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软件业何处寻蓝海:独立自主还是与外合作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6-21 10:39: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坚守还是远攻?

  “软件业要出中国的华为!”这句话已经被重复过无数遍,但是这条路注定艰辛。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中国软件业喊了几年的国际化战略之后忽然发现,眼前的国际化似乎只剩下了外包一条路。但外包这条独木桥走的人已经太多,且不论是否能够带来技术回报,仅仅从市场而言,前面有已经把外包做出规模和质量优势的印度,后面还有爱尔兰、俄罗斯等一心做外包的新丁。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内厂商们到底要如何选择,是继续坚守本地市场?还是远攻海外?假如远攻,又要采取何种形式?

  用友曾经是国内软件企业国际化的一面旗帜,用友工程公司也曾经是软件外包领域广受关注的明星。但事实上,近年来用友的国际化步伐已悄然放缓。分析人士指出,用友除了新Logo的更换以外,主攻国际化的投资和开拓并不突出,而王文京重掌总裁帅印后所做的最重要的事,却是大力开展“ERP普及”运动、降低运营成本以提升公司利润率。对此王文京也并不掩饰,并在不同场合强调,“不光是2006年,未来长期的经营方针,都是12个字,‘盈利增长,客户满意,员工发展’”。

  而金蝶则在2月28日发布了未来5年的长期战略,用金蝶总裁徐少春的话说,“金蝶要让中国所有的企业用上个性化ERP,让中国所有企业提高管理创新能力,让中国所有企业充分展现自己的管理个性”。其实王文京和徐少春都明白,比起SAP、微软、甲骨文,他们彼此才是现阶段最直接的对手,只有在国内做强的基础上,才可以逐渐做大。国际化必须要走,关键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做。

  独立还是合作?

  尽管依旧彷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软件企业已日渐成熟。成熟的标志在于,它们开始考虑企业长远战略布局,会更多利用外部的资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几个月来,国内几大管理软件厂商动作频频,用友放弃自己应用服务器平台与IBM的合作,SAP对东软的注资,以及去年浪潮、创智、中软与微软的合资,除了让人联想到国外软件资本对本土软件企业的渗透以外,这也可以被解读为国内软件企业寻求国际化和快速长大的一种尝试。

  资金和技术力量的不足,是本土管理软件企业的痛处,过去对于软件外包的关注,除了一些现金流改善以外并没有为企业带来太多建树,直至今日,外包依然是那些专业软件外包公司的天下。而与国际软件巨头的合作,却是一个可以同时获得资金、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的机会。

  “国内软件企业前些年在国际化上走了一些弯路,过多关注于软件外包。其实现阶段,国际化的含义更多是把国外成熟的理念和技术为国内所用,在这个基础上寻求国际范围的标准化需求来开发相应产品,这样才能成功走出去。”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宋茂强教授告诉本刊记者。

  只是IBM等国外软件公司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注资进入或者深层合作的方式,扶植国内管理软件企业,在它们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从而渗透到中国市场;但国内管理软件厂商与国外软件厂商的合作却更多的是权宜之计,现阶段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用手中的渠道和市场资源作为筹码,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学习经验技术,不断壮大从而得到更多的筹码。假如在合作过程中,中国的管理软件公司在自己的渠道和市场等筹码被换完之前,还没有寻找到或者培养起自己的下一代竞争优势,就会最终失去与国外软件公司对话的话语权。

  这样的情况,同样严峻。

  光明还是灰暗?

  然而正如宋茂强所说:“这是用友们的挑战,更是机遇。”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根据IDC的报告,最近几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的需求也将依然旺盛,背靠大树,本土管理软件企业不是没有打赢这一仗的机会。

  哈佛商业评论的前执行主编卡尔在他那篇著名的《IT不再重要》中提到:“随着IT的作用不断增强、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价格也变得越来越便宜,它已经不再是少数企业借以领先其竞争对手的专有技术,而变成了所有企业都能共享的一项基础性技术。”

  尽管这一理论对于社会信息化建设来说并不具有推动意义,但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IT世界游戏规则改变的可能。假如一些现在看来无比强大的软件专利和技术壁垒终有一天会像今天的PC机一样成为成为附加价值不高的工业产品,我们看待软件的眼光也许就会改变,软件的价值也会因此改变。

  正像几年前我们谁也不会想到IBM会把自己的个人电脑业务卖给中国的PC厂商联想、但IBM在向服务转型的过程中还是作出了将附加价值有限的个人电脑业务转卖的决定一样,未必不会一天,WebSphere这样的中间件也会成为用友这样的本土软件厂商的囊中之物,再上演一出“中国小鱼吃大象”的好戏。

  当游戏规则改变的时候,一切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如今的这个时代背景下。尽管别人依旧领先几步,我们依然是在跟随他人变化的脚步,但正像联想购入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后立即扩张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巨头一样,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进步和成功。以此为鉴,中国管理软件企业的未来,有光明可期。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 上一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