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坎:微软洽购雅虎背后的“投资者”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6-16 09:16: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1968年,伊坎购买了交易所的席位,从事套利交易。资本及知识的积累还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接下来的整个70年代伊坎的经历并没有给媒体更多可以渲染的。

1980年,伊坎把办公室搬到了曼哈顿,和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思维其实有类似之处,当可以调动更多资金之后,就希望介入到公司事务中去,而不是被动接受二级市场的股价。

他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菲特尔莫古公司(Federal-Mogul)上,中文也可以称为辉门公司,这家公司创办于1899年,总部位于美国密执安州萨斯菲尔德,是一个全球性汽车零配件制造供应商。

辉门公司当时正濒临破产,伊坎筹集80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接下来是一系列的重组计划,伊坎邀请了麦肯锡介入以提高管理水平。他的努力取得了成效,当然应该也受益于当时里根政府的经济扩张政策,几年后伊坎将公司卖掉,获益超过20倍。这家公司在中国内地已经建立了8家独资或者合资企业。现在则在进行新一轮的重组。

这一阶段伊坎着迷于企业重组,开始涉足房地产,赌场等各种业务,如何不是后来的变化,他也可能就倾向于成为一家严控现金流的控股公司的CEO。

另类价值投资者

在1985年的时候,伊坎又找到一个好的目标——菲力浦石油公司(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从伊坎的角度看,公司基本面和股价产生了严重的背离。公司的石油储量超过10亿桶,当时石油价格是每桶30美元,而公司总市值不过125亿美元。

当然,看好菲力浦石油的不只是伊坎一个人,并且伊坎实际上缺乏足够的资金。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证券史上一个更著名的人物,“垃圾债券大王”迈克-米尔肯(Michael Milken)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米尔肯认识到低等级的债券其风险被市场夸大,如果进行组合投资,将能实现超额利润。米尔肯让所在的德雷克斯公司(Drexel)赚了大钱,而他1986年的佣金所得竟然达到5.5亿美元。

米尔肯研发的另一项当时亟待实践的业务是:“有高度信心”为收购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借款额与收购方的估值无关,而与标购公司有关。米尔肯则是品牌保障。他向伊坎提供了这项服务。

于是伊坎的竞购计划继续进行,就在人们预期伊坎入主菲力浦石油公司的时候,伊坎却放弃了收购,并且抛出了股票。人们困惑不解,伊坎回答,我要的是股价上涨!这一轮游戏伊坎轻松就赚了大钱,也让他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上世纪80年代,华尔街遇到了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类似的问题,经理人的管理认识和投资者之间不一致,但是限于股权结构,投资者很难表述意见,被动用脚投票,这样公司股价和潜在价值有可能背离。

基金一度被认为能够承担沟通经理人和投资者桥梁的作用,但是人们发现,虽然基金规模日益膨胀,但是受限于年度业绩压力,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短期化的倾向明显。不过,市场本身有自我完善的机制,上世纪80年代,“敌意收购”这一概念迅速普及。

先购入部分股票,然后征求其他股东的意见,或者称之为,代理人争夺,接下来就是告诉管理层应该怎么做。

1988年的时候伊坎介入到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要求管理层出售部分资产,发放特别红利,在一联串代理人争夺之后,最终双方达成了妥协,管理层出售了部分资产,股价上升了。伊坎出售股票后获益5亿美元,同样,中小投资者也从中收益。事后,管理层也认为,伊坎促进公司走向正轨。这一多赢的结局奠定了伊坎的江湖地位。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