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管理中国市场是否可行

互联网 | 编辑: 2005-08-02 05:00:00转载

就在手机厂家绞尽脑汁想下一款具有杀伤力的手机时,移动运营商也在考虑在手机终端上“做更多的手脚”。不过运营商的想法更宏观,他们想要通过一个平台实现对手机终端的管理,包括固件更新、诊断、功能升级、数据库管理等等。

  就在手机厂家绞尽脑汁想下一款具有杀伤力的手机时,移动运营商也在考虑在手机终端上“做更多的手脚”。不过运营商的想法更宏观,他们想要通过一个平台实现对手机终端的管理,包括固件更新、诊断、功能升级、数据库管理等等。

  据悉,中国联通在上个星期又一次进行了对这一叫做终端管理(Devices Management,简称DM)技术的测试,并已基本确定了技术方案,很可能在今年年底推出试商用。中国移动也已经在武汉等地展开了商用测试。

  什么是终端管理

  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要求手机功能不断增加,事实也已经证明,从一个普通用户购买新手机到更换下一部手机期间,会涌现出很多新应用,3G启动后会更加多。

  那么,手机用户如何面对如此快的更新速度?有多少人会为了使用新业务而主动配置应用软件?据悉现在运营商客服中心通话量的增加基本来自对新业务和手机设置的询问,那么将来还需要一个什么规模和水准的客服中心?所有这些无疑都需要运营商来承担——或放弃新应用带来的价值,或为此掏更多的腰包,甚至提供免费手机。但两样都不是运营商所希望的。

  Ovum公司无线软件研究总监Jessica Figueras说:“运营商面临的挑战要求有一种特殊技术在移动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去管理用户和他们的手机。”DM或MDM(移动终端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它是通过软件解决方案在网络侧远程优化手机相关服务的一种技术,能为运营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用户手机上保存的信息之间提供必要的连接。

  DM并不遥远

  DM并不是一个前沿的技术。据悉,韩国SK电讯、日本NTT DoCoMo、KDDI以及以Vodafone为首的一些欧洲运营商都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DM体系,它们或根据自行标准,或遵循OMA标准,现在主要提供的是以FOTA(固件更新)为主的基本功能,将来还可支持数据备份、诊断及故障修复、图形用户界面处理,甚至病毒防护等多种功能。

  2001年,日本NTT DoCoMo因在升级第三方软件时存在安全隐患而召回一款索尼手机,并为此承担了1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如果用DM中的FOTA功能,就可以轻松地挽回这笔损失。”创道软件总经理涂以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是一家致力于移动设备软件管理的企业,DM为电信软件提供商带来了极佳的商业机会。“现在手机厂商推手机的周期越来越短,每2~3月就会推出一款新品,手机的出错率自然提高了,而DM是一种有效的保证。”

  “如果运营商了解用户对移动业务的使用习惯,并能有针对性地向其‘推’业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业务的成功率。”爱立信大中华区业务层与系统集成部总经理盖碧拉(Gabriela Styf Sjoman)说。而这种数据的管理也可以在DM系统(DMS)上实现。“DM是运营商对全部用户体验的控制能力的基础组成部分。”Jessica Figueras说。

  “中国移动对DM的兴趣远远大于PIM或Push Email,他们在两三年前就想做这件事了。”东方通信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宋涛向本报记者透露。据悉,中国移动联合爱立信等企业所做的DM测试也已有时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看好DM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中国市场有阻力

  “DM可以在日本、韩国和欧洲市场做起来,但对过于复杂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实在看不到什么前途。”一位多年前就在美国做DM软件开发的业内人士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根据他被迫中途放弃的经历,他甚至认为做DM的软件企业的最佳出路是“趁早卖给大的终端或系统企业”。是什么导致了DM如此“惨淡”的前景?

  爱立信大中华区业务网络集成部总监甘泉告诉本报记者,对DM技术来说,最关键的是从网络侧探知终端的最新变化,而此探知可以在两个层面触发,由此映射出两种DM技术方案。

  第一种是由网络触发,即由移动网络探知到终端的情况,并向DM系统通报,由其进行后续处理。网络层面的触发绝非单纯的DMS可以做到,而必须与核心网系统相配合。“目前主流的核心网系统厂商虽然在自己的系统中可提供终端状态信息采集,但不同厂商都采用各自的专有技术,中国运营商GPRS网络的多厂商设备环境要求DMS必须有兼容多厂商系统的能力,因而大大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甘泉说,“可喜的是经过运营商和厂商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逐渐看到可行的方案。”

  第二种是由终端侧的SIM卡触发。即在SIM卡端植入新的专用应用程序,由SIM卡探知客户端的情况并反馈给DMS。“很明显,要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更换用户的SIM卡,这对于已经广泛部署了GPRS用户环境的运营商来说,难度非常大,但是可以在3G网络部署时考虑。”甘泉表示,“所以爱立信同时提供了了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并正积极与运营商共同进行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的可行性方案和演进策略方面的探索。”

  此外,手机终端本身操作系统和底层平台的复杂也是一大障碍。索尼爱立信某技术主管向记者表示,也有一些DM企业表示出合作意愿,包括愿意支付相关专利费,但在索爱看来,自己就可以在手机的底层平台上开发类似的软件,没有必要将自己知识产权开放给别的企业,即便是在付钱的情况下。

  最难中国移动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DM技术被中国移动看好了两三年,却迟迟没能推出。相比较而言,中国联通CDMA 1X网络上则相对容易实现,尤其自去年10月高通与移动设备管理软件提供商BITFONE(奔峰科技)合作推出基于BREW平台的固件更新解决方案后。因此,据悉中国联通正对相关DM方案进行论证,很可能采用BITFONE的方案,并有可能在年底采取进一步的推进措施。

  此外,既然需要更换嵌入DM技术的SIM卡,就意味着3G是发展DM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尤其是对新兴的移动运营商来说,可以从网络设计之时就规划DMS。但是,对中国移动来说,由于又要保证2.5G业务和3G业务的衔接和互通,即便是在3G网络上,要考虑的因素也会复杂得多。因此,DM业务恐怕要在中国移动对终端和系统甚至业务都有清晰的规划和标准后才能发展起来,这大概也能解释中国移动对DM迟迟没有实质性举措的原因。有业内专家分析,恐怕今年内,不太可能看到中国移动在这方面的具体措施。

  爱立信甘泉认为,尽管DMS有很多切实有效的关键功能,但作为独立应用推广时往往难以确定可行的业务模型。就个人判断而言,他认为DMS应该是相对于其他应用而言的辅佐体系。“尝试与其他应用(如流媒体、PTT等)捆绑推出,这可能是DMS的成功之道。”甘泉说。

  相关链接

  谁在研发DM软件

  ——与DM相关的软件企业一览

  BITFONE(奔峰公司):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BITFONE成立于2000年3月,是一家向全球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提供移动设备管理和客户服务自动化软件的领先企业。BITFONE的mProve、SmartCare和MVP解决方案通过无线方式诊断并修正问题,以及发送软件升级包和配置设定参数,从而改善移动设备的可用性。BITFONE已经向很多移动厂商提供了客户端软件,包括LG、摩托罗拉、PalmSource、Research In Motion(Blackberry)、索尼爱立信和Symbian。

  SmartTrust:

  总部位于瑞典的SmartTrust致力于成为手机解决方案和终端管理专家。

  据悉,在过去12个月里,全球已有30多个移动网络配置了SmartTrust的MDM产品(SmartManage),使SmartTrust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企业,也使SmartTrust OTA移动解决方案在全球的应用数量达到了176个。今年5月,SmartTrust又宣布推出适用于移动GSM运营商的终端管理v1.2方案。2001年11月,SmartTrust在北京成立了代表处。

  INNOPATH(创道软件):

  前身为动昂科技的创道软件致力于更快的软件更新和更强的个性化设置,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手机应用体验。创道的旗舰产品DeltaUpgrade Plus保证了无线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所推出的移动设备的软件和固件的新颖性和功能性。创道软件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圣何赛市(San Jose),且在中国、日本、韩国和英国设有分支机构。

  今年6月,创道软件宣布日本KDDI公司部署了其DeltaUpgrade Plus端到端解决方案,通过无缝OTA方式为KDDI手机用户提供高级服务,至此已经有美国和日本的三家无线运营商在正式商用的无线网络中部署了创道公司的解决方案,管理的设备超过5000万,并且每月还在以250万的数量增长。

  Red Bend:

  Red Bend公司于1999年在以色列成立,是一家致力于手机固件、空中升级和更新的厂商。2005年春,Red Bend中国办事处正式成立,旨在推动在中国的业务拓展。Red Bend的合作伙伴遍布欧美,与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的厂商都有紧密的联系,如:运营商、制造商、集成商、手机设计公司等。目前,Red Bend在中国采取了只与手机制造商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的方式。

  2004年底,植入Red Bend FOTA系统软件的第一款手机——西门子S656推出。(转载自《中国电子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