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历险记3D版热映3D电影在家也能看

互联网 | 编辑: 2008-09-27 00: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2008年9月25日,上海——上海联和院线(SUC)和杜比实验室宣布《地心历险记3D版(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Earth 3D)》将在中国首映,并在上海联和院线旗下的永华电影城举行首映式。从9月29日起,这部3D电影将在上海联和院线的20家数字影院放映,这20家影院都采用杜比3D数

那么什么是3D电影

什么是3D电影?D是英文Dimension(线度、维)的字头,3D是指三维空间。国际上是以3D电影来表示立体电影。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光原理”。

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

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由于电视的不断壮大,电影面临着严重的观众流失。好莱坞因此想出了各种办法诱惑人们重新回到大银幕前,3D电影就是收复失地的法宝之一。最早一次3D热从1952年的《非洲历险记》(Bwana Devil)开始,此后三、四年一共有50部3D电影问世,直到人们的新鲜感逐渐消退。

到了80年代,3D热潮卷土重来,出现了《大白鲨3》(Jaws 3-D)和《鬼屋3》(Amityville 3-D)这样令人难忘的佳作。而近期,观众们似乎对那个神奇的3D眼镜又重新提起了兴趣。由杰出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同名著作改编的《地心游记》3-D版(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即将上映,这是观众们重新享受3D感官震撼的好机会。

早期的3-D电影中不乏佳作。美国著名电影人、3D技术展览会主席杰夫-约瑟夫(Jeff Joseph)对以下这5部上世纪50年代颇具欣赏价值的3D电影表示了自己的情有独钟:


《蜡之屋》讲述了一个毛骨悚然的故事


1、《蜡之屋/恐怖蜡像馆》(House of Wax,1953年)

这部由文森特-普莱斯(Vincent Price)、弗兰克-洛夫乔伊(Frank Lovejoy)、查尔斯-布朗森(Charles Bronson)主演的经典恐怖片讲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蜡像师杀人后在尸体上浇蜡,制作成雕像后放到自家陈列室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导演安德烈-托特(AndréDe Toth)一只眼睛失明,无法体验到3D效果。

约瑟夫说:“这部电影不仅制作精良,3D视觉特效也非常好,故事情节更是很棒。从任何一方面来说,这部早期作品都没有马虎的地方,毕竟制作方华纳公司给了非常充足的资金预算。每次电影院播放这部老片或者在3D展览会上展出,都能吸引一大群观众。”约瑟夫还透露,这部电影的立体音效当时也做得非常棒,只可惜最后录音带遗失,非常令人遗憾。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