响到客户对前天发布的本月微软安全更新的安装,一封包含最新恶意代码的邮件趁虚而入。

随后,这个恶意代码的幕后黑手又试图渗透至整个网络。尽管这只黑手在渗透尝试过程中做到了相当“漂亮”的自我保护和痕迹清除,

“不露痕迹”终究不是“没有痕迹”。

“证据所指,岂容瞒天过海?!”他和队友们相视一笑,不由扬起了嘴角。

接下来一个小时,目标被锁定,黑手被斩断,现场系统加固完成。

半个小时后,客户的业务系统开始恢复正常运作。

可是心情不能放松,事故的原因说明此次地震的影响将使大中华区大量的微软客户面临同样的威胁!

报告经理。通话。制定方案。下载,通知刻录。各应急响应小组被紧急告知完毕:第二天将在受海底光缆中断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安全更新光盘发放……

“可以暂时松口气了,回去好好休息。保安……嗯,这名称不错!”穿行在清晨人潮涌动的地铁里,他再一次扬起了嘴角。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