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年终盘点:协同设计终结单兵作战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11-26 17:56: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2007年是国内信息化和正版化发展都非常迅速的一年,国内大环境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促进CAD行业的有效普及。在整体市场健康成长的推动下,CAD厂商致力于下一步技术推动的步伐迈得更大,三维、协同等作为CAD下阶段技术发展趋势的关键词频频出现。

协同  完美解决多种信息资源整合问题

2007年是国内信息化和正版化发展都非常迅速的一年,国内大环境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促进CAD行业的有效普及。在整体市场健康成长的推动下,CAD厂商致力于下一步技术推动的步伐迈得更大,三维、协同等作为CAD下阶段技术发展趋势的关键词频频出现。本文试就协同技术的发展应用作简单分析。

协同  完美解决多种信息资源整合问题

所谓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注重沟通协作的商业环境,企业必须集中精力整合各种资源,打造高效合作协同的运作体系。因此,应运而生的协同应用,因其能够帮助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迅速成为软件发展的趋势。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具有协同功能的软件,已不仅是工作的平台,同时还支持ERP、CRM、人事管理,甚至财务管理等,完美解决了多种信息资源的整合问题。

协同应用的开展,可以使业务人员随时随地进行业务操作,而不受地域与时间的限制,管理者可以随时监控各项业务的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流程执行中发生的问题,提高业务执行的效率,还可规范企业的业务执行流程,提高企业业务执行的成熟度。因此,在软件行业内,协同应用的浪潮愈演愈烈。

协同设计  CAD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协同概念的火热,在CAD行业内,协同设计逐渐成为CAD应用的下一个焦点。

协同设计,主要是指企业内不同设计部门、不同专业方向上或者同一项目的不同设计企业之间进行协调和配合。发展协同设计,与国际CAD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相符的。

国内外专家通常把CAD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只能用于二维平面绘图、标注尺寸和文字的简单系统;第二阶段是将绘图系统与几何数据管理结合起来,包括三维图形设计及优化计算等其他功能接口;第三阶段是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包括曲面和实体造型技术的集成化系统;而第四阶段是基于产品信息共享和分布计算、并辅以专家系统及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化、网络协同CAD系统。

目前,国内CAD应用主要集中在第三阶段,大部分的CAD产品,由一些基础的设计绘图平台,结合专业方面的规范和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并且集成相关的计算、分析等其他软件,形成设计人员独自完成设计工作的专业集成化工具。

与此同时,国外的应用基本处于第三到第四阶段之间,除了一般的集成化系统,在一些设计需求发展较快的领域,也开发了一些专门的cad产品,实现了集设计工具、知识管理、专家系统于一体,具有一定协同工作能力的智能化集成系统。

而基于产品信息共享和分布计算的网络CAD系统,则被认为是CAD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尽管CAD软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说到底还是“单兵作战”。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设计领域越来越需要大规模的分工与合作,未来CAD软件的发展,将适应企业提高市场响应能力和产品设计水平两方面的需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跨专业、跨地域的基于网络化协同设计,可以大幅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快速地研发出满足市场变化和需求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借助网络平台实现这一目标,已是大势所趋。

过去,限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协同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而随着高速CPU处理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及宽带通信网络等现代计算机、通信硬件技术的成熟,协同设计具有了现实的可能。”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