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信息化这十年:十年完成三级跳

互联网 | 编辑: 邹震 2009-03-17 00:30: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1998年,本人在进入北京一家连锁超市企业一年多以后,被总部派往一家新开张的超市任店长。当时,我们在考虑店铺信息系统管理时,讨论的重点之一是:用ECR收款机还是用POS机?用ECR收款机投入只有不到4万元,而用POS机的投入则需要将近40万元(包括扫描枪、服务器等)。由于当时总部的系统尚不完善,数据处理也不及时,于是我选择了前者。尽管3年后进行了设备更新,但我认为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的总部系统也在进行选型,希望把这之前自己开发的简单程序升级为一套完善的MIS系统。

    10年后的今天,连锁企业已全面使用基于条码技术的扫描设备和POS机,数据基本上可以实现实时传输,部门、配送中心、门店各业务模块完整链接,效率和准确率都得到了质的提高,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也提上日程。

    这就是中国零售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年完成三级跳

    零售业信息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体上看,现代零售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1995年前后,现代零售业发展初期。

    单据是企业流程核心,票据传递员重任在肩。

    1995年前后,是现代零售业的发展初期,从南方和东部主要城市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连锁经营企业,当时他们以这一新的经营模式开创了零售业的新局面,企业自身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为其服务的软件商和硬件商也开始发展起来,很多国内知名的软件企业都是在1993年~1998年间成立的,如长益(1993年)、海鼎(1995年)、富基(1997年)等,而IBM和德利多富等国际服务商也先后在此期间进入国内市场。

    由于当时的零售企业门店数量不多,配送中心的规模也不大,企业对于“联网”还没有迫切需求。总部与门店之间主要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沟通,企业流程中单据是核心,票据传递员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当时的软件功能主要集中在门店的销售管理上,包括销售排行、简单的统计分析等功能。

    2.规模扩张阶段:2000年前后,连锁经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IT为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持,企业内网、供应链、消费者服务成为关注焦点与建设重点,电子商务红极一时。

    2000年前后是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一个时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根据中国连锁协会的统计,1999年~2003年五年间,百强连锁企业同比销售增幅达到了52%。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经过初期的培育,很多企业具备了扩大规模的能力,面对巨大的市场,他们迅速开店。同时WTO谈判中承诺“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开放”的信息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区域发展,大多数企业建立了配送中心,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规模扩大的需求,IT开始真正发挥作用。包括:

    1)企业内部网络建设:总部与门店和配送中心的联网,或实现实时数据传输;门店和配送中心内的无线网络和PDA开始采用;配合企业并购,进行流程再造(BPR)和重组;企业网络建设根据不同需求采用B/S和C/S结构。

    2)关注供应链效率的提高:物流设计和物流管理系统(WMS)受到关注,并有大的投入;订单开始采用EDI形式;与大型供应商尝试自动补货;财务系统大多实现“微机管理”。

    3)关注消费者服务:开展会员制管理;促销行为以数据为基础;尝试以品类管理为核心的ECR技术。

    这些技术在今天可能被看成是理所当然,但其从产生概念到应用却并非一蹴而就,IT服务商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用户和服务商的争吵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大多数零售企业的IT负责人都有着艰苦的系统选型、系统改造和切换的经历,企业把这称为是“攻坚战役”,足以说明其强度之大。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大批软件商和硬件商在此期间成立或进入国内,早期成立的软件商规模也在此期间得到迅速扩大。同时,同类服务商之间出现互相杀价、激烈竞争客户资源的局面。服务商的利润也在摊薄。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热点是电子商务。在这个大大的泡沫里,装了B2B、B2C、B2B2C等众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概念。“鼠标+水泥”一时被认作最成功的商业概念,一些大型连锁企业也相继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幸运的是,他们并没有一下子就进行大的投入,而多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

    3.精细化管理阶段:近年来,现代零售业进入成熟时期。

第二页

 供应链系统建设、数据集成与分析、业务流程重组等走上前台,服务商与零售企业成为一种业务合作伙伴关系,长线收益和战略客户地位日益重要。

    近几年,现代零售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企业从规模数量型向效益效率型转变。突出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由全国扩张向区域领先转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区域优势企业;二是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新的业态和经营模式不断出现。同时,企业的利润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者的信心逐步增强。

    这一阶段,信息化的重点是:建设供应链系统(由企业自身向供应商延伸)、数据集成与分析(用于商品分析以及客户管理)、业务流程重组(满足并购、多业态发展需要)等,具体包括ERP的选型和实施、流程重组和优化、IT外包服务、VMI管理、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和数据挖掘(Data Mining)、商业智能、自助结账(Self-Checkout)等。

    由于竞争激烈,软件商的分化加剧,出现了满足不同业态需求的专业软件商,如餐饮管理、酒店管理等。在服务商的利润来源中,来自于老客户的升级改造项目收入甚至超过了开发新客户的收益。长线的收益来源和战略客户对服务商来说至关重要,供需双方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售卖以及售后服务的关系,而是一种业务上的合作关系。此时,零售企业对软件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要求更高。

    尽管有的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和设备造型时有出于形象上的考虑(如上市,提升国际市场形象等),但更多的还是考虑产品的性价比。软硬件厂商的利润空间基本合理。

    在这十年中,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如扫描设备和POS系统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效率;手持终端(PDA)的使用和普及,减轻了盘点和日常操作的劳动量;生鲜条码秤的使用和普及,改变了生鲜售卖方式;电子标签的出现和使用,是店铺价格管理的一个革命;RFID的提出成为零售信息化新的革命,尽管道路漫长。在这一过程中,信息厂商的贡献是很大的,很多先进的理念都是由他们引进或提出的。

    在这十年中,零售业信息工作者、IT服务商、协会组织为推动信息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零售业CIO峰会”已连续进行了五届,以主题为“CIO应对零售变革之道”的第五届峰会将于2008年6月26日~27日在北京召开。

    IT越来越吃香

    经过十年发展,国内零售业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缩小。从总体来看,目前国内零售业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从行业总体对信息化的认识看,经历了重要的转变,即从“信息系统是辅助工具”到“信息系统智能中枢”的认知转变过程。这个一转变是前期经验积累、不断的学习、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结果。大家认识到,系统不仅仅起到了流程和操作的固化作用,更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体现,好的应用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的绩效。信息化的作用可以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供应链效率。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快速消费者反馈(ECR)、联合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越库配送(CROSS-DOCKING)、B2B业务平台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信息系统基础上,没有信息系统,很多管理工作都将会停留在原始的层面上。

    2)推动差异化经营。从市场的角度看,差异化的前提是要对消费者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收入水平、购买行为、购买频率等方面进行组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管理。没有有效的IT工具,这些分析和管理无从谈起。从企业自身管理角度看,差异化的重点是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确定适合企业定位的商品结构和价格组合。在多达几万种,少则三至五千种商品中,如何确定合理的商品配置和有效的商品价格带?选择适宜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技术才是解决之道。

    3)实现精细化管理。从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式扩张转变,要对成本有严格的控制,落实到店,具体到人,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要对效率有及时的掌握,发现不足,分析原因,形成对策;要科学决策,形成依据数据来决策的文化,打破拍脑袋决策和长官意识决策。所有这些工作,都越来越需要依靠IT的力量,因为在零售业的“海量数据”面前,无论是效率还是准确性,人工都越来越无能为力。

    4)提高服务水平。零售企业的服务对象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两类客户在一定程度上都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信息系统可以提高企业对两类客户的服务水平。

    2.对信息化的投入加大。

    从总体上看,行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占到了销售额的0.5%,尽管与发达国家零售业1%以上的IT投入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与自身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千万级的信息化项目。从软、硬件的投入比重看,软件的投入逐渐超过硬件,说明企业更加注重应用层面。

    3.软件企业的整合加剧。

    与零售业本身的整合基本同步,零售软件业的整合也在进行之中。包括富基对唐诚、融通和茂进的融合,长益与NEC的合作,一些中小软件商也在进行转型。零售软件行业格局更加清晰。

    4.外资服务商竞争力突出。

    目前,为零售业服务的国际软硬件企业也大多进入了国内。与国内企业相比,他们研发能力、市场投入、国际经验等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很多零售业信息化的订单落入外资服务商手中,包括软件和硬件。

    今天的零售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目前仍有很多问题在困扰着企业,比如库存的准确性问题、生鲜损耗和毛利率统计、原始数据的挖掘问题等,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