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OA系统中的易用与应用

互联网 | 编辑: 2006-05-09 14:33:00原创

OA软件在经历了被企业热捧、抛弃、再次尝试之后,延伸出了“易用=应用”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否合理?易用能否完全代替应用,乃至代替OA的全部?

   在管理软件市场,OA软件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OA软件在经历了被企业热捧、抛弃、再次尝试之后,延伸出了“易用=应用”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否合理?易用能否完全代替应用,乃至代替OA的全部?

  就像润滑油可以使汽车轻松高速行驶,而不能代替开车一样,我与很多人的答案一样首先是否定的。易用与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应用是掌握在使用者手中的权利,即企业用户掌握着是否应用OA系统的决定权;易用则是产品满足基本应用需求之外的一种特性。

  从词意上来说,易用与应用这二者也不能划等号。所谓易用,即功能易于被理解和操纵,易用是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形象说就是某一样事物或某一工具专业用户或非专业用户均能轻松上手,就如人们可以轻松用遥控器开启电视机一样。而应用指的是使用这样一个动作或过程,比如开启电视机的操作。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然而,在市场中,我们又惊奇地发现“易用”几乎等同于了“应用”,应用好的OA首先必须是易用的OA。易用的OA成为了被用户广泛应用的必要条件,它促进用户快速上手,保证用户顺利使用,提升用户的使用效果和效率。选购了易用型OA的企业在短时间内就应用起来了,软件功能的闲置率相当低甚至几乎为零,最频繁的使用者企业的普通员工纷纷叫好;而不易用的OA却在很多企业的推进中被中途放弃,成了“豆腐渣”工程。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各行各业,产品的易用都正推动着使用者应用的发展。个人电脑产生之初,操作系统当时非常“专业”,用户需要输入各种命令符上网或打开到某一文件夹,很多大学里的学生学习了3、4年仍不懂或不能熟练使用,而在如今的操作系统下,用户完全不用大批量记忆各种操作符或命令,通过鼠标、键盘和各种窗口、提示基本都能独立完成操作,由此,个人电脑被4岁-80岁的人广泛使用。

  再看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手机,容易发短信的手机也正促进着用户对短信的使用。对这个,我自己更是深有体会,买了一个质量好、相当“耐砸”的手机,遗憾的是该手机不怎么好发短信,以至于直到现在我仍然不会用自己的手机发短信。

  现在,再回到当初的问题,我仍然不否认不能用“易用”代替“应用”,但是我们可以用易用的OA系统去推广OA系统的应用,如果说应用OA系统是发射火箭,易用的OA系统就是加足了高效燃料的火箭。“易用=应用”的观点不符合语言学,但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独特的合理性,市场需要对基础科学进行创造性发展,推进大众迅速对新技术进行广泛应用,促进社会进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