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女CIO的心路历程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8-03-07 14:37: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做人难,做女人难,而做个女CIO则更难。卢军,这位郑州一公司的IS(信息系统)部门经理,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IS路。这其中有苦有乐,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无奈的辛酸。

"我星期四晚上去北京开会,星期五去上海学MBA课程,星期天赶往杭州,下周二回郑州。"这是郑州一公司IS经理卢军的真实生活。对于她来说,一年要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奔波在外的,而作为IS经理,即使在郑州,她不是加班就是把公司带回家。人们常说IT人压力大,而作为已经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的卢军来说,她面对的压力是双重的。

寻梦巧遇IS

卢军是一个要强的人。十几年前,那还是个可以做梦的年龄,大学毕业在郑州经历过不咸不淡的两年电脑部工作之后,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卢军来到了北京。这一呆就是五年,正是在这五年的时间内,她从接触IS,到逐渐熟悉并喜爱,完成了一个质的改变。

来到北京后,卢军先在一家香港酒店咨询公司工作。这里的客户多是一些被跨国酒店管理公司管理的酒店(如希尔顿,假日酒店),那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让卢军很有成就感,因为当时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一套英国式的酒店管理系统,而那个时候国内酒店很少有采用整套IT系统来进行管理的。卢军所在公司的产品很有竞争力。尽管他们的客户大部分都没用过计算机系统,但他们对系统的接受度却很高。

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尤其是对IS怀有浓厚兴趣,加上越来越多的成功感,卢军在这家公司一做就是整整四年。

渴望着更高追求的卢军又选择了另一个机会,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规模很大,而且各方面运作都是很规范的公司,卢军认为自己在这里会学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个时期,卢军的工作主要是在总部负责公司的商务系统。卢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IS情结;但是雀巢给她的不仅仅是对IS更深的感悟,还有对食品行业的了解,这为她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个女人,卢军有她柔情似水的一面。虽然她眷恋着北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她同样无法割舍远在郑州的那份感情。于是,结束了五年北京的寻梦,1997年,她回到了郑州与男友结婚;同年,她进入郑州一家公司做IS经理。

成功和性别无关

思考不分性别,卢军在工作中的思索甚至比一些男性CIO还要理性和睿智。她经常告诫自己部门的员工,让他们认识到,作为IT部门,不要把自己的部门看作是一个技术部门,要有全局眼光,更要注意与业务发展相适用,IT部门要将科技驱动业务作为企业IT发展的动力。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一个公司刚刚建立,没有IT系统的时候,如果有一套IT系统能帮助大家做一些日常工作,把很多人从繁杂的日常统计工作中解决出来,系统的推广很容易,因为这个IT系统能帮助大家,这个时候大家能感觉到的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效率提高;但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最初的IT系统已经越来越多地不能满足业务的要求。在原有IT系统之外,大家要做很多手工工作或因为系统的限制而不得不对业务进行调整,这个时候,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信息化可能就成为业务发展的限制。

IT的价值如何在企业中度量?卢军有自己的理解:IT不是一个能直接带来利润的部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部门只能花钱,某些程度上,可能花了钱还没见到有什么回报。这个情况,一方面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定性的),另一方面,作为IT部门,也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很多东西也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一个IT系统能帮助公司控制多少金额,能节省多少人力,能提高多少效率,这些都是可以与用户沟通的。当然,这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一个IT系统能帮助业务提升竞争力的前提下。

沟通有技巧

沟通是一门技术。很多人往往深有感触的说:"成败只在沟通间。"甚至有个IT服务商曾经放言:"只要沟通得当,没有失败的项目。"那么在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如何与CEO等高层进行沟通与交流,又是如何争取其它部门主管的配合与支持呢?卢军有自己的一套。

"使用同样的语言,谈论同样的事情。"卢军总是强调,IT部门不要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技术部门,这个部门的存在,是为公司的业务服务的,在这个前提下,所有的事情应该都是围绕着业务进行。如果希望别人了解,一定要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否则连基本的沟通都谈不上,怎么能讲更多的交流?只有IT部门与业务部门和企业战略达成共识的时候,才会最终引导企业的IT实现走向成功,并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从而真正体现IT对于企业的价值。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