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气上身 试驾斯巴鲁翼豹WRX STi 2.5T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8-04-18 16: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除了动力,底盘也精彩

除了动力,底盘也精彩

 

AWD全时四轮传动系统一直以来都是Subaru的强项,搭配水平对卧发动机所发挥出来的运动性,让许多同价位对手都感到汗颜。当初普通版本Impreza在长轴距、短车身的先天优良条件下,展现比起以往更加灵活的操控反应。

『山区路段平坦无车的道路,就让Impreza WRX STI好好发挥的最佳场所』

在STI上,底盘强化的功夫自然不会被忽略,除了前后轮距从原本1495mm、1500mm大幅增加至1530mm、1540mm,悬挂系统也经过一番调整,为的就是要让这辆车的操控能力能够符合STI的名号。在市区行驶的时候,Impreza WRX STI的悬挂并不会过份偏硬,基本的乘坐舒适性仍有所兼顾,只不过碍于轮胎扁平比偏低,细碎的震动仍不可免。

然而,当我们一行人将车辆开至山区路段,平坦无车的道路,就让Impreza WRX STI好好发挥的最佳场所。放心大胆地提高车速,在进弯前用力踩下煞车,将速度减至合理范围。虽然Impreza WRX STI在市区慢速行驶时的悬挂反应兼顾舒适性,但面对激烈操控情况时,却能游刃有余,急煞车车头下沈幅度微小,没有明显点头的状况,如此一来在过弯前的车身重心变化不大,让驾驶更容易掌握车辆动态。

在煞车后车速降低,看准进弯点转动方向盘,车头精准的转向立刻朝向弯内前进,而车尾也在第一时间跟上。上一代四门或者旅行车款,车尾反应较慢的感受不复存在,掀背Impreza WRX STI的车尾甚至还有一些滑溜的感觉。在蜿蜒多弯的山路,新一代Impreza WRX STI的实力,的确有所进步。

DCCD可控式中央差速器与SI-DRIVE

在STI上还有一套值得注意的电子系统,那就是DCCD可控式中央差速器,设定在Auto标准模式底下,前后动力分配约为41:59,偏向后驱的状况。同时驾驶在Auto模式下,仍可调整前后轮的动力分配,调整成为前轮动力输出较大,或者更偏向后驱表现。而驾驶也可以选择手动模式,将前后轮动力分配固定在一定比例。这套系统让STI在驾驶的时候,具备更多变化性以及弹性,按照路况的不同,随时可以做微调。如此一来,也更能够依照驾驶人习惯差异,打造出更适合自己的动力分配模式。

『Impreza WRX STI上装设SI-DRIVE,让这辆热血有余的车,多少还是能兼顾日常通勤』

这一代Impreza WRX STI弯道动态表现灵活,DCCD可说功不可没。除了少掉车尾的负担,原厂标准模式41:59的动力分配,也让Impreza WRX STI摆脱前几代偏向转向不足的状况。实际驾驶的时候,以手动模式进行测试,在标准模式底下,Impreza WRX STI转向十分中性,车尾与车头的动态彷佛唱双簧一般有默契;而将前轮分配到的动力增加后,接近1:1的前后动力分配,但在车头发动机重量影响下,反而呈现轻微转向不足的问题;相对来说,手动增加后轮分配动力,Impreza WRX STI则出现了轻微转向过度的情形,在面对刁钻狭窄的慢速弯道,这样子的设定将拥有更多特色。

在之前去日本试驾Legacy之际,已与SI-DRIVE系统有过一面之缘,能够调整动力输出曲线,在省油与性能间获得平衡,这套系统的确是十分适合现代人生活模式的发明。Impreza WRX STI上装设SI-DRIVE,让这辆热血有余的车,多少还是能兼顾日常通勤,不会因为惨忍的油耗降低购买意愿。现实,始终是无法忽视的重要考虑。

难逢敌手

178.8万新台币(相当于41.3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再加上AWD系统、DCCD、SI-DRIVE、2.5升300匹涡轮增压发动机,此外,扎实的底盘与操控性能,再加上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内装空间。这个价格放眼进口市场,的确难以找寻到一个足以匹敌的对手。只可惜,数量有限,总代理初期仅引进12辆,业已销售一空。下了车,我们也只能看着Impreza WRX STI的背影渐行渐远。

 

 

 

来源:U-Car

更多新闻点击

更多网友讨论请到论坛>>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 上一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