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MP2对课程与评价、职业发展、接受能力、研究和发展等方面的一些具体的要求:
1.在课程与评价方面
①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课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建动态、灵活的课程体系;②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的自身特点,创建一套格式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2.在职业发展方面
①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要形成一支综合的、稳定的职业人员队伍;②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和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
3.在接受力和能力建设方面
①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②积极支持学校使用信息技术的自主权;③加强学校领导层信息能力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
4.在研究和发展方面
为了更好地开拓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潜能,研究和发展工作要引导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提供相关的论证,即在教育中怎样的技术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教育的需求。
二、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为新加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契机,也带来了新加坡教育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审视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令我们深思。毫无疑问,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与新加坡全岛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紧密相关。除此以外,笔者认为下述一些可操作性的因素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
1.正确的理念是新加坡教育信息化蓝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教育信息化改革伊始,新加坡各界人士就已充分地认识到,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社会文化进步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信息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是师生更好地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工具,它无法代替校长和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但是,有无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理念,进而培养一种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信息处理、运用技能,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以更好地学习信息化技能作为其教育信息化规划首先要关注的要点,因为它可以使师生知道自身怎样做才可以达到信息化的要求。这就避免了无谓的空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政府的鼎力支持是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的保障。新加坡政府在1997-2002年间投资了20亿新元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同时每年另投6亿新元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常性开支,并给每一名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教师以经济资助。这些物质上的投资使得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能按既定目标如期实现,新加坡教育信息化步伐在几年内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得以突飞猛进地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关键,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在MPI实施之初,一个全面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就已开始落实。到1999年,所有在岗教师都已接受了信息技术的培训,新教师在上岗前都经过了新加坡国家教育学院信息技术的培训。现在,几乎每一位新加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使用信息技术,他们不但在教学、交流和行政管理方面使用信息技术,而且还使用信息技术设计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
4.给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MP1给出了学校每一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但如何实现和怎样实现,则并没有做强硬的、统一的规定,而是允许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实施办法。
5.强调社会各行各业的积极支持。从教育信息化改革伊始,新加坡政府就将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融合在一起,呼吁社会相关的领域和部门给教育信息化提供帮助与服务。
综上所述,坚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明确又循序渐进的工作程序,充分调动了学校自身的潜能,确保了新加坡教育信息化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何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地研究和实践。
本文摘自中国远程教育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