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治理的利器——ITIL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8-07-11 15: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简而言之,ITIL就是说明一个组织为管理和运行IT基础设施(目标是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最优的客户服务供应),需要在自己的内部实现哪些实践。

  没有被定义的内容就无法对其进行管理
  不能对其进行管理就不能对其进行评估
  不能对其评估就不能对其进行改进

  通过提供IT实践的定义,ITIL可作为一个路线图,引导组织高效和有效地使用技术。通过将支持技术与其最佳实践捆绑在一起,组织可以在自己IT管理系统的内部实现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些改进后的IT管理系统可以为业务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提高企业IT投资的总体回报。

  除了IBM之外,HP、微软、CA、富士通等国际大公司,都声称自己有“与ITIL相容”或“源于ITIL”的IT服务管理产品、模型和方法论。比如HP的Openview、CA的Unicenter。可见ITIL已经得到了各大IT厂商的认可。

  在美国,已经有大量的组织依赖于ITIL,并且有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将其IT战略转向ITIL。诸如P&G、国营农场(State Farm)和波音这样的知名企业一直以来都共享彼此在IT部门实施ITIL的经验,以及将IT服务管理融入其IT管理战略的经验。

  在亚洲,加拿大Pink Elephant将自2004年2月起向日本提供IT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ITIL(IT基础设施程序库)的教育计划。按计划将提供Computer Associates(CA)的教育课程“ITIL实践课程”的内容。

  由此可见,ITIL已经在IT治理领域打拼出了自己的一块领地,已经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是ITIL与其它任何应用工具别无二样:它所起的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技巧及与这个工具的磨合程度。

  正如AMT管政先生在《IT治理,中国需要吗?》一文中谈到的那样,“从IT治理的使命来看,它是为提升信息化的投资收益率服务的,是为了确保IT战略与企业战略保持更好的一致性,是为了提升IT投资在企业利润贡献中的作用。但分析中国目前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中心的现状,谈IT治理,本人认为难度较大。也许现在只能停留在概念形成阶段,还远没有到应用和实施阶段。”但我深信,IT治理虽然目前远没有达到它所期望的效果,但是企业为了发挥它现有IT基础设施的最大价值,必然需要一套IT治理的标准来完善它的管理,因此IT治理的利器其一——ITIL,必将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未来最大的IT市场获得最大的发展,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作出最大的贡献。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