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工程频发 国内CIO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9-05-26 08:03:00转载-投稿

可一旦新项目的应用效果不佳,所有矛头只会直指信息部门,尤其是身为负责人的CIO。”可见,如今的信息化“烂尾楼”工程已然令诸多企业CIO如坐针毡。

“做人难,做CIO更难”,这是眼下许多企业CIO的共同心声。当管理信息化水平成为企业衡量CIO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准时,CIO肩上的担子便愈发沉重了。在传统观念中,企业信息部门一直是“只出不进”的资金消耗部门,这也造成其成为各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一些CIO坦言:“在所有员工和管理层的注视下,我们每花一分钱都会胆战心惊。眼下,管理信息化的创新应用层出不穷,我们必须与时具进。但实际应用效果究竟如何?各部门工作人员是否接受?厂商是否能够给予完备的售后支持,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可一旦新项目的应用效果不佳,所有矛头只会直指信息部门,尤其是身为负责人的CIO。”可见,如今的信息化“烂尾楼”工程已然令诸多企业CIO如坐针毡。

面对“烂尾楼” CIO该何去何从?

何为“烂尾楼”?即是虎头蛇尾,房子盖到一半便不了了之,根本无法入住。而在信息化领域,几年前,对于“烂尾楼”的形容,更多指向的是ERP系统的应用状况。而随着更为普及和泛化的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的出现,协同OA逐渐站到了风口浪尖处。

看看那些为了刚刚上线的OA系统忙前跑后的CIO们吧。各部门的细分需求随着协同OA的上线应用开始扑向信息部,CIO一边抵挡,一边催促OA提供商拿出新的解决方案。于是,OA厂商便带来了各种临时赶制的补丁包前来救急。而细分需求的多样化造成系统漏洞千疮百孔,补其一却不能满足其二,最终,在各部门的责备声中,CIO只能灰溜溜地向领导报告:项目需重新部署,上线日期仍将推迟。

这也只是国内协同OA项目实施情况的一个局部体现而已,还有比这更糟的事情。一些OA项目在起始初期就已经为最终的失败定下了基调。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片面求新,这些都是OA服务商与CIO经常犯的错误。没有经过详实的需求调研,为了体现产品功能的全面性,也为了CIO挣到足够的面子,一套大而全的协同OA部署上了,结果却是大部分应用闲置,最终沦落为一个收发邮件的工具,并且使用起来还不一定有专业邮箱方便。急功近利者更是屡见不鲜,总想着一步到位,但却忘记了考虑公司目前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是否足以支持和适应。而危害系数更大的就是片面求新了,领导喜欢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CIO就去极力迎合,OA厂商也顺杆而上,给产品扣上一些云山雾罩的理念名词,实际上,这已经注定了项目的失败。对于一套协同OA产品来说,用户关注的重心应该以易用性、扩展性、安全性为主,如果偏离了这个轨道,烂尾楼工程的出现将是不可避免的。

把握“三高”标准 CIO与企业共同成长

对此,业内专家提出了相关建议:“CIO在信息化软件产品选型中出现的盲目心态可以理解,这与其所处位置带来的多方压力有关。而这更需要协同OA厂商起到引路人的作用,而不是利益为先。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国内协同软件市场老牌企业通达科技在实施成功率和用户满意度上多年居高不下,并在中高低端市场均有着出色的发挥。多年来,通达科技并没有过多跟风,通达OA产品始终立足于高性价比、高成功率、高回报率的”三高“应用标准,以23年的良好信誉保障,120家中国500强企业占有率,20000家实践单位,100万客户终端的落地应用推动着协同管理软件在国内市场的普及发展。需求调研细化,产品升级免费,服务支持到位,这三点是通达科技的成功之本,也是企业管理信息化选型的必然趋势。”

通达科技总裁高波认为:“协同软件应该从神坛走向平民化,概念永远是务虚的,使用效果和回报率才是最终衡量的标准。如果一套功能全面的协同OA部署完毕,上线后,各部门员工都很难找到相应的功能支持;再譬如,在产品升级时,OA提供商开始漫天要价;再或是系统出现漏洞时厂商不能及时响应;诸如此类,协同OA不但没有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反倒给用户带来了时间和资金成本的浪费。对此,通达科技于前不久正式推出了'三高”企业增长力计划,希望对于中国协同管理软件市场的产品服务标准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

自从协同OA在国内发展以来,近半数的协同软件厂商或转型或倒闭,可以看到,”烂尾楼“工程危害的不仅仅是用户,OA厂商自身也在所难免。广大CIO更是应该擦亮双眼,不要轻信概念,那是像H1N1般的病毒式传播。把握自身需求,抓住应用效能,关注服务能力,这才是CIO们成功的基石。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