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十大IT技术创新之星

互联网 | 编辑: 2005-09-08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Infoworld》每年都会评出引领和推动IT业发展的创新技术,今年有哪些人物成为创新之星了呢?

3

  BladeLogic:恢复数据中心秩序

  早在2001年,大约是在.com泡沫破裂时,Vijay Manwani就对公用计算有了深入了解,但是他在其他地方看到了更大的潜力。

  Manwani说:“当所有人都希望神奇地一键式完成各种工作时,我们看到了首先解决数据中心自动化(DCA)问题的需要。”

  管理人员面临越来越分散的、异构的数据中心。应用需要部署,操作系统需要修补,安全政策需要升级和执行――尤其在目前这个法规遵从性时代中。在逐服务器的基础上照管这些和其它的任务会占用人员时间,增加人员错误。

  作为已有5年历史的BladeLogic公司的共同创建人和CTO,Manwani在指导公司的Operations Manager开发方向的新职位上,吸取了他以前担任系统管理员时的经验。与竞争对手一般针对管理物理设备的管理解决方案不同,Operations Manager将复杂的服务器和应用基础设施,如服务提供与配置管理,转变为透明的、易于管理的虚拟IT服务的集合。最后的结果是:IT人员可以轻松、迅速地将业务请求变为运营任务。

  Manwani预测,虚拟的共享服务,加上刀片服务器管理和高性能试验室中开发的群集技术,最终将导致公用计算――但是目前还不能。“真正的公用计算要等到2008年到2012年才会真正出现。”

  对于Manwani来说,成功的DCA意味着在维持平衡的同时,保持业务灵活性。他指出,你必须平衡应用团队和运营团队的需要,使业务流程在不断修改你的系统的情况下仍可以顺利运转,并且同时确保你保持法规遵从性。

  在使用DCA时,你还必须小心地在满足Windows管理员和Linux管理员的需要上取得平衡。去年10月推出的Version 6增加了对Suse Linux的支持。Manwani说:“市场上的很多工具要么是为Windows平台优化的,要么是为Linux平台优化的。我们的产品对这两种平台不偏不依。”

  QuickTransit:为应用程序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Alasdair Rawsthorne可能起步时动作缓慢,但是他将找回损失的时间。

  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 “大彻大悟”的时刻。作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Rawsthorne将自己的休假年用在了为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ACRI)工作上。这是巴黎一家超级计算机制造商。

  Transitive公司创建人、CTO Rawsthorne说:“我们的CEO认为超级计算机必须与一种已有处理器的指令集兼容,但他不断改变这是哪一种处理器的想法。一个星期,是PowerPC,而下一个星期变成了Alpha,再下个星期成了MIPS。每次他改变想法时,我们必须放弃我们的所有工作成果。而他会说:‘这不会改变日程表,对不对?’”

  Rawsthorne认为必须有一种在不损失功能性、降低性能或为每一种CPU重新编译程序的条件下,跨硬件平台运行软件的方法。从这种想法,诞生了QuickTransit硬件虚拟技术。

  然而,QuickTransit的开发绝对算不上快。Rawsthorne于1995年与一位大学研究人员一起开始了这个项目。3年后,他们拿出了他们愿意公开展示的版本。2000年,Rawsthorne成立了Transitive公司,以便向硬件制造商销售这项技术,但是一直等到2004年,该公司才宣布了它的第一家客户Silicon Graphics公司(SGI)。

  SGI当时开发出了一种基于Intel Itanium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新图形可视化系统。但是,SGI的客户基础使用为MIPS处理器和一种专有Unix版本开发的软件。怎么办呢?利用QuickTransit,新SGI机器运行老软件的“中间代理”,向和从处理器传送指令并实时优化这些指令。Rawsthorne说,SGI的老软件在Itanium上的运行速度比在MIPS上更快。

  但是,如果缺少学术研究的自由和从容,QuickTransit是不可能问世的。“我们当时从容不迫地试验可能会失败的东西。”

  现在,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说服心存疑虑的客户,让他们相信这项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显然好得都不像是真的了。”

  OpTier:用整体方式保证性能

  2002年当Amir Alon、Yori Lavi和Israel Mazin决定成立一家新兴公司时,他们找到了一些Fortune 1000企业,询问是什么东西让他们的IT专业人员晚上睡不着觉。得到的答案是:当IT基础设施从客户机/服务器架构转向.Net和J2EE架构时,测量和保持性能的问题。

  Alon说:“我们感到震惊。性能管理市场上有那么多的大厂商,而他们的解决方案却不能适应单一业务交易可以跨多个不同的系统的新范例。”

  这些前Memco和Compuware经理们给这家设在纽约的新公司起名为OpTier,将公司的目标设定为跨企业各个层面优化性能。两年后,他们推出了CoreFirst:一种使企业可以分析各个层面――从大型机、中间件到Web与应用服务器――上的活动的性能管理应用。

  在CoreFirst的帮助下,每一个IT“事务”――不管它是从服务器提取数据,还是请求网页,或是向网络打印机发送打印任务――都被分配给一个惟一的ID。当这个事务从一个系统向另一个系统流动时,安装在网络每个分支上的软件代理跟踪这个事务,提供实时分析,使IT经理可以迅速地确定系统瓶颈。CTO Alon说经理们可以得到他们需要的颗粒度,了解特殊类型的事务,或下挖(drilling down)查看某个用户的活动。

  Alon说,这种想法来自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担任IBM大型机性能分析师的时候。他说,在使用IBM大型机时,事务跟踪和工作负载管理被紧密地集成到操作系统中。“但是在分布式环境中,这些概念不存在,或者它们只存在于自成体系的系统中。”

  Alon说,现在,用户运行的事务以及它们对整体系统的影响,可以被变得完全为企业所见。“你可以隔离造成性能问题的那部分基础设施。”

  更重要的是,CoreFirst使IT部门为不同类型的事务分配优先级。例如,一家金融机构可以赋予在线银行客户优先权,为他们分配更多的系统资源以及减少低优先级任务的资源。这使企业可以改进客户服务,效率更高地利用资源,避免费用昂贵的资源过度配置。

  什么是最大的挑战?Alon说,在不造成额外开销或延迟的条件下建设系统。不过,别指望这位前以色列国防军计算机中心工程师交出那些秘密。他说:“这是我们的秘密调料。我们已经获得了专利。”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