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企业以信息化破局之二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9-02-27 14:07:49转载

  第25期电子企业以信息化破局文中提到中国的电子行业有着极明显的优势,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又有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和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这些都是电子制造业飞速发展的肥沃土壤。

  目前,全球电子制造企业所面临挑战,绝非个别地区和各别企业的现象,连一些著名的跨国电子企业业绩也出现下滑,已经昭示着全球电子制造业已经进入一个下行周期。目前国内著名的研究机构经过对美国硅片出货量、电子元件订单和半导体设备订单等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电子制造业的下行并非始于今年下半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实体经济下滑,而是自2007年中期就已经显现。其平滑下行的走势显示这是一个较长调整周期。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快了电子行业近期下行的速度。SIA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增长2.2%,低于多数机构的预测,其中作为传统旺季的第四季度可能环比下降5.6%,表明市场下滑加快。2009年电子终端产品的预期普遍不乐观。根据预测,手机和PC的销量在2009年都将出现负增长。下游销售的预期下降,将影响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的营收水平

  一份来自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的报告也显示,目前包括滤波器、逻辑器件、存诸器、磁性元件、闪存在内的主流电子元器件产品价格均在持续下降。

  国内电子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存货品种多使得仓库的手工帐册难以维护,企业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信息;大量易耗品存在,手工无法精确分摊费用,成本信息不准确;BOM变更频繁,但无法有效下达到生产环节,生产环节难以管理按不同版本BOM生产的产品;存货品种多,数量大,成本核算、生产计划的制订与生产任务的管理任务繁重;采购价格、金额,销售价格、金额很难对管理中下层的操作人员保密;用户经常插入与变更订单,对于按订单生产的企业无法合理安排采购,无法严格控制交货期;以上这些问题在过去并未被电子制造企业重视,而在金融危机的今天,这些中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成为导致企业最终倒闭的导火索。

  《CIO通讯》深入探访多家电子企业,行程遍布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从本期是第二期连续报道以上地区部分电子企业的现状,希望通过一些企业的信息化真实案例,为更多的电子企业带来信息化的借鉴,并尽早通过信息化的手段破除管理困境,在调整期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企业名称
所在地
人员规模
产品
三元达电子有限公司
福建
1000人以上
通信产品等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上海
300人以上
光纤光缆产品
深圳市爱商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
1000人以上
DVD等
宁波卓新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宁波
500人以上
水晶头等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