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后全业务竞争帷幕拉开 网间结算复杂化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8-08-01 09:0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随着重组后全业务竞争的帷幕拉开,多张网间的结算不仅是监管部门的一大重点,也是互联互通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更将是电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根据最新公布的运营数据,六月份,中国移动用户净增755万;中国联通用户新增109万户;中国电信电话用户净流失58万户;中国网通电话用户增长16万户。

尽管固网运营商中的中国网通实现了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用户增长,发展势头趋于良好,但是市场失衡局面仍然没有得以改变。作为电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增长点,实行非对称网间结算没有退路,保持现有固网和移动网间的单向结算政策是最佳解决对策。

重组后网间结算更趋复杂化

网间结算是电信市场互联互通和公平竞争的基石,也是协调运营商竞争关系的杠杆。它的实质是互联互通所产生的成本分摊,这历来成为电信业的一大难题。因为就市场竞争而言,运营成本显然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涉及运营商之间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电信资费和网间结算标准,又符合国家、企业和用户三方利益显然并非易事。

目前,无论打进还是打出,移动运营商都必须向固网运营商支付每分钟6分钱的结算费用,而固网运营商则无需向移动运营商支付结算费用,以此引发的运营商和业界的争议不在少数。

此前,原中联通和中铁通就曾因质疑网间结算费用的合理性,而导致一定数量的网吧业务运营遭遇终结;原中电信和原中网通两大固网巨头之间也曾因为南北分治导致互联互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互联网网间结算矛盾更为激化。

可以说,现有网间结算所面临的矛盾,正是中国电信市场长期以来非对称监管政策所面临的一大难点。无论是固话运营商所认为的结算费用远低于服务成本,还是移动运营商所抱怨的单向结算,都源于非对称管制政策下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利益权衡问题,这些也都有待监管部门的进一步解决。

作为电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增长点,本次重组后由于服务产业链的重构,三大运营商都将面临更多的结算对象与结算方式。随着通信技术发展,电信业传统的语音业务的价值将趋向于零,而增值业务将是电信运营商主要的收入来源。

随着全业务和3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各自拥有不止一张的电信网,要面对更多的合作伙伴,这就使得业务结算方式和结算周期都更为多样化,网间结算将更为复杂。以网间漫游为例,由于在计费中涉及漫游方基站和交换网络等计费敏感信息,在网间漫游结算中涉及结算系统的不统一,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如果缺乏公正透明的第三方监管部门,恐怕难以得到合理有序的落实。

保持现行的单向结算政策不能变

就当前的电信市场而言,网间结算的首要议题是必须实行非对称的网间结算。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是对市场进行管制,还是对企业进行管制?部分业界观点认为,实行中移动和中电信间的非对称网间结算,既要实行中移动对中电信固网的单向结算政策,今后也要实行中电信C网对中移动固网的单向结算政策,这看似合理,实则与事实不符。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