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
2006年5月,灵图获得的由戈壁牵头的第四轮3000万美元投资与前几轮融资时采取的方式略有不同。“前几轮我们都是定点和一家谈;现在是多家VC一起来找我谈,参与‘竞标’的VC非常之多,最后进来的也是一个‘团队’。”
参与灵图项目的戈壁基金投资副总裁徐晨曾如此概括灵图的发展模式:把涉及GIS领域各个方面的应用都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服务和内容提供商。灵图做服务提供商,开发车辆监控等信息系统;灵图也做内容提供商,它拥有自己的地图库。同时,灵图不仅自己做在线地图——51地图网,还和其他提供本地信息的网站,比如口碑网等合作,提供地图数据库。在无线互联网方面,灵图还在移动和联通的平台上提供手机导航服务。无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总能在灵图这个平台上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这让不少同行看到了希望,在导航电子地图这个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中,一些企业每年的测绘投入就高达1亿人民币,但高投入并不意味着高产出,很多公司苦苦支撑,却等不到收获期的到来,在很多人看来,灵图受到的追捧是中国导航地图业井喷的先兆,“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挟带3000万美金之势,灵图开始招兵买马、加速扩张的计划,一时间“上市”似乎指日可待。此时灵图已先后引进15家资金,管理层的持股降至50%以下。
生存之辩
早在灵图开始花钱招兵买马的时候,网上就出现了关于灵图“真的该增员么”的质疑,不过在一片叫好声中,这个观点更像是吃不到葡萄的抱怨。然而半年后,质疑开始得到了印证。
2006年底,灵图大规模裁员的消息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些自称是被裁得员工表示,灵图北京总部今年2月份开始裁员,3月开始裁天津和合肥分部员工,并可能撤掉这两个分部。灵图合肥分公司的原员工称,在合肥分公司整个生产二部60多人裁的只剩3-4个人,生产一部和三部也都只剩下10多个人,有近300人的导航部甚至裁了200多人。
当事人并没有承认“大规模裁员”的说法,灵图市场总监陈雪的解释为公司去年开始执行的“末位淘汰制”,属于正常的人事调整,并拒绝公布“淘汰”的具体人数。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讲,裁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决定。”按照李仲亮的说法,被裁掉的员工主要集中于灵图的数据采集部门,此举的原因是基本的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更新和维护不需要维持原来的规模,而裁员一事之所以沸沸扬扬,不排除竞争对手的恶意炒作。
这似乎很难解释半年内前后迥异的决定,业内普遍的看法是,灵图的此次裁员是由于投资方的施压导致,VC曾经看好的“完整的服务和内容提供商”模式,并不利于灵图长远发展。
对此,徐晨承认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需要的是两套不同的运营逻辑。前者的重点在于获得高精且丰富的数据,一旦往下延伸,往往会丧失下游客户(软件提供商);后者的重点在于整合各方资源,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来开发和提供一切基于位置的服务。“不过,目前赚钱的业务还是地图,下游的位置服务还处在烧钱阶段。”徐晨认为,任何一位投资者都很在意现金流,不会为了美好的明天,放弃眼前的钱。
“这个行业没有火的时候苦死了,投入太大,死的企业特别多,都说胜者为王,我说是剩者为王。”李仲亮所说并非虚言。在这个行业中,活下来是其他一切的前提,灵图并非四维图新等同行脱胎于测绘机构,前者甫出生提供的是GIS软件。为了生存,灵图一直在不断成立新的事业部,来承揽大小项目,很少对原有的领域进行取舍,确定某个专注的增长点。随着资金的不断注入,公司的规模也滚雪球般不断扩大,最终变成了一家产品线过长的“完整”的公司。对灵图而言,对产品线进行梳理、有所侧重可能是比扩张更为重要的一步,在这个阶段出现调整和裁员,让人意外的同时存在着某种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