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 透明新世界

互联网 | 编辑: 2006-02-10 1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透明时代”改写软件规则

“透明时代”改写软件规则

对于传统的商业软件公司,如Microsoft、IBM、Oracle、SAP、Sieble来说,"开源软件"的威胁不仅仅是对他们现有软件产品造成了威胁。"开源软件"所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是在于,"开源软件"将改写整个软件产业的游戏规则。

“开源软件"对于使用者、研发人员来说是完全透明的。参与"开源软件"项目之中的人,不仅仅可以了解到软件代码,同时还可以分享其他人员所研发的衍生产品。"开源软件"的这种特性,为他进入到商业领域提供了便利。

今天的IT产业,正在逐步向"透明化"迈进。这种"透明化"的趋势已经在IT硬件产品市场中得以体现。以往企业在采购电脑、服务器时候,总是抱怨商家、用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用户支付了很多不必要的费用。

"透明化"魅力早已释放

Dell的成功,很多人认为是企业运营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两方有效整合的产物。但国外管理学者则认为,Dell的成功就在于他所构建的企业是一个"透明"的企业,而IT硬件产业已经成为"透明行业"。"用户知道PC、服务器之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成本。"某位IT厂商说,"他们可以清晰的算出一台硬件最后的售价。"

由于产业的透明化,才使得像Dell这样的IT企业依靠自己的运营模式取得成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今天的商业软件市场,仍然处在一个不透明之中。用户无法理解ERP、CRM乃至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为何可以销售如此高的价格。用户也很难用人力研发成本去考量一个大型ERP、CRM、数据库软件,与一个操作系统软件之间成本的区别。

由于用户无法对商业软件产品,在价格上进行量化考核,使得用户在采购软件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唯一能够降低软件成本的方法就是引入多家商业软件公司,希冀通过竞争对手相互压价来最后取得一个较为"低廉"的价格。然而用户的这种做法,仍然无法推动软件产品向"透明化"方向发展。

"开源软件"的出现,成为软件市场向"透明化"方向发展的一剂强心针。开放源代码的ERP、CRM以及HIS软件,能够让用户在使用之前清晰的了解到软件产品的每一个组成模块。商业软件绝对无法做到像"开源软件"如此的透明。"开源软件"甚至可以让用户了解到,软件二次开发,系统衔接等集成类工作的难易程度。

对于用户来说"开源软件"不仅仅可以降低软件产品的采购成本,同时用户与"开源软件"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的关系,用户很难在商业软件之中体验到。在很多ERP、CRM、数据库软件项目之中,用户想要了解某些产品细节,或是了解底层代码级应用,不仅要同软件厂商签订各种保密协议,同时还要费很多口舌.

商业软件"透明"的难言之隐

IBM、Oracle、SAP等从事商业软件的IT厂商,已经意识到了"开源软件"对他们产品造成的威胁。但是如何将已有的商业软件转为"开源软件",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艰巨的问题。

一方面他们现有的商业软件,无论是操作系统、数据库还是中间件、ERP等产品,已经成为公司主要的盈利支柱。因此出于近期的商业目的,这些商业软件公司也很难做出向"开源软件"转型的决定。更何况已经有大批用户,为他们的商业软件支付了不小的费用,一旦宣布"开源"政策,难免不会受到已有客户的指责。

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是商业软件公司向"开源软件"转型的另一个挑战。在大型商业软件之中,商业软件公司并非拥有所有软件模块的知识产权,或是专利。他们在进行"开源"策略的时候,必须要处理好这些问题。Sun公司为了将Solaris 10进行"开源",为相关的知识产权事务支付了上百万美元的费用。

与Sun相比,IBM自身拥有软件产品更为丰富,因此想要让公司彻头彻尾的向"开源软件"进发,其所要做的准备工作更为繁多。但最近公司收购Gluecode,可以看作IBM向"开源软件"转型的另一种举措。Gluecode公司是一家提供开放源代码应用基础设施软件与支持性服务的商业公司,

Gluecode的软件及其相关支持服务是基于Apache Geronimo应用服务器所提供的核心开放源代码技术开发的。这些软件及其相关支持服务,为那些谋求传统的商业软件产品之外的其它可靠的软件产品的组织,提供了灵活的和价格合理的基础设施。由此可见IBM已经深谙"开源软件"的游戏规则,但是真正要将自己的软件产品彻底开放,恐怕还要经过一段时间.

软件"无价"

IT软件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必备要素,任何一种产品在从"奢侈品"向"必需品"转型的过程中,总是要经历一个从"封闭"到"透明"的过程。今天的软件产业正在向"透明"化转型。这为那些正准备投入到软件产业的商家或是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抛弃那个依靠销售软件来获取利润的思路吧!"今天的软件销售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开源软件"面前,商业软件的价格已经成为其提高普及率的最大阻碍。"开源软件"在累积大量使用者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或是定制开发,来获取服务费用。

在"开源软件"之中,根据使用类型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针对个人用户的工具型软件。由于工具型软件的后期维护甚少,因此"开源软件"通过为某一行业用户的特殊要求,在现有软件基础上进行定制开发,来获取收益。例如OpenOffice、Firefox。另外一种"开源软件"其服务对象是瞄准企业市场,"开源软件"的商业价值则是瞄准实施服务、系统集成。

由此可以看出,软件"透明"化更加注重软件产品的可扩展性、软件产品发展规划是否合理。软件"透明化"的游戏规则,使得软件本身已经不再具备"价格",但这并未影响软件"价值"的体现。"开源软件"更像是一粒种子,将这个种子埋在"开源"的土壤里面,看他是否能够生根发芽,乃至最后可以结出多少果实。

IT产业向"透明化"发展,已经是一个大势所趋的事情。IT硬件架构已经有了成功的典范,而软件企业是整个IT产业向"透明化"转型的最后一步。无论那些传统的商业软件厂商愿意与否,"透明化"的趋势是一个现实。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者则……。"

文章原载于《信息系统工程》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 上一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