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把IT主导权还给业务人员?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8-12-02 13:3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究竟有没有银弹
  

如果完全照搬Frederick Brooks定下的标准,即使在二十年后,我们也只能绝望地延续Frederick Brooks的结论:没有银弹。但是,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我们却可以说:银弹已经出现了。
  

在人们的印象里,寻找银弹的只有普元。但事实上,多年以来,创信恒软件有限公司一直默默做着技术积累工作,并且最终推出了eFlow应用开发平台。eFlow应用开发平台的精髓思想是将软件开发配置化,进行高度地封装,通过设置来实现应用软件的各项功能,实现软件开发的无编码化。
  

谈起推出eFlow应用开发平台的原因,创信恒技术总监吕建海先生介绍说:“我们的产品与其它专业的开发平台产品和开发框架有着本质的区别。确切地说,我们的产品涵盖了底层引擎、应用组件和上层基础系统, 而大多数开发平台要么是底层加组件,要么纯组件(如业界比较普遍的协同开发系统),eFlow应用开发平台能够做到配置化实现各种复杂的WEB应用,在业界来说是不多见的。”
  

据了解,国内只有少数致力于应用开发平台产品的公司,但所做的产品与eFlow应用开发平台都有较大的差别。比较普遍的是工作流开发平台或协同平台,这些平台只能完成与工作流相关的开发,而对于非流程的复杂WEB应用,这些平台就无能为力了。与此相反,吕总介绍说:“只要与Web相关的应用,都可以利用我们的平台开发出来。”
  

微软Visul Studio2008发布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微软在其中集成了不少用于减轻开发者工作量的工具,但Visul Studio与eFlow应用开发平台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吕总解释说:“你可以这样理解,Visul Studio对开发人员来说只能起到锄头的作用,什么东西都要开发人员开发设计后才能实现,而eFlow应用开发平台却类似整条生产线,要什么产品,只需要输入图纸,配备好各个车间的参数,就能装配出产品来了。”
  

据了解,利用eFlow应用开发平台,一天内可以开发出十到二十个模块,而采用传统工具开发,开发人员只能完成一至两个模块。eFlow应用开发平台虽然是J2EE开发出来的,在开发实现时却无须开发人员接触到任何JSP的逻辑,平台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模板开发工具来进行动态模板开发。
  

eFlow应用开发平台支持SOA集成开发,当用户的系统中存在采用PHP、.Net开发的旧应用时,eFlow应用开发平台也完全可以利用SOA组件去集成它们。并且通过第三方提供的类似于数字签名等技术,数据的安全性也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利用eFlow应用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并不需要开发人员懂得Java技术,只需利用一个游览器,开发人员就可以像设计网页一样完成最终的应用开发。虽然目前还只能在IE中进行开发,但开发出的应用却可以实现跨平台应用,在Linux上的firefox上运行也没有问题。
  

吕总认为:“类似的特性eFlow应用开发平台还具备很多,象支持单点登录等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让懂业务的人自由地掌控IT系统的设计。”
  

多年以来,创信恒软件公司在电子政务和电力行业实施了不少应用,这些应用包括ERP系统、门户等大型应用。因此,吕总介绍说:“应用eFlow应用开发平台不但能够开发一些小型应用,而且能够开发出一些大型而复杂的应用。”
  

谈起eFlow应用开发平台的最大特点,吕总认为:“就在于它把IT的主导权还给了业务人员,让懂业务的人员来实现开发。目前的办法是和有深厚行业背景的ISV合作,让他们利用我们的平台把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转化成实际的IT系统。为了证实平台的能力,我们已在电力和政府两大行业开发与实施了大量应用,也可以说eFlow应用开发平台并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我们多年开发经验的总结。”
  

据了解,应用eFlow应用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在降低开发技术难度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对开发者开发门槛的降低,技术降低的同时,对行业了解的程度加深了。由于开发者更了解业务,最终系统与实际需求的偏差自然也就降低了。
  

由于应用范围的限制,应用eFlow应用开发平台进行开发的目前还只是ISV,也许有一天真正有懂业务的一线人员参与到开发当中,IT主导权才真正回归到业务人员手中。对此,吕总介绍说:“其实培训门槛并不高,具备计算机专业本科水平的业务人员,只需半个月的培训,就可以从事IT系统的开发工作了。”


  

要不要重提“有限应用论”
  

关于eFlow应用开发平台的推广,吕总介绍说:“eFlow应用开发平台的技术优势并不在于它采用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而在于它的组合优势和理念。”
  

若干年前,Red Office的领导者胡才勇先生就曾经提出,在国产Office已经具备了一定实力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让它在有限的范围内应用起来,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
  实际上,当一个创新性的产品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去以后,有了用户,自然就有了针对它的反馈。只有这样,在接下来的新版本当中,这个产品才会最终走向成熟。
  

胡才勇先生当时的愿望是好的,但可惜的是他的有限应用论并没有得到实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黑屏”事件面前,我们显得如此的无措。除了关闭自动更新功能,以安全性的降低换来暂时的安宁,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事实上,同样的事情正发生在eFlow应用开发平台之上。没有银弹的痛苦正在给软件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非要找到通用型的完美银弹,还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找到可以解决有限问题的银弹,应用起来之后再在实践的过程中使之变得完美,实在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但愿我们这次找到有限型银弹,不会重蹈覆辙,而能够在“有限应用”的历程中走向完美。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