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依赖性这个特性来看,消费品制造企业市场营销环节的信息化至关重要。产品售前的信息化对于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按照怎样的技术标准生产、产品有没有市场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例如,食用菌的生产属于初级农产品加工,表面看起来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它同样面临信息化的紧迫问题。据了解,我国目前食用菌年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65%,出口量占全球食用菌贸易量的40%。但我国食用菌生产面临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相关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目前,仅在农药残留限量的指标上,国际食品法典有2572项标准,美国有8669项,日本有9052项,而欧盟高达22289项,我国相对较少,与国际标准相比尚存在差距,在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金属含量、化学添加剂等方面也达不到国际检测标准。第二,国外知识产权和环保壁垒。2004年日本开始实施的《种苗法修正案》中规定,使用DNA分子检测设备,发现利用日本植物种源生产或改良的农产品,要向日本缴纳专利费,这对食用菌出口日本构成一定威胁。而出口至欧盟和美国的食用菌也遭遇消费国对农产品设置的环保壁垒,如2006年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规定,食用蘑菇罐头中不能含双酚环氧树脂和酚醛环氧树脂,邻酚环氧树脂含量必须小于1PPM等。如果食用菌加工企业不搞信息化建设,就不能及时了解这些重要的国际市场信息,如果不建立企业信息平台,加强与进口国有关企业、质量和环保部门的信息沟通,那么消费品制造业生产出来的食用菌就很可能达不到进口国在技术标准、环保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要求,食用菌产品就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见下图)。类似的案例在纺织服装、医药、家电、玩具等行业还有很多,这充分说明,信息化建设对以出口加工为主的消费品制造企业的重要性。
对消费品制造企业而言,仅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问题还不够,产品生产出来之后,运用怎样的销售手段把产品输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同样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最传统的营销手段是就地设摊,“坐市”买卖。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初级的营销手段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手段。一种是企业自己组建营销网络,设立分支机构,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把产品推销出去。另一种手段是通过社会销售渠道(分销)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不管采用哪种手段,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资源,付出很高的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网络化时代,企业还有更好的营销手段,这就是网络化营销。网络化营销是通过组建高速信息基础网络,为企业搭建信息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宣传、咨询洽谈、产品交易、货物订购、货币支付等完整的营销过程。通过开展网络化营销,可以大幅度节省企业在交通、差旅、人力、物流等方面的成本,帮助企业突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从而有效面对全球化市场,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尽管消费品制造企业大多属于传统产业,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产业同样离不开网络化营销。在消费品制造行业的许多大型企业中,已经有不少企业采用了网络化营销手段,例如伊利乳业集团、燕京啤酒集团、海尔集团等,网络化营销为这些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从消费品制造企业大众服务性这个特性来看,消费品制造业售后服务环节的信息化也必不可少,因此需要建立强大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属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范畴,但对消费品制造业来说,其重要意义远远超过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消费品主要是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的,它的使用方法、使用效果、安全问题、环保问题对消费者都十分重要。因此企业需要与客户建立长久的信赖关系,需要通过简单易用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与客户的实时沟通,对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解决,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特别是对于市场网络覆盖广、消费群体地域多的企业更需要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客户服务平台。就以家电企业为例,其产品大多属于耐用消费品,客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不同问题,需要企业帮助解决。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办法是在全国各地建立售后服务机构,派出专人负责售后维修。相应的客户服务电话号码也不统一、不便于记忆。但是公共网络服务运营商就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突破地域限制的统一客服中心,设立简便易记的统一客服号码,使无论在什么地方的客户都能够获得及时快捷的产品售后服务。通过统一的客服平台,企业还能及时收集客户反馈的意见,更能使企业获得改进产品、发现市场的商业机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综合以上的分析,记者认为,电信运营企业要想找到为消费品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切入点,在其行业众多、相互之间关联度不大的情况下,又不能为每一家企业都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因为只有提供规模化的信息服务产品,电信运营企业才能获得规模效益。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围绕他们之间的两大共性特征,抓住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两大主要环节来设计信息化解决方案,就一定能在这个市场找到自己的发展机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