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LUMIX G 20mmF1.7 ASPH镜头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范耀华 2009-11-18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松下GF1的套装镜头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是一支让人觉得很“麻烦”的镜头。它的麻烦之处并不在于...

诱人的背景虚化与弱光拍摄体验

整体而言,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这支镜头在画质上的表现并不出乎我原先的意料——不管再做的如何出色,饼干镜头在获得形体上轻巧便携特质的同时,必定会在画质上作一定的妥协。但是,这种在画质上的缺陷并不是无可救药或者必定会成为镜头的致命伤。因为我们只要应用得当,是很容易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这支镜头的特性的。

首先,20mm的焦距意味着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这支镜头实际拥有等效135规格40mm,也就是接近所谓“标准镜头”的焦距。这种焦距在实际拍摄时通用性很强,近可拍特写拍人像,远可拍风景拍纪实。虽然“变焦基本靠走”,但一枚标准镜头带来的与人眼接近的视角总是能给人一种亲切感。

其次,虽然放大倍率有限,但本镜头所拥有的F1.7圆形大光圈还是很容易拍摄出一些拥有漂亮柔和背景虚化的照片来。尽管在全开光圈时边缘画质下降,但我们只要不是拍摄与焦平面完全水平的场景,那么这种画面边缘的品质下降都可以利用镜头本身的焦外虚化特性而轻松掩饰过去。

除了柔和的焦外,我还要特别赞赏一下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在搭配两款不同品牌机身时同样展现出来的敏捷和高效。且不论搭配松下GF1时的迅猛对焦速度,即使是与奥林巴斯E-P2相配合,我们也会惊喜的发现奥利巴斯机身在进行反差对焦时常见的取景画面“伸缩”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虽然AF速度要比GF1是慢上一点,但实际这套奥林巴斯+松下的组合依然在AF表现上依然可以用高效和敏捷这样的字眼来形容。

当然,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彻底压倒奥林巴斯那支17mm F2.8饼干的最大资本还是因为由于它有F1.7大光圈,所以在弱光环境中拍摄的成功率大大增强了!我曾经在GF1与E-P2的对比评测中说过,松下GF1机身在P档时,相机自己很有一些“喜欢用大光圈”的倾向。现在想来,是因为没有O.I.S镜头光学防抖系统,而松下机身又没有防震机构,所以为了保证足够的拍摄成功率,设计师故意在P档下倾向更多使用较大的光圈。

从这一点上来说,比松下GF1拥有更加出色的高感光度画质,同时机身还有非常强悍的最大4档防震机构的奥林巴斯E-P2简直就是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的绝配!这套O/P组合无论是机身还是镜头都是为弱光摄影而生的。我这里有一些上周六晚上去国际体操中心看BeatBox表演时拍摄的照片,画面几乎都是F1.7光圈全开,而感光度都普遍在iso 800。请注意,此时我往往还能够轻松获得高达1/60S的快门速度!

这种快门速度,足以较为清晰的拍摄下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动作。如果我不考虑动态场景拍摄而更注重静态场景画质的话,我还可以使用相对较低的iso 400——此时1/30s的快门速度对我来说依然是非常“安全”的,几乎不存在拍出手抖废片的问题。

展开来推想,尽管奥林巴斯E-P2没有象松下GF1那样带有一个很精致的内闪,但只要能够搭配上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我还是足以应对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尤其是把这套小巧不起眼,还可以低角度取景(带有可翻转的VF-2取景器)的组合用在纪实摄影上,这简直是无尚的扫街利器——虽然我们买不起徕卡M9,但这套组合也足以让我们充满自信的出门扫街去了。

这里重新放出一张我用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奥林巴斯E-P2在ISO 1600这种对于M4/3规格来说已是极限的超高感光度下拍摄的小猫“黄泥螺”的照片。我当时拍摄时,所用灯光不过就是厅里的一个荧光吸顶灯而已,而这张照片的效果相信看过的朋友都应该会过目不忘吧!

我已经再次上传了一批采用松下LUMIX G 20mm F1.7 ASPH镜头搭配两款不同机身而拍摄的原始样张到本站产品库内,大家可以访问以下两个地址查看包括前面耀华DD在天台上拍摄的光圈样张在内的数十张新图片。

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olympus_e_p2/sample_157525_0.html

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panasonic_gf1/sample_159038_0.html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