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一种情绪,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浮躁涌动的时代,使人们很容易生活在焦虑当中。
在这样一个时代,纷繁的世界需要编辑,人们的心灵更需要梳理。
我们调查人们的焦虑状态,只是想告诉人们,焦虑并不可怕。勇敢的正视焦虑,你会发现,焦虑只不过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最近,焦虑这个词似乎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2007年6月,又进入高考时间。车辆因高考而绕行,工地因高考而停工,城市因高考而变得焦躁,怪不得有人把高考戏称为一场对全民心理的考验。
6月9日高考结束,一切并没有因此而归于平淡。经历过高考“洗礼”之后,并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考生、家长都能彻底放松一下了,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可能直到拿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一切才算是尘埃落定。不少考生心神不宁,茶饭不思,整晚睡不着觉,脾气也大了很多。在这样一个等待的过程中,才更是让人焦虑的时刻。
前不久,国内某网站一项针对京、津、沪、穗、深等大城市15000余人的最新调查显示,高达98.09%背有房贷的人,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
前一段时间股市暴跌,到医院心理门诊求助的股民也开始多了起来。一些股民出现了焦虑、抑郁等相应心理问题。
所有的这一切,都笼罩着一种焦躁的情绪。
房子、票子、车子,各式各样的压力把人们压的喘不过气来。快节奏生活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心理问题。太多的机遇与挑战,太多的挣扎和沉浮,繁华竞逐,诱惑无限。
在这样一个时代,纷繁的世界需要编辑,人们的心灵需要梳理。
焦虑是一种心境
CIO是一个特定的人群,被称为IT精英的他们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为此,《中国计算机用户》和北京华夏心理培训学校联合开展了针对CIO人群焦虑心理的大型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396份,调查的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系统(SAS)显示,低于50分为正常。本次调查低于50分的有74位参与者,占总数的18.69%。分值在50~60分之间者为轻度焦虑,共有134位IT主管处于轻度焦虑状态,占总数的33.84%。分值在61~70之间者是中度焦虑,共有127位参与调查者处于中度焦虑阶段,占总人数的32.07%。分值在70以上者为重度焦虑,参与调查的IT主管中有61位达到了重度焦虑的标准,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15.4%。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CIO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人群。在正常人群中,达到重度焦虑的只有3%左右,与我们得到的15.4%相比,这个数字差别巨大。
焦虑是一种烦躁、急切、提心吊胆、紧张不安的心境,可以使人感到似乎大难就要临头或危险迫在眉睫,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危险或威胁,却不知道为什么如此不安。焦虑的特点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恐惧。
焦虑状态通常伴有生理变化,表现有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苍白、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和呼吸变深、尿意频繁或小便次数增加等。
如果焦虑的状态持续在六个月以上,就有可能向焦虑症的方向发展。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都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影响了他们干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第二页
老问题引起的压力
领导不重视IT,业务部门不了解IT,对于CIO来说,这些早就都是老生常谈了。但据调查结果显示,最令CIO们感到焦虑的,却正是这些原因。
有一半的CIO认为领导看不到信息技术部门的重要性,是最令他们感到郁闷的。山东的宋先生经常感到信息中心工作成绩不突出,没有十分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证明自己部门的成绩和重要性。何先生则认为自己公司的领导是个外行而且不想“入门”,使他常感到有劲也使不上。
其次,希望参与公司决策却得不到机会,在公司内没有晋升的余地以及对本部门的工作没有绝对的领导权也是CIO们感动郁闷的主要原因。
与公司其他部门、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最令CIO感到不安的是业务人员不了解IT专业,常提出不合理要求,占了总数的57.29%。
刘先生所在公司的业务部门随着信息化程度深入,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刘先生自己的规划有一定差距,这是令他苦恼的原因。孙先生也认为业务部门越来越聪明,提出超出标准的要求,又不想多付出。常常由于无法达到他们的不合理要求而对信息中心产生质疑和不信任,让他经常感到头疼。
其次,不善于人际应酬,不知道如何跟客户打交道。与公司同事没有共同语言,工作以外的交往很少。部门间效益竞争太激烈,互相拆台也都是令CIO们头疼的问题。
关于工作中的责任压力,最令CIO们担心的是手里经常有几项紧急工作要处理而无法分身,其次是认为工作节奏快,没有认真思考决策的时间。还有必须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时刻担心公司的信息网络出现问题等。
与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中,员工抱怨工作压力过大,员工频繁流动和不知如何为部署争取合理的利益是CIO最为难的三件事,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最后,按照工作中对CIO焦虑的影响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岗位责任压力,第二位是与领导的关系和职位的晋升,排在第三位的是与公司其他部门,和客户的关系,第四位是如何协调与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位才是个人工作能力。
第三页
办公室里的虫子
焦虑不仅给工作带来压力,同样会对生活产生影响。
42.42%的CIO认为自己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26.99%认为自己睡眠时间很少,还有23.65%的CIO患有颈椎病、肩背腰痛等职业病。对于自己的这种状态,19.90%的CIO感到无能为力。
忙碌的工作是否会对感情生活造成影响?11.97%的参与调查者不敢要孩子或者没时间照顾孩子,感到很内疚。20.74%的参与调查者情感需求降低,觉得没有感情生活的必要。
在关怀家人方面,虽然认为家人很重要,但还是有五分之一的CIO只要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
在交际方面,49.23%的被调查者感到没有时间和朋友联络,26.29%的被调查者除了工作伙伴没有其他交际圈。12.63%的CIO感到心里的苦闷无人可以倾诉,还有11.86%感到已经习惯了加班,离开工作环境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目前的生活环境中,31.57%的CIO认为城市生活的住房与交通环境使自己感到紧张,20.96%的CIO觉得整日空调电脑的工作环境,让人感到压抑不安。10.86%的CIO认为自己经常早出晚归,见不到太阳,36.62%的被调查者认为远离大自然的生活环境,感觉自己好像办公室里的虫子。
对于环境的压抑,有近三分之一的CIO采取积极乐观的心理,把办公室和家庭布置得更符合自己的气质风格。但也有超过五分之一的CIO产生了逃避的想法,想离开大城市,换个环境生活。
忙碌的生活,令27.66%的CIO感到麻木,有想逃脱的感觉。37.31%希望有长时间的休假,而一旦休假又会焦虑不安,放不下工作上的事情。9.64%随时准备跳槽,对现有职位没有稳定感,还有25.38%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疲于奔命却不知道为什么。
面对压力和自己的焦虑情绪,近一半的CIO选择通过旅游、度假等调整自己。选择逃避在网络、电脑游戏等虚拟世界中和向家人、朋友倾诉,寻求支持的各占五分之一。同时,只有3.78%的被调查者会考虑向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求助。
第四页
焦虑的CIO
王先生,35岁,上海某外企CIO。最近,他陷入了深深的焦躁之中。
王先生所任职的某著名跨国公司刚刚进入中国,作为中国的IT总监,王先生很忙。但是,让王先生焦虑的并不是这点。
他原来也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IT总监,工作性质和现在差不多。国内诸多CIO职业调查显示,大多数CIO的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王先生觉得自己在这个群体中已经没有年龄优势了。不希望自己10年甚至15年后,还在重复这些工作。种种内外因带给他的紧迫感,迫使他开始深入思考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走向,人也显得有些焦灼。
同王先生一样,张先生也是上海一家企业的CIO。他不仅要管信息化,还要负责为公司开拓市场,寻找发展空间。张先生的办公时间一般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2点。有时候12点多了,还会接到客户打来的电话。平时烟不离手的他,基本上靠咖啡和茶来提精神。
张先生是江西人,来上海工作九年了。作为新上海人中的一员,他很认同上海的工作氛围。他说,在上海没有不加班的人,如果一个人从没加过班,那他的工作肯定有问题。
说到倾诉,虽然张先生认为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好方法,但他还是不会对家人和朋友倾诉。和家人说了,会为自己担心,朋友对这个行业不了解,说了也不理解。所以,张先生采取的是和同行倾诉的办法。他说,找一些工作上有接触的人讲一讲,他们又了解情况,又不是自己公司的人,有些事情也可以很方便的说。
爱你在心口难开
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研究、咨询和治疗在上个世纪早期就已出现,发展至今整个体系已经很完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000人中就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许多家庭还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医生。心理治疗还被纳入医保体系,费用可以报销。在美国,有30%的人定期看心理医生,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而在中国,提起心理咨询大多数人还把它当作洪水猛兽,觉得健康人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其实,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虽然都是运用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但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心理咨询着重处理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人际关系,职业、学业问题等,大可不必一提到心理咨询就紧张。
尽管如此,国人的心态在短时间内还很难调整过来。钱小姐是某IT公司的员工,工作很辛苦。钱小姐所在的公司为员工配备了心理咨询服务,只要有需求,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和心理咨询师通话。
钱小姐认为和咨询师的谈话没有太大的意义,她说:“事情的道理其实我自己也明白,就是一时有点想不通。咨询师要说的也不过如此,还浪费我的时间。”
无独有偶,张先生的想法和钱小姐差不多。不同的是,张先生还认为自己是个男人,男人的问题需要自己来解决,向别人求助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除了人们的意识守旧之外,我国的心理咨询市场混乱的现状也很值得担忧。发达国家对心理从业人员有非常高的要求。在美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哲学博士或者教育学博士学位,而在中国入行的门槛则是最低的。
信息化不好做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家不知道的是CIO们面临的压力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如果说关注IT人的健康很有必要的话,IT人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整日与高科技为伍的CIO们,面对自身焦虑的现状和对心理咨询的“恐惧”,能不能勇敢地走出去,还要看他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