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的评测报告不同,我不想用单调的分辨率测试数据或者几张看起来很眼熟的样张来描述我对α700这种级别相机的感觉(事实上我现在也很少碰DSLR以外的机器,当然消费级别相机另当别论)。我想通过一种用真正的摄影作品展示的方式来让大家了解我是如何应用α700以及这台相机
动态范围优化真的有用吗?
索尼在α系列产品中加入了一个D-R的“动态范围优化”功能,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过机身内的数字处理,提高照片的曝光宽容度。实际的效果则是在尽量保持亮部细节不损失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暗部的细节并依然保持足够纯净的画面品质。在α700机身上可以通过预设的C键快速进入动态范围优化的菜单。默认的选项是常规D-R,用户可以选择关闭或者采用更高级别的D-R+处理——甚至可以对处理的力度进行5档控制。
那么,D-R功能是否真的有效呢?对于我们的摄影,这个功能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就是α700开启这个功能的实例。以下样张是在M档下拍摄的,所有四张照片采用同样的F10,1/125S设置拍摄。从上往下依次是 D-R功能关闭、开启、高级(D-R+)和在自定义最大强度下(D-R+ LV5)下拍摄的。实际也就是D-R处理从无到有到越来越强。
D-R OFF
D-R ON
D-R +
D-R + LV5
很显然,D-R关闭的情况下,画面近处的静物显得明显欠曝,细节都完全溶到黑色里面去了,这样高对比的画面我并不是很满意。在打开D-R和采用D-R+之后,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保持天空部分细节(白云在浅蓝色天空中漂浮)的情况下,近处景物的亮度有了明显提高,细节一下子就丰富起来,连玻璃里反光的建筑形象变得丰满起来。画面亮度有了很好的递进层次。
作为试验性质的LV5,画面已经失去了足够的反差,变得很有那种不太自然的“HDR”片子效果。这种效果从一般摄影角度是不会采用的,但也不排除应用在一些特殊场合里。值得注意的是,在LV5下拍摄人像会变得很可怕——MM的眼珠会被强行提亮成不自然的恐怖灰色——如果你不想被MM痛扁的话,请千万别这么干!
一张采用D-R+拍摄的样张。逆光的树木正面依然拥有丰富的细节纹理,而其它相机不做调整的话可能会把前景的大树搞得曝光严重不足。索尼曾经特别把这个动态范围优化功能作为α700的一大卖点推出,我觉得尽管着只是一种机身内的处理程序,但也能体现BIONZ处理器的功力。虽然不是必要功能,但的确很有效用。在整个α700试用期间,我一般都会把α700设置在默认的D-R档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