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股市 腾讯的创新故事

互联网 | 编辑: 2008-09-25 00:30:00转载 返回原文
创新中心:童话般的城堡


一只憨态可掬的企鹅支起了一架天平

浙江大学学生于波在参观腾讯公司后,画了一张图:一只憨态可掬的企鹅支起了一架天平,天平的左边是财富,右边是创新、用户和人才。他这样写道:“已经是(来到腾讯)第三天了,进入了互娱组,让我深深感到:腾讯真正的财富是创新,是用户,是人才。”今年暑假期间,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47名优秀学子聚集深圳,参加腾讯创新大赛夏令营,于波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时间,但是于波们都看到了贯串在腾讯发展之路的一个主题词:创新。腾讯的创新经验,也许可以为深圳本土企业提供些许借鉴。

创新中心:童话般的城堡

腾讯创新中心(下简称“创新中心”),是整个公司里一个特殊的部门。从迈入办公室的那一刻起,首先就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一位实习生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一座童话般的QQ城堡”。橙色,在这里受到推崇,门内侧印着橙色的字样——“Innovation Center”(英文“创新中心”);天花板的中间,是橙色的椭圆形,象征着活力、变化;墙壁,以鲜亮的黄、蓝两色为主要色调。座位与座位之间距离很大,整个办公室,显得特别宽敞。办公区间内,还摆放着布艺沙发、小圆桌,以及几间小会议室,都是预留出来的讨论区,倘若员工有了创意或想法,随时可以找到讨论的空间。在这里,每一个创意的火花都会受到重视。在腾讯人看来,一切有形的财产都是可以创造的,唯有员工的创意,失去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腾讯创新中心技术总监吴波

创新中心技术总监吴波告诉记者,创新中心的办公环境,就是他们创新中心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对此,公司领导也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创新中心首先要在办公环境上营造出一种宽松、活泼的氛围。

腾讯联席首席技术官熊明华说:“腾讯希望创新中心能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像中国搞经济特区一样,在公司搞一个‘特区’,在考评、管理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由度,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百分之百来做创新的工作。”

腾讯创新中心在招聘广告的开头这样写道:“一种满含理想和追求的团队氛围,一个充满挑战和机会的职位,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兼死党,享受创造之美!”由于该中心没有收入考核的压力,又能够接触到业界最新的技术,所以成了全公司最受瞩目的部门,创新中心成立以来,收到了不少来自其他部门的加入申请。甚至有人说:“提起创新中心,大家都会一声惊叹,‘那是我们公司的领潮者’。”

据吴波介绍,创新中心的使命是,跟踪互联网的发展随时推出新产品,这些产品不一定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增长,但是它应该具有一定的技术价值或产品价值。至今,该中心做过一些项目的网页测试,例如滔滔、视频网站、视频直播等;也开发了一些客户端的产品,例如QQ输入法、QQ影音等。

激情:让问题迎刃而解

创新需要氛围,这种氛围不独表现在创新中心,其实也在腾讯公司整体的文化里。

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经历,他们带着外界几成定规的标准走进腾讯,去问腾讯人,收到的都只是否定的回答。何军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学生,他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他询问一名腾讯员工工作时间可不可以上QQ或MSN,问完了才发觉自己很“火星”。他说:“对腾讯人来说,腾讯的工作环境真的自由活泼到想象之极。”

类似问题还有,上班是否要打卡,腾讯也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吴波说,尽管对工作时间不作要求,但从没见谁偷懒,每一个人都有高度的自主性,加班倒是寻常的事。他坦承,管理工作很轻松,每个人都目标明确,需要做的是“给大家更多的支持和方向上的指引”。


腾讯创新中心是公司里的“特区”,部门里的年轻人充满了自豪

每个腾讯人的工作台上都装扮得很特别,QQ公仔随处可见。每位员工入职的时候都会发一个QQ公仔,但更大号、更特别的公仔往往都是奖品,要靠自己的业绩来赚取。

华中科技大学的沈剑同学参观腾讯后在日记中写道:“每个年轻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你可以体会到他们的激情,我向往这种工作方式,不,我是向往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一家即将走满10年路程的公司,何以能保持着持久的激情?吴波称,真正让他们激动的,是看着用户数的上升曲线持续上涨,每推出一个产品,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越来越多的人在表扬你,大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在腾讯公司,庆祝已经成为一种仪式化的活动:每过一个里程碑,团队就会小庆祝一次;每过一个大的历程碑,公司或部门就会鼓励一下。今年7月31日下午2点半,腾讯VIP用户突破一千万,互联网业务部门的全体员工聚在5楼餐厅,腾讯的老总,包括马化腾、刘炽平、熊明华等都到场出席,场面令人难忘。

吴波深有感触地说:“团队最重要的是士气,有高昂士气的话,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创新大赛:集纳多方智慧

 创新不是创新中心的独角戏,而应该是智慧的碰撞。创新中心成立后,建立了对公司内部的创新平台——idea.qq.com,负责收集员工的创意,员工还可在内部BBS上讨论创新点子,掀起内部创新氛围;为了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还推出了腾讯实验室(labs.qq.com),把该中心的创意产品放到平台上,供用户试用,以收集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和创意。

由创新中心主导,每年还都推出创新大赛,首先是公司内部创新大赛。内部创新大赛为期两个月时间,不论从事什么职位,每个公司员工均可参与,创新方案会放到内部网站上,接受大家的投票。尽管奖金不高,有的奖品不过是一个QQ公仔,但员工的参与热情却不受影响。腾讯“拍拍”有一个试穿衣服的功能,就是内部创新大赛上的获奖作品,由一位普通开发人员设计。

从2006年起,腾讯还推出了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年度腾讯创新大赛(简称“TIC”),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参与高校和学生的范围也逐年扩大。优胜者还会获邀至深圳参加腾讯夏令营,去年获邀请的有13所高校的30名学生,今年夏天则有16所高校的47名学生。他们的创新作品也许还很稚嫩,但是腾讯人却极为看重。

用户反馈:创新的来源


在腾讯公司的展厅里,“正直、尽责、合作、创新”的企业理念有很形象化的展示

腾讯人谈创新,有一个词必不可少,那就是用户。腾讯公司的英文名是“Tencent”,不仅是“腾讯”的英文音译,而且还包含了“ten cent”的意思,即“十分”,这个含义在公司成立之初就由马化腾等公司高层管理者阐释过,希望为用户提供最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如今,“一切以用户为归依”,早已成为腾讯人的共识。

“创新创造价值”,是熊明华的一个演讲题目。他解释说:“创新创造价值,最主要的是用户价值,只有你的创新能让更多用户享受服务,才能真正创造公司所追求的商业价值。”

腾讯的创新有三个来源:一是业界的新技术、新趋势;二是公司高层及各部门员工贡献的创意,包括公司领导都会不时提出一些意见和想法;三就是来自于用户的反馈。据吴波介绍,腾讯产品的用户很多,经常会有一些热心用户,会对他们的产品提供很多意见,用户的肯定令他们兴奋,而指责的声音他们会更加用心倾听。一个产品正式发布之前,可能已经修改过五六个版本,其中,用户的反馈给他们不断改进提供了参照。他们收集用户意见的方式多种多样,会设置产品博客或论坛,也会设置热心用户的QQ群,产品经理和团队还会到各大论坛去搜集用户的意见。

今年7月28日,一位参加腾讯TIC技术夏令营的学生在与腾讯高层见面时曾问到QZONE的多窗口问题:“这个功能是没有实现还是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互联网业务系统研发副总裁汤道生坦诚地说:“首先这肯定不是出于什么安全方面的考虑,是我们在这些用户体验细节上没有做到位。”

腾讯不仅注意倾听用户的不满,还着眼于对用户潜在需求的发现。据了解,腾讯的用户需求研究非常细致,既包括用户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以及参加工作,到成年拥有家庭不同阶段的需求,也包括用户在单位、学校、家庭不同应用情境下的商务、学习、休闲娱乐等情境的需求。

R线:构建创新体系


创新中心鼓励员工多多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业界有一种说法,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似乎总是跟在美国的屁股后面,连风险投资商投资中国互联网企业时都会先问在美国有没有成功模式。因此,“同质化”也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普遍现象,2001年兴起的SP,2003年突现金矿的网络游戏,2005年流行的交友网站,2006年大热的视频网站,都是国内互联网界惯于模仿、不善创新的见证。

不过,腾讯从一开始就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例外。是腾讯发现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一个内在需求,找到了网络即时聊天的盈利模式,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新。所谓“一招鲜,吃遍天”,腾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种优势能保持多久,是腾讯的决策者面对已久的问题,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

为此,2005年,腾讯迈出了战略性的一步——推出平台研发系统,在腾讯内部被称呼为“R线”(R为英文“reaserch”一词的缩写)。此前,腾讯公司是以一个产品为一个部门来进行管理的,到2005年时全公司已有上百个产品,于是进行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将公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有营收目标的部门,包括无线增值、互联网增值、互动娱乐和网络媒体等,二是跨业务部门的平台研发系统,主要面向未来,做创新工作。

此后,人们看到了腾讯一系列的变化,2006年5月成立了“以创新应用为主旨”的创新中心,2007年10月又成立了研究院,在存储技术、数据挖掘、多媒体、中文处理、分布式网络、信息安全等六大领域展开了网络技术的研究。腾讯人把自己的创新分作三个阶段,2004年以前为学习型创新阶段,2004-2006年为整合创新阶段,而2006年以后为战略创新阶段。

创新中心成立后推出了QQ拼音输入法,就是出于战略创新的考虑。互联网上能够免费下载的输入法已经有很多了,为什么还需要创新中心专门开发?对此,吴波解释说:“这就属于战略创新了,从战略地位来看,输入法是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基本诉求,也是用电脑的基本诉求,如果不去占领这种战略的位置,在后边也许会冒出什么新的东西,我们就会跟不上。”

公关总监郑晓波则认为,在互联网上没有什么是不需要改进的,根据用户体验,他们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有些输入法会有插件、广告等,速度较慢,用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被迫接受,但是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们就会选择更清爽的。该产品经过一个六人小组半年的攻关,已于去年底发布,用户量很快达到了百万级别。

高校关系组:布阵未来

高校关系组:布阵未来


参加腾讯技术创新大赛夏令营的学子们画出了他们心中的腾讯

创新,不仅体现在创新的成果上,也体现在追求创新的步骤之中。在R线,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叫高校关系组,就很能体现腾讯人的创新追求。

高校关系组除了在高校开展每年一届的年度创新大赛之外,还与多所国内知名高校联手,在各高校成立腾讯高校创新俱乐部。高校俱乐部通常采取与学校团委筹建、学生自建的策略,融入一定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俱乐部骨干的进入门槛很高,只有善于创新、富有激情并且专业技术过硬的同学才能成为管理成员。

年度创新大赛及高校创新俱乐部,不仅为腾讯的创新提供了广泛基础,培养了用户忠诚度,更是公司的重要人才战略,把对优秀网络人才的挑选和培养提早到高校阶段。腾讯人的这种殷殷之情尤其体现在今年的技术夏令营活动中。活动第一天,腾讯派出了三位中高层人士,除互联网业务系统副总裁汤道生和高校关系总监方琎外,另一位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求贤之意不言自明。

活动期间,安排了中高层、业务骨干与学生的多方面交流。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先是和汤道生先生交谈了一下技术,呵,结果呢,小巫见大巫,高度不在一个层次。”但是,腾讯人却充满诚意地倾听,交换意见。

7月30日上午,是暑期夏令营预热题目的答辩环节。营员们有提算法的,有提思想的,有拿实例来比较的,还有做“科普讲座”的,都力图展示自己的长处;而评委们认真倾听每个人的讲解,提出问题,纠正错误,并指出方向。华中科技大学的袁晓洁所在的组,好多人都选了QQ好友六维查找的有趣问题,大家都想了各种办法,多数人都从复杂的圈论或聚类建树的算法考虑,其中刘健的数学模型算得很精确,很多同学开始以为,这样的答案应该是在学校做题的正解了;结果,腾讯的做法让大家叹为观止。她说:“我们好多人都把这道趣题发给学校的好友,分享这种思想,体会了学校的知识和实际工程的差距。”这些来自国内名校的精英,无疑还是学习者,但腾讯却给了他们最大的礼遇。

声音

企鹅榜样

昨天,深圳市召开自主创新大会,推出了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新“33条”优惠政策,政府鼓励、呵护、扶持创新之良苦用心由此可见。在这个时候,来听听深圳本土极具创新精神的腾讯公司的故事,似乎就有了更多的意义。

再过两个月,腾讯公司将走满10年的路程。这家以企鹅形象现身的深圳公司,是全世界唯一一家从在线聊天中发现盈利模式的公司,腾讯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大和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公司的成功,首先与马化腾等企业创始人密不可分,同时也与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土壤休戚相关。

深圳建市时间不长,但腾讯这只企鹅从年轻中获得了激情;深圳没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但它从急速发展的商业文化中获得灵感,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洞悉了中国年轻一代用户的需求,并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满足,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创新。腾讯走到今天,不仅是创新的结果,也昭示了对不断创新的追求,这尤其体现在2006年以来腾讯公司构建创新体系的努力上。

创意学者斯滕伯格认为,创新能力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要不要的问题,现在就是决定“要”的时候了。将于下月中旬举行的第十届高交会,已把“科技改善民生,创新改变世界”定为主题。

作家圣埃克絮佩里曾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让我们一起来渴望创新的浩瀚大海吧!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