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我的要求实际并不算高:机器要小,单反画质,可以换镜头(或者至少是一个变焦镜头),但市场上就真的没有这样的产品。奥林巴斯的E-4XX系列和宾得K-M虽然已经算是世界上最小的几台单反了,但距离我想要的便携性依然有很大差距。
5为什么我会特别关注奥林巴斯E-P1
在我印象里,好像已经很少有像奥林巴斯E-P1这样吸引我眼球,并让我为之兴奋甚至是狂热的机型出现了。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每个月我手上都能经过一两台新发布的数码相机,但正是所谓“审美疲劳”效应,看过用过的新机越多越是“至今已觉不新鲜”。我回想一下,上一台能让我充满期待并乐于不断使用的机型是尼康D3,当然还有等了四年才等到的奥林巴斯E-3(可以理解),再早一点大概就得追溯到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入门单反佳能300D了。要是你硬逼着我再往前看,我只能又把当年那台十倍光变的奥林巴斯C2100UZ端出来了。所以,我这么一说,你大概就能够体会我对于E-P1的期盼之情了。
为什么我会特别关注奥林巴斯E-P1呢?
首先,自然是因为我是一名奥林巴斯的“炮手”。由于多年来一直使用奥林巴斯的相机,所以对这个品牌的产品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因为我期盼这样一款既小巧又高画质的相机已经很久很久了。
按照那篇著名的无忌“毒文”《漫漫器材发烧路》所描述的,在经历了从卡片机到单反、从一镜走天下到玩定焦之后,我们这些“摄影器材爱好者”需要的是一台小巧的“旁轴相机”。这个机器的作用美名其曰“随时带在身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赶上“决定性的瞬间”。我在从迷恋大变焦相机到洗心革面开始玩单反,在因为挂了太久D3而导致脖子有发生颈椎病倾向时,终于决定要搞一台小机器随身带着了。
即使是小机器,也有很多选择:
我当然是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徕卡M8这类“神器”存在的,但是我也很清楚如果真要上了“神器”,我以后也就不是靠吃泡饭过日子就能挺过去的了,所以从价格角度我首先抛弃了这类比主力单反还要贵的随身相机;
我也曾经考虑过买一台消费级别DC来当随身机用,尽管我也知道消费DC的画质的确不能和单反相提并论,但至少类似松下LX3、佳能G10这样的机器在画面不放太大的前提下还是可以玩玩的。更何况,富士还出了F100/F200这样价格更便宜,功能也过得去的大众化产品。但是,毫无疑问,在单反面前(尤其是D3这种旗舰单反)消费DC的画质始终是最大的软肋,象我这种口味已经被单反画质吊高的“器材派”,看到消费DC ISO400下的画面噪点实在感觉难以接受了;
第三种选择是买一台适马DP1或者DP2。这是过去想要在合理价格范围内获得高画质同时有保证机身足够小巧的唯一选择。可叹的是,为什么不是尼康佳能甚至索尼而是适马推出了这个产品。我一直很喜欢适马的副厂镜头,但对于他们的机身电路设计实在很不感冒。DP1给我的印象是一款“除了画质好以外什么都不好”的相机,处理速度之缓慢,过程之复杂实在不像是一台正式投入市场的产品。据说DP2的性能会好上不少,可惜它的镜头和DP1一样为不可换设计(甚至还是定焦),这无疑极大的打击了我的使用积极性。
你看看我的要求实际并不算高:机器要小,单反画质,可以换镜头(或者至少是一个变焦镜头),但市场上就真的没有这样的产品。奥林巴斯的E-4XX系列和宾得K-M虽然已经算是世界上最小的几台单反了,但距离我想要的便携性依然有很大差距。
所以,当我意识到奥林巴斯E-P1(当年只知道是奥林巴斯的第一款M4/3规格相机)能够满足我上面的各种需要时,我自然会对这样的产品表示极大关注甚至狂热期盼。
奥林巴斯E-P1发布会现场图文报道
奥林巴斯把这次发布会设在北京奥运村附近的一家花园式酒店里,原本这个地方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怎么都是一个外拍样张的好地方。不想北京这两天也搞得过梅雨季节似的,今天上午就是一阵暴雨倾盆,结果从上海奥林巴斯总部飞往北京的各位老总全部被迫改降大连、郑州等地,反正直到发布会结束都没能及时赶到现场。
不过,万幸的是下午2点的发布会开始前天空终于开始逐渐放晴,因此本地和前一天到达北京(包括我)的外地媒体还是准时的赶到了发布会现场。整个发布会的流程与其他同类活动近似,包括北京地区的领导致辞欢迎媒体,接着是新机的正式亮相以及技术人员对于产品性能的讲解等等。
这里放出的是一些今天发布会现场拍摄的照片,包括主持人讲话,奥林巴斯北京地区领导为E-P1正式揭幕等等。
在发布会现场,奥林巴斯方面播放了过去从来没有露面过的奥林巴斯E-P1的广告片,感觉相当不错,看看有没有机会把这段片子放到网上与大家共享。有关于这款相机的详细性能参数以及一些特色功能,大家应该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中了解到了。简单的来说,这款相机在功能设定方面与E系统的几款数码单反产品基本相当,原先我曾感到有些担心的机身防震功能也如愿的出现在机身上。另外,我曾经怀疑奥林巴斯是否会把数字滤镜功能完整的放置到E-P1身上,但结果并没有什么问题——数字滤镜一应俱全另外还带上了最近越来越流行的美颜功能。
镜头方面,不出意外的推出了两款M Zukio Digtal镜头,分别是 14-42套头和大家比较关注的17mm F2.8定焦饼干。奥林巴斯方面着重介绍了这两支镜头相对于标准4/3同类镜头在体积上的大幅度缩小,另外也一再强调虽然镜头越来越小,但画面品质依然要保持ZD辰野工厂的最高品质。
另外,为了消除用户对于该款机身定位的疑虑,奥林巴斯也再三强调这款相机在绝大多数性能上都与初中级的数码单反产品看齐,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制造工艺角度来看,这款产品似乎都有一个卖高价的理由。。。这个信息不太好,我等会还是要说到的。
发布会上看到的E-P1真机,感觉良好
尽管在发布会前我们已经得到了有关奥林巴斯E-P1的外形尺寸信息以及外观图片,但是这个东西如果不放到手上恐怕很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以往产品发布会上往往只有几台样机,开完发布会后后各家媒体还要轮流等待测试样机的做法不同,这次奥林巴斯中国特地从日本本部调来了整整六十台奥林巴斯E-P1测试样机,现场发放给媒体记者带回去进行评测。这个举动即使对佳能、尼康、索尼这样的品牌来说也是绝对的大手笔了,看来奥林巴斯对于E-P1的推广实在是下了很大决心。
每个到会的记者都得到了这样一个包装精美,尺寸惊人的礼盒。这并不是奥林巴斯E-P1的市场销售包装(成本太高),打开后基本配置如下:一台银黑色或者白色的奥林巴斯E-P1主机,一枚17mm F2.8定焦镜或者14-42mm套头(随机)。这个礼盒里面另外带有完成度极高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介绍,充电器电池连接线等配件。恩,奥林巴斯还额外体贴的送上一件XXL的T恤衫,这个我喜欢!
有部分记者的礼盒里面还会带有一个简易包装的光学取景器配件,我的礼盒里面就有这样一件配件——只可惜机身并不是我喜欢的白色版本。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刚刚拿到我手里的奥林巴斯E-P1真机。可能是我的手相对比较大,再加上拍摄时用的是一支广角镜头,所以你会发现这台机身看起来相当小巧。
为了能够更好的象大家说明奥林巴斯E-P1的实际大小,我拿出E71手机与装载了17mm F2.8定焦饼干头的奥林巴斯E-P1合影。个人感觉这款相机还是要比我想象中的略微大了一点,如果放在LX3旁边的话显得还是比较大型,但如果拿去和佳能G10比较的话,机身部分体积还是差不多的(宽度略大一些)。
应该说,奥林巴斯E-P1拿在手中的感觉是相当适宜的。本机机体全部采用金属材质,我手上的银色版本为无油漆涂装的金属原色,而白色版本则覆盖了一层看起来相当厚实的抛光漆面——不过我多少有些担心那层看起来好像珐琅质的漆面一旦遭到跌落碰撞等外力冲击,是否会有碎裂的情形产生。
由于本机没有反光板结构,因此感光元件是直接暴露在用户面前的。好在奥林巴斯的超声波除尘技术在业内独领风骚,因此我倒也并不太在意感光元件的沾灰问题。有一位到场的记者朋友特意带来了他珍藏的OLYMPUS PEN F相机,这款产品是PEN系列以往最受欢迎,影响力也最大的型号。同时,今天的奥林巴斯E-P1在外观方面也较多的继承了PEN F的特色。所以,下面这张奥林巴斯E-P1白色版本与经典的PEN F的合影就显得格外珍贵和有意义了。
很可惜,奥林巴斯在现场并没有拿出那个可爱的小外闪样品(也可能是我没有在人堆里面发现它),不过奥林巴斯还是带来了好几套用于连接ZD镜头的转接环。我在现场看到奥林巴斯提供了诸如50-200(老款)、150定焦、9-18超广角、14-54(老款)等经典镜头用于连接转接环后给记者试用。我特地询问了奥林巴斯方面的工作人员,据称所有ZD镜头都能通过转接环连接到奥林巴斯E-P1身上并实现AF功能。不过,一些老款镜头可能存在马达驱动力不够,对焦动作不够灵敏的问题。奥林巴斯方面建议用户在使用这种老镜头时采用S.AF+MF的对焦方式,即自己手动辅助一下对焦动作。
一些E-P1实际拍摄样张与官方图片
这里是一些我采用分配到我手上的这台银色版本奥林巴斯E-P1搭配17mm F2.8饼干、12-60(转接环)、9-18(转接环)等镜头在发布会现场拍摄的样张,点击可以观看原图。
又很多网友询问我奥林巴斯E-P1的高感光度ISO表现如何,我个人觉得其水准完全是可以预料到的——反正和E系统的几款新机不会有明显区别。下面这张水晶灯的照片是在ISO200下拍摄的,而在我们的产品库内有同样场景的ISO 400/800/1600/3200/6400的样张。尽管还没有来得及做详细的测试,但几乎可以肯定本机的高感光度画质极限也就是ISO 800左右,1600就显得颗粒粗糙杂色明显了。
下面这张照片在拍摄时用的是自动感光度,相机被调整到ISO 640下进行曝光。我个人感觉其画面虽然颗粒感有些明显,但画面整体纯净度还是非常不错,而且画面也没有因为启动了降噪程序(中等)而出现严重的细节损失或者画面色彩偏移状况。这种画质完全是DSLR级别的表现,过往的任何一台消费级别DC都无法与这样的高感光度画质相比。
下面几张图片是我使用广受好评的12-60 SWD镜头+转接环拍摄的。在我实际使用中,这支镜头在奥林巴斯E-P1上的马达驱动力表现良好,对焦速度与使用17mm F2.8饼干的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非常迅捷和准确。不过,在此之前我也尝试过50-200(老款)+转接环+奥林巴斯E-P1的组合,个人感觉其对焦马达工作起来明显力不从心,的确是需要用户手工辅助对焦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M4/3规格的感光元件虽然比较小巧,但毕竟还是属于DSLR感光元件级别,在面积方面绝非消费DC可比。因此即使搭配12-60mm这样的镜头,我们也能够在50mm附近焦距上获得较浅的景深效果。这一点同样也是普通消费DC无法与奥林巴斯E-P1抗衡的。
另外,奥林巴斯在E-P1机身内首次加入了“完美人像”功能。这个功能其实就是最近大行其道的“美肌”功能,用来给拍摄的人像皮肤进行柔化增白,使得照片中的人像皮肤质地更好(当然以MM居多)。本机在启动完美人像功能后会很体贴的同时保存两张照片——一张是原始照片,另外一张则是经过了美化处理的照片。不过这张照片在尺寸方面会比原图缩减,分辨率为2560*1920。下面这两张图就是同一人像关闭和启动“完美人像”后的效果对比。
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下午拍摄的奥林巴斯E-P1样张并不太多,不过我会在今后几天内陆续向本站E-P1产品库内添加新的样张,用户可以通过访问下面的地址来了解样张的更新情况。
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olympus_e_p1/sample_150655_0.html
必须要指出的是,本机在搭配饼干头这样的小镜头时,操作手感与消费DC几乎完全一致。对焦灵敏,手感舒适,画质当然也很OK。拍摄时,我对于这款相机的一切操控都挺满意(即使有些新功能,比如新的GUI不太了解,但一会就能熟悉),但是只有一点例外:
如果你是利用转接环将一款中长焦ZD镜头装到奥林巴斯E-P1上时,你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和我一样觉得很不适应——始终不自觉的想要把眼睛凑到机身上去寻找那个并不存在的取景器窗口。因为我们平时在DSLR上使用长焦镜头时,只有当眼角凑到取景器上,脸颊抵住机背时才会有比较“稳固”的持机感觉。而E-P1的LCD决定我们只能采用消费DC的取景方式,但这种握持手法在搭配长焦镜头(而且还可能要变焦操作和辅助手动对焦)时较难保持机身稳定性。
奥林巴斯E-P1在机身上并没有设置EVF电子取景器,这让我在使用中长焦镜头时感到有些不便,看来自己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适应这种取景方式。
如何评价E-P1与未来发展趋势
其实,我在几天前已经得到了奥林巴斯E-P1的具体参数,但受到与奥林巴斯保密协定的限制,因此直到今天下午2点才能把相关内容公布出来(可怜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网站把泄露的信息弄的满天飞了)。在第一次认真查看奥林巴斯E-P1新闻稿时,我就对这款新机充满了好感。
应该说,这款相机满足了我原来大部分的需求。比如它的机型的确足够小巧并采用了金属材质,外观也很亮骚;比如它万幸的带上了机身防震机构,而且也有我喜爱的艺术滤镜功能;比如它终于不负众望的拥有了高清视频拍摄能力,而且对焦速度和操作手感的确和消费DC差不多。。。至于画质,我只要求它能和E-620一样就行,事实上应该也的确如此。
除了EVF外,稍微让我感觉有一些遗憾的是奥林巴斯E-P1没能带上一个内闪(这个用的不多,但最好还是有),还有一点就是那块3寸大屏没有能冲上92w像素,甚至也不是46w像素的。当然,饭总要一口一口吃,估计这些东西都会出现在E-P2上。
在我动笔写这篇文字时,看到4/3论坛有网友爆料说松下鉴于G1/GH1的市场反应一般,也即将推出类似奥林巴斯E-P1的小型化M4/3产品。这个消息真的让我觉得打心眼里感到高兴,因为松下这个公司在技术方面有优势(毕竟目前的4/3感光元件都是他们出的),而且他们也已经推出了象LX3这样的成功产品。松下和奥林巴斯这两家只要再稍微“勾搭”一下,比如奥林巴斯扔光学技术和防震、超声波除尘技术给松下,松下拿电路设计和机身设计对奥林巴斯投桃报李,很容易就能搞出一套令人满意的新东西。
我另外也看到有报道说最近显示器厂商KOPIN发布了仅有0.27英寸的VGA(640*480)液晶显示屏,而他们在未来将会利用这个技术开发0.44英寸的XGA(1024*768)和0.56英寸的SXGA(1280*1024)的超小液晶显示屏。这个 高分辨的小屏幕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很简单,就是用来装在数码相机里当EVF(电子取景器)显示屏用的!要知道目前最高的所谓92w像素屏(包括EVF)实际分辨率不过是640*480的VGA水准(统计时还要*3,因为是RGB三色),那么一个小巧的EVG屏幕却有着SXGA分辨率,那将会 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觉享受?
奥林巴斯E-P1目前只能用机背LCD取景,这让我们在使用时必须依靠传统的消费DC把持方式来拍摄。这对于搭配17mm F2.8这类饼干头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给奥林巴斯E-P1搭配的是一支较长较大的长焦镜头呢?所以我还是再次提出希望能有一个EVF取景器,让我们好把相机抵在脸部以加强拍摄时的稳定性吧。我想,无论是奥林巴斯还是松下的下一代M4/3产品都很有可能继续(加入)EVF。
此外,在镜头通用性方面。奥林巴斯官方给出了ZD和老款PEN所用Zuiko镜头的转接环,而松下则放出了徕卡镜头转接环。我相信很快诸如M42卡口以及搭配其他一些手动镜头卡口的第三方转接环也会陆续登场。即使从解放家里那些沉睡多年老镜头的角度出发,似乎我们也有理由配备一台奥林巴斯E-P1?M4/3在未来是否又会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发手动老镜头的市场热度?
有关奥林巴斯E-P1的价格问题和未来走向
由于只是发布会上的简单试用,所以我这篇关于奥林巴斯E-P1的文字显得非常简略。我会在今后几天连续试用这款产品并就该产品的菜单设置(新GUI使用)、机身功能、画质以及拍摄感受逐一向大家汇报。不过,在结束这篇文章前,我还是想谈一谈奥林巴斯E-P1的价格问题。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奥林巴斯中国并没有发布本机的市场售价会是多少,即使我去询问得到的答案也是“还没有制定完成”。
之前得到的一些道听途说与八卦曾说该机身带有两款新镜头的套装价格是990美元,折合人民币6700元。我算了一下,就当那个14-42是700元,那个17mm F2.8饼干卖接近2千元,那么纯机身的价格也就是4000多一点。但是后来我又听到一个很可怕的传言,说这套机器的套装价格要超过人民币10000元,这实在是太恐怖了!如果真是那样定价的话,我想这套产品奥林巴斯还是收回去别卖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价格才是真正可能的价格呢?我前几天看到好友,4/3论坛的负责人TOM发表了一篇名为《透过PEN的历史看M43的几个成功要素》 的帖子。在这篇帖子里,他谈到当年PEN成功的一大原因就是定价相对低廉,符合当时日本工薪层的消费水准。很显然,他认为如果奥林巴斯的第一台M43机也想要获得市场成功的话,定价也应该比较适宜。
从奥林巴斯E-P1的几个竞争对手来看,下端的G10和LX3定价都在3000元左右(最近LX3又开始逆势上扬),而在画质上同级别的定焦DP1、DP2价格分别是3900和5400元的样子。另外,目前E系统的最新产品E-620的单镜头套装售价是5300元不到。从这些因素来看,我觉得奥林巴斯给E-P1的单机身上市定价很可能要接近甚至超过5000元,带一个14-42的套装价格恐怕更将接近6000元。这个价格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有网友爆料亚马逊上的奥林巴斯E-P1单机身要700美元一部,再考虑到关税等等因素。。。
总之,想让奥林巴斯E-P1一开始就能依靠画质和价格两方面的优势同时干掉逆势涨价的松下LX3是不太可能了,毕竟在适马DP2这类机器没有大幅度跌价前奥林巴斯没有必要主动放低新机的身段。不过,我也希望奥林巴斯在制定E-P1国内定价时能够沿用一下E-620低价上市的经验,毕竟目前奥林巴斯的市场占有率对比C,N,S还是相当薄弱的,而4/3的未来前景也并不是太明朗。所以,如果想要让2009-2010财年报表好看一点,将奥林巴斯E-P1的定价弄的更平易近人一些并不是坏事。
如果这款产品能够依靠较高的品质(从机身到画质,目前来看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以及较低廉的定价而打开市场的话,那么奥林巴斯和松下就可以集中尽力在下一阶段投入这个实际需求量并不算小的“便携且高画质”相机市场,避开与C,N,S等DSLR大厂(都在拼命迈向全画幅)的正面竞争,开辟第二战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