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 ATI 4800系列显卡激情详测

互联网 | 编辑: 陈晨 2008-07-01 00: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2008年6月25日,对于所有的DIY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日子,在这一天,由芯片巨头AMD-ATI合并后联手研发的新一代ATI Radeon HD 4800家族系列显卡以令人惊艳的方式登上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作为AMD-ATI合并以来的最重要亮剑产品,4800家族一出世就令业界感到无比震惊。在此之前,

凤翅天翔:RV770核心HD4800家族横空出世

当HD4800家族的面纱被揭开时,宛如是向业界掷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其表现几乎令所有业内人士目瞪口呆。

1.空前强悍的设计规格、计算性能和特殊设计:内建800个统一渲染架构联合流处理单元(Stream Processing Units),比上一代架构有两倍以上的增长,同时配套的TMU纹理单元也有显著的数量增长和优化。

RV770核心架构设计图

AMD的SP设计与竞争对手NVIDIA不同,每个Units内部包含5个超标量ALU (运算单元),共用一个指令发射端,可同时执行5个条数据流指令即:SIMD (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单指令多数据流)架构,一个时钟周期可以进行5次乘加运算,而最核心的主ALU还可进行特殊函数运算,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D+4D的5D超标量SIMD架构。这样的设计为每个SP处理单元节省了大量的晶体管,但却可以保证充足的处理资源,庞大的SP阵列在处理Shader繁重型处理需求时可以表现出空前的实力。

规模空前的流处理器矩阵设计,随之而来的是单芯片上首次突破1TeraFLOPs计算能力大关

2.由于从R600开始,ATI方面已经将抗锯齿算法(AA)融入Shader体系中,后端编译渲染(Render Back-Ends)是从R600以来饱受批评的部分,RV770的Render Back-Ends单元也进行了优化,Z/模板采样从原来的每组8个增加到每组16个,翻了一倍,这样MSAA速度也成倍提高。尽管此次AMD对AA运算机制进行了优化,并不单纯倚重Shader,但是SP数量的暴增,依然为AA运算处理提供了充足的保证,而RV770空前强劲的无敌AA表现也无愧的回报了设计者的苦心。此次RV770系列的HD4800家族甚至已经可以提供近乎无损的2xAA效果,并且AMD官方甚至推荐8xAA来进行游戏。当然此处也请玩家注意,AMD与NVIDIA双方所提供的AA模式有所不同,除了标准的2xAA,4xAA,8xAA以外,NVIDIA方面也有自行制定的诸如8xQ,16xQ,这样的AA模式,不得不说,这样的AA模式采样数量并非依照标准的AA抗锯齿采样数量模式而定义,实际效果也与标准AA模式有所区别,因此不能与标准的2xAA,4xAA等模式进行直接比较。同样AMD方面设计的高级边缘侦测过滤器模式也可以和4x或者8x防锯齿模式并用,提高到等效12x和24x防锯齿的效果,但是我们通常依然采用标准的2xAA、4xAA、8xAA进行直接的对比。

RV770上所展现的空前强大的抗锯齿特性

3.优化并且数量翻倍的纹理单元和纹理寄存器:每个SIMD阵列均对应有一个纹理单元,RV770的纹理单元比上一代进行了优化,数量由RV670的16个增加到40个,在每个纹理单元均内含8个Texture Address Unit、4个Texture Filter Unit,纹理单元一共增加到80个TAU和40个TFU,比RV670的配套数量翻了两倍有余,对游戏的执行效率尤其是纹理部分将有明显改进。此外,RV770的每个SIMD矩阵中新加入了一个“Local Data Share”缓存,因此每个SIMD矩阵内,流处理器与流处理器间均能实现数据共享,从而节省下从外部缓存系统中读取信息的时间,从而大大加快了流处理单元的运算速度和实际效率。

重新优化过的纹理单元设计

4.在前代RV670产品线中加入的DX10.1规范中新增了增强型tessellator可编程镶嵌单元,在此功能配合下,不同复杂程度的多边形模型的创建更加容易,程序开发难度被降低,画面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tessellator可编程镶嵌单元的效果体现

5.可由RV770 GPU核心参与的内嵌人工智能运算方案,在AMD官方展示的青蛙背景DEMO中已经可以初步展现其效果。

GPU参与的人工智能(AI)

6.AMD-ATI合并后的资源整合也为HD4800家族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AMD的半导体工艺制造经验的帮助下,ATI的RV770核心在256平方毫米的面积上成功的蚀刻出9.56亿个晶体管的庞大规模,充分优化了每一层晶体管的效用比。尽管相对竞争对手新近发布的,面积庞大的新核心中所集成的14亿晶体管数,RV770集成的数量并不是最多的,但其在每平方毫米晶圆中所实现的性能和晶体管密度,却是毫无疑问的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良率,成本控制和单位面积性能上也是竞争对手所无法比拟的。同样,基于两颗RV770核心构成的双核显卡代号R700的4870X2必将在高端性能表现上展示出恐怖的实力。

256平方毫米上实现了集成9.56亿晶体管的惊人规模

7.HD4800家族基于台式机的第二代PowerPlay技术,相比第一代PowerPlay技术成功的实现了2D状态核心与显存频率与电压的同步降低,可以使用户在2D状态有效的降低系统功耗,节能降噪。

第二代PowerPlay技术

8.GDDR5显存首次在HD4800家族的准高端产品ATI Radeon HD4870上得到应用,鉴于R600世代中为了提供足够的带宽而采用512bit显存位宽环形总线带来的晶体管数量暴增,此次AMD决定继续沿用256bit的位宽,但率先使用新兴的高频低功耗的GDDR5显存颗粒,来给HD4800家族的准高端ATI Radeon HD4870和高端产品ATI Radeon HD4870X2提供足额的带宽。GDDR5显存的最高数据传输频率已超过5GHz,带宽率先突破100GB/s,ATI Radeon HD 4870的显存频率为1.8GHz(双向数据传输频率3.6GHz),显存带宽为115GB/s,如果显存频率达到2.5GHz,带宽将能达到160GB/s,已达到上一代GDDR3显存的三倍。

GDDR5显存颗粒首次得到应用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