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某某企业好,但是实际上自己费好大的劲进去之后,发现跟想象中差异很大。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是和财务人员呢?当然,标准答案是适合你的企业——逻辑上没错,但是这句话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也许这个问题没有千篇一律的答案,但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还是可以用来参考的。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那么我建议去大型的日韩企业工作3~4年。肯定有人说,有没有搞错?日韩——名声很不好,传说中出了名的工资低、加班多的日韩企业?没错,我说的就是它! 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以前,我想大家一定要澄清几个概念。第一,我说的是大型的日韩企业,不是那些中小企业。第二,不要带着太多的成见判断问题,大家都是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第三,为什么日韩企业的口碑不好呢?这里有很大的一部分的文化的冲突问题。理论上讲,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从中华文明中传承过去,应该更容易相通相容才是正常的,但是差别却很大。这是因为他们是岛国文化和单一民族的社会——这一点同我们的大陆文化、多民族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岛国的特点决定了,历史上他们对外来文化的一种防御心理,需要拼命地维护自己文化才不至于被人同化掉。单一民族的特点决定,他们很容易达成整个国家的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纪律性和与生俱来的默契。在船上工作的人都知道,一旦遭遇暴风或其他紧急事件,没有时间去开会研究,更没有办法民主集中,必须马上根据船长的指示,统一行动、齐心协力方可渡过危机。而这样传承几千年的岛国文化,必然渗透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中。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文化的差异,才能不会一味地指责对方不尊重我们的文化,其实双方都需要包容。现在开始扯正题,为什么对应届毕业上来说,大型日韩企业是最好的呢?首先,他们最“慷慨”地给新人提供犯错误的机会。因为他们认为工作经历太丰富的人,不太容易接受公司的价值观,虽然经验上给公司带来好处,但是从企业文化角度出发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和谐性。所以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比较受到青睐。同时他们愿意让这些新手们经过简单培训直接开始工作,而不是一个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样免不了工作中犯很多错误,但是实战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不是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只要不犯职业操守上的错误,公司通常是不会轻易让你走人的。曾经有一个财务人员,因为出口退税的核销没有及时做,被税务局勒令补交将近60万的出口退税。当时CFO当然少不了发了一通火,但是接下来的做的重点是自己开始翻看各种法律条款,并亲自去税务局沟通,最后竟是给搞定了。而那位肇事的财务人员,只是收到了警告处分,扣了1个月的奖金。其次,他们喜欢工作轮换制度,并且个别地方的业务分工不是特别的详细。很多时候每个岗位都有若干个备份的人员,可以交叉着工作,这样的目的是公司不想指望一个人解决所有的问题,万一有什么意外情况时可以顺利地过渡。这是对财务人员横向地掌握各种岗位是非常有好处的,否则干了好几年还是只知道自己的那么一小摊工作,对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想要种大树,必须把坑挖宽了!我所知道的某些大型的日韩企业,竟然跨部门的轮换都很正常,如财务人员轮换都物流部门、采购部门等。我们刚毕业时也许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性质的工作,而通过工作轮换有机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三,他们比较严格地要求员工包括礼仪、报告样式、工作纪律等方面,这个对我们稍显散漫的毕业上来说是非常好的矫正。从紧到松,路会越走越宽的,反之,是一种痛苦。现在高校大部分不都搞军训吗?其实是一样的道理。第四,他们的财务部门相对来说权力比较大,可以插手很多部门的业务,通常是比较强势的部门。当然其他部门的人感觉不爽,但是对财务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锻炼自己的领导力。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bean counter ( 国外很多人财务人员是数豆子的人)而是参与到企业经营中的很多环节,培养你的积极财务观,而不是被动的报告和反映的财务观。最后,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福利,现在没有那么低,通常是中上等水平,且工资待遇对应届毕业上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日本企业——抛开民族感情不谈——他们那里工作的员工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外界满意度。而且,大型企业的加班也不是那么多,如果通常一个岗位的加班太多他们会考核其业务量和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财务人,你适合在什么样的企业工作?2
那么为什么对应届毕业上来说大型的欧美企业不是最理想的选择呢?首先,他们的工作分工太细致了,以至于你会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螺丝钉。像我知道的美国的某大型通信产品企业,财务部门的横向和纵向的分割太多,普通的财务人员根本都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道环节是什么。据个例子说,光是A/P会计就有好几十个人,而且分成若干个地区,那么这些人都干嘛呢?连一个A/P凭证都不是做全部的,只做A/P的发生或冲减的瘸腿分录,之后另外的Treasury或其他部门的人根据系统信息做另外一笔对应的借方或贷方分录。可想而知,如果这样下来3~4年,你能学到什么东西?当然不否认个别突出人员突破界限,但是毕竟是整体体制上限制你的发挥空间。 其次,企业官僚主义很严重。当然,官僚主义是所有大企业的通病,但是欧美大型企业尤其是厉害。通常很多普通员工是无法分辨那么庞大的内部分工的,所以一般就某一件事情的决定来说,需要同时给若干个甚至几十个人发E-MAIL来申请。如果运气好,有人肯站出来作决定还好,否则你就耗着吧——当然,你的责任也是可以免除的——因为你已经发了E-MAIL了。造成这样局面的部分原因是,欧美的法制意识强——这当然是好事——副作用是没有人轻易地做什么决定。所以,收到E-MAIL、派发一切文件、参加一切会议都需要签字,证明有此事。很多财务人员会被自己的上司告知:不要多管闲事!所以欧洲企业有很多委员会来集体讨论问题,并决策。参考瑞士这种国家连整个国家都是依靠委员会来运作,那么企业里出现很多个委员会也不算是很稀奇了。 再次,现在的欧美企业,地道的欧美企业文化越来越少了,这点恐怕会很多崇拜欧美的人伤心了。除了英语比较普及之外的好处外,如果你的位置不是特别高,那么你很难体会欧美母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为什么呢?因为文化是由人带过来的,可是大部分欧美企业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所以用大量的华侨——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裔;或者是海龟——我们的海龟们最喜欢的方式——衣锦还乡——得以实现。这些人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更准确地说是对总公司可以用总公司的文化交流,对国内员工用轻车熟路的中国文化来交流。所以如果你不幸摊上的是比较不地道的领导,那么要面对的是:功劳没有你的事情,责任你来背。这种场合你个人来说,感受最多时不是欧美文化,而是港台文化和办公室政治。工作在某美国鼎鼎大名的电脑公司(曾经是硅谷精神的象征)的一个小伙子曾经跟我抱怨说:“现在我们公司到了下班的时间,没有人敢走!部门经理等到公司领导下班了才走,我们呢只能等到领导下班了才走!我一个单身,早走完走无所谓。那帮拖家带口的领导们,也不知道想什么吃呢!”我很诧异地问:“不对呀,你们公司是公认的最好企业,怎么可能呢?”他说:“公司现在动不动拿劳动合同威胁员工,分成什么第三方、短期、1年、2年等等很多等级,而且时不常地放出风声说要裁员。都是我们自己人搞出来的名堂,总部人哪里知道这么多的花样!”
最后,欧美企业喜欢将棘手的问题进行外包,如:合并业务、税务筹划、投资分析等。所以,就这种业务来说,除非你是高级管理人员,指导整个项目的运作,否则你即使参与了也是一个熟练工的工作而已。有时候外包给第三方做,并不全是出于第三方的专业水平有多高而是一种内部斗争的产物。我知道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美国电信设备供应商的中国区CFO跟我说过: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请4大会计师事务所给我们做税务咨询吗?并不是他们的水平有多高——事实上很多国内的会计师税务所比他们更精通中国税法、人脉也好——因为万一出现什么工作失误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同总部说:我们用的是最好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以连他们都犯了错误,我就没有办法了!做事的立足点根本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给自己找出路,这就是花了很多钱请那些第三方来做事情的原因。还有一种情况是,CEO 想要做点事情,但某些委员会不同意,他需要一个所谓的、独立的第三方做评估,以便于堵住大家的嘴。大家都知道,很多咨询公司根本不“独立”——至少是在人格上——所以他们首先要揣摩委托人的心思,只好绕了很大弯来迎合你。全世界最有名的某咨询公司曾经做过关于一个工厂是否值得收购的问题的咨询,连瞎子都知道不应该,但是全球CEO想收购,所以咨询公司最后给了一个支持收购的建议。现在这个被收购的公司已经关门了,据收购日起不过是2年的功夫而已。
财务人,你适合在什么样的企业工作?3
当然,如果你是工作经验相当丰富的财务人员,那么以较高的级别去欧美企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你可以站在比较高的位置可以体会到公司总体的运行,并有机会直接跟总部人员交流,对开拓你的视野还是很有帮助(工资待遇当然也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欧美上市企业的内控做得比较好,所以你可以体会到设计的理念,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这些东西对新人来说是很难体会到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在欧美企业里,理论上是可以没有天花板的,而日韩企业则不然。这是因为欧美本身就是强调个人能力而不是你的国籍,而且我们很多优秀的华侨、海龟们确实是做得很好。(当然,华裔财务人员的优势显然是没有IT人才那么强,事实上管理岗位上印度人更受重视)日韩企业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的华侨、优秀留学生资源;另一方面他们本国的就业形势非常紧张,所以很多人甘愿到中国来工作。这点上日本企业是公认的人才本地化做得不好,或者是根本不想本地化。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最不适合财务人工作呢? 这里不谈所有制问题,单纯从产业特点来说,高科技企业相对来说不适合财务人员工作。当然有一种情况时除外,就是你有机会参与他们的IPO工作。因为这是非常难得的综合业务,所以普通的财务人员鲜有机会参与。为什么大部分高科技企业不适合财务人员呢? 首先,他们中的很多企业是工程师主导的文化,所以像财务类的管理人员相对来说发言权少。一个新的产品或者项目就可以拯救一个公司或改变公司的方向,这点是非常区别于其他传统的行业。所以财务人员的成就感就会减少很多,尤其是面对很多科技怪才。 其次,高科技企业的好冒风险的特点,天然会抑制财务人员的发挥。财务的特点之一是泼冷水,规避风险,但是这类企业,冒险是一种常规的行为否则很难生存。所以财务的各种内控措施会失去效用,CEO平衡各种意见时会倾向于技术部门而不是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财务。 还有销售毛利润率特别高的行业和市场部门天然活跃的产业。如部分高端的制药行业,他们的毛利润率高达80%以上而且非常依赖于市场和销售的创意。这个时候公司的整个重点在于研发和营销,显然财务人员的作用很有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