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哲学不同: 站在Nokia上看iPhone

互联网 | 编辑: 翁蒙蒙 2010-03-01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我觉得似乎现在媒体把 Nokia 的问题看成触屏手机的缺乏,这个好像不对,apple 的 App Store模式,itunes 模式是关键,如果看本质的话触屏这种体验要和这个模式本身分开(当然最终的成功是因为设备+软件+服务,触摸是设备和软件的一个卖点).

站在Nokia上看iPhone 叁:3G的任务和肆

基本上,说起 Nokia 好用的地方,似乎到前面就把核心的说完了,到了移动互联网,哦,这是苹果的世界。说起用手机上网,我用过 WM 的 Pocket IE, Opera Mini, Nokia Symbian 的浏览器,S40 的原生浏览器,UCWeb, 日本的 netfront, iPhone 的 safari。效果比较好的就是 UCWeb, Symbian 浏览器和 iPhone 的浏览器啦。

在浏览器的世界,好像 Nokia 传统的基于拇指设计不怎么灵了,手指的缩放,点击,可触摸的大屏幕好像更灵。想想之前没有触屏时 Symbian 浏览器长按导航键会出现一个小鼠标,觉得很不错,现在有了触摸设计就从根本上就超过了导航键。

更多的任务:
游戏:毫无疑问 iPhone 这种天生的超级终端设备占先 (不过我不怎么玩手机游戏,so far)
视频:应该是 iPhone 占先,不过 X6 好像也不错,这个基本就是比赛硬件,没什么设计的东东
GPS: Ovi Maps 全球免费,很是吸引人啊,不过据说搜索质量不好。iPhone 的 google maps 没有语音提示。我估计目前体验最好的是 Nexus One 上面的 google maps navigation

(以下为“合金枪头”评论,非常好:我和朋友用E72的Ovi在国外旅游,的确很方便(虽然据朋友讲搜索功能不如google map,当时没有用离线,用掉800多块。

关于导航和地图方面,略有补充。恰好我的“下一部手机到底买不买,买什么”的纠结随着一个多月前全球全免费的Ovi Maps的出现而烟消云散了。毫不犹豫的在Amazon上面买了一部5800 XM,原因无它,就是还算便宜。

苹果没有官方的导航软件,只有在App store里面星罗棋布的一些玩具类应用;Google的导航软件基于它自己采集的Street view数据,所以目前支持的区域也很有限。更重要的是,无论Apple还是Google,他们的导航应用都不能离线使用,这在一个移动互联网尚未发展到 质量足够高,带宽足够大,稳定性足够强,而且价格足够低的阶段实在是一个劣势。相比而言,还是能够完全离线工作的Ovi Maps在目前这个时代更实用一些。这也算是Nokia在收购了NAVTEQ之后应该走的一步。

Google的理念是一切应用都可以基于他所吞下的整个互联网的数据来实现。这在固定设备领域已经能够逐渐推开。但在移动终端领域,这个目标的实现 受制于相关基础设施的更新建设,受制于运营商们为了重新划分领地的利益博弈。这个过程很复杂,恐怕不会在短期之内能够完成.)

欢迎各位网友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请致函:

weng.mengmeng@staff.pchome.net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