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码携带政策欲破题 三方利益平衡是关键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7-17 14:4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相关人士坦言:“实现号码携带首先是主导强势运营商和新进入弱势运营商间的利益互搏。强势运营商不愿分流自己的用户市场拱手让人,弱势运营商势单力薄难以一力独行。同时,每家运营商的用户资料都是企业的商业机密。由谁来承担这个携带责任是一大难题。”

对用户而言,如果双向进入,但二次带号转网实行单向限制,显然有失公平。不久前一项调查表明,表示希望在电信重组后携号转网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七成左右,其中表示愿意转网到新移动用户的占比超过47%。这至少说明在短期内,用户利益诉求将成为单向号码携带恐难奏效的一大障碍,相关人士甚至担忧中国移动可能因此出现用户流入大于流出的现象。归根结底,除了其已有的庞大用户基础外,中移动作为强势运营商的一大法宝就在于其良好的网络信号覆盖。目前,中移动的网络无可争议地优于原中联通的GSM和CDMA网络。同时,中移动在全国的基站数量已经超过30万,而原中联通C网仅有8万多,差距不言而喻。

在此情况下,用户选择转网的首要前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号的稳定性,再加上资费下调大趋势下价格战愈演愈烈,中国移动还可借助其庞大的用户基础,通过网内用户间的优惠组合(如家庭套餐),吸引更多的外网用户。可以说,纵使有了单向号码携带,用户的利益诉求却未必“顺道而行”。

新进入者需加快移动网建设,推单向号码携带优惠套餐

如何权衡三方利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化解实际上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关键并不在于号码携带,尤其是单向号码携带该不该实行,而在于政府相关部门以怎样的手段去推动这一非对称管制真正落到实处。

从长期来看,实现号码携带的影响至少要待两年后方能显现。即使单向号码携带方案获通过,也需要一年的时间予以推动,且先要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随着新联通新电信的资本支出加大,移动网络质量提升,三大运营商的移动客户流向或将持平。因此,利用有限的时间切实加快新联通和新电信移动网络的建设工作至关重要。

从短期来看,相关人士表示:“应该由政府认证的第三方机构来解决。所有电信运营商把资料交给第三方机构,由它来承担号码携带的义务。第三方机构根据用户量等信息同运营商进行利润分成。”政府监管部门可谓任重道远,如何有倾向性地推出利好用户向弱势新运营商转网举措将成为号码携带能否奏效的现实保障。

作者:翁佳焰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