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似乎现在媒体把 Nokia 的问题看成触屏手机的缺乏,这个好像不对,apple 的 App Store模式,itunes 模式是关键,如果看本质的话触屏这种体验要和这个模式本身分开(当然最终的成功是因为设备+软件+服务,触摸是设备和软件的一个卖点).
设计哲学不同:站在Nokia上看iPhone
到底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是通过手机浏览网页 (browser)。 这方面没觉得 Nokia 这些手机厂商有多大差距,除了 iPhone 的 touch 设计使上网体验增强外。 是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服务,比如 twitter,facebook 等等. 单独看这些功能,Nokia 这些公司似乎差距也不大。还是通过 App Store 和 iTunes 把云的内容提供商和内 容消费者,把应用程序提供商和应用程序消费者联成一个生态圈,移动互联不单指的是用户用移动设备消费互联网,指的也是生产、消费、运营的移动互联模式。如果移动互联指的是这个大系统,那是比较靠谱的,Apple 之外的厂商现在的确差距很大。但是在这个模式下,最终消费者消费的内容不一定和互联网有关系(比如单机游戏,音乐)。 我觉得似乎现在媒体把 Nokia 的问题看成触屏手机的缺乏,这个好像不对,apple 的 App Store模式,itunes 模式是关键,如果看本质的话触屏这种体验要和这个模式本身分开(当然最终的成功是因为设备+软件+服务,触摸是设备和软件的一个卖点).
兄弟最近相当纠结,在选择下一部手机的问题上,基本的选择有两个:Nokia E72、Google Nexus One。纠结在于:我真的觉得Nokia相当的好用,上手,能够给我使用手机时“心灵的宁静”;但是触摸屏手机最近一年大行其道,buzz words 满天飞,不玩触屏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只是,我用起来还是觉得有点不那么对劲。
于是,在深圳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拿出 E72 原型机和那部 iPhone 3G 并排放着,开始进行我专业的分析,以我几年 Nokia 软件的经验和 Fake User Experience PM(编者注:伪用户体验产品经理) 的背景…
我曾经以为我是因为 Nokia 的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而觉得好用,但是我发现我对它的 X6 触摸手机和侧滑盖的N97系列一直不是特别感冒。我也曾经觉得是因为实体全键盘和虚拟全键盘的差别,不过我昨晚发了点狠,使劲敲了一大堆文字,发现两边其实都有错误率。实体全键盘也不是完全无误的。
后来我发现差别在于 Nokia 直板手机和 iPhone 全触屏的交互设计哲学是很不同的,这个本质上的差异导致了用户(我)的体验的最终反应。
这个差别可以称作为:基于拇指的交互设计与手指趋向交互设计。
欢迎各位网友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请致函:
weng.mengmeng@staff.pchome.net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站在Nokia上看iPhone 壹:交互
Nokia 直板机:基于拇指 (间接操控)
操作:一个五向导航键 + 两个软键(左上角,右上角两个按键分别对应屏幕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命令)
输入区:全键盘或数字键盘
注意,这里的核心在于这个五向的导航键,几乎所有操作都是通过这个导航键加上两个软键完成的,为什么这么设计呢?因为这样就可以用你的大拇指在 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完成所有操作,极其方便(考虑下我们使用手机设备的方式,单手握住,四指在后,拇指在前).于是,很多的 Nokia 的设计指南都和这种人体工学设计相一致,比如确认用中键、设置里菜单里的高频项在上方。
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钟意 Nokia 的直板手机但是对侧滑盖不是特别有感觉了。
BTW,日式手机应该也有这样的设计思路,我在顺电用过SHARP,一个强大的文字菜单系统,配上翻盖的大屏幕(日本的 3G 发达),据日本上班同事说, 日本人做地铁时间太长啦,也需要一个手扶着一个手玩手机
iPhone:手指驱动,这里的手指是五指并用啊
先看触屏上的交互:
Long and short Taps (短按,长按。短按是选择或激活,Nokia 和 WM 的长按是出二级菜单,iPhone 主页下是调整程序位置)
Dragging (拖放)
Sliding,Swiping(滑动)
Pinching and Expanding (捏,伸,怎么翻译啊?)这就是iPhone的专利多点触摸啦
Double Tapping(双击)
触屏上的手势:
Changing the screen orientation on the device from portrait to landscape as the device is rotated.
Silencing an incoming call when the device orientation is changed from screen down (for example on a table) to screen up and back again.
Changing application settings based on the ambient light conditions.
Changing the orientation of a map based on the device’s compass orientation.
Allowing movements such as device rotation to trigger an action.
Triggering an action when the device comes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user’s hand or head
基本上,我觉得触屏的设计更出于一种互联网终端的考虑,Nokia 的非触屏设计更出于一个手机设备的考虑。
关于里面软件设计的不同,看来还要再分析一篇了。
虽然还是没有作下最终决定,但是至少,我知道了喜欢在哪里不习惯在哪里的本质原因,透过最初的感觉分析出来本质的原因。于是,接下来就是 prioritize自己的喜好和trade-off.而不会继续纠结。这是很重要的思考和工作方法。丰田最近出事故,开始想用脚垫不合适来搪塞,后来用油门卡住这种小概率事件做理由,最后才被揪出设计上没有刹车优先这一根本的原因。查出本质是一门很有用的学问啊。
欢迎各位网友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请致函:
weng.mengmeng@staff.pchome.net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站在Nokia上看iPhone 贰:2G 的任务
一个电话呢,最基本的(重要的?)就是电话该具备的功能,在 2G 时代就是打电话、通讯录、信息。我觉得在这三方面 Nokia 应该是完胜,why?人家几十年龙头老大的资格不是白给的,是多少代人一点一点积累出来滴。
短信:进入 NOKIA Messaging 的菜单:
New message (新信息,最高频使用啦)
Inbox (收件箱,次高频使用啦)
My folders (这个本人用的不多,曾经在某个时期使用过,基本上是把某些短信存起来,比如信用卡啊什么的)
Hotmail (这个是装了微软和 Nokia 合作的客户端后生成的)
Drafts (这个是草稿,用于写了一半,有别的事情要先存起来的)
Sent (发出的短信,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请参考电影《手机》)
Outbox(待发的短信)
Reports (报告)
iPhone 里面:短信以对话方式出现,这个最早应该是 Palm Treo 的风格,不知道 Palm 有没有加版权。相比 Nokia,缺了 My folder(对我影响不大),缺了 Drafts(影响比较大),短信归类(inbox, sent, outbox)这个呢,对我影响不大,但是对韩国人似乎影响很大(早先看了一个报道说韩国有研究发现iPhone导致离婚率升高,因为这个短信设计不能方便的清理历史痕迹…)。
在短信操作里面,iPhone 最不方便的是无法多选短信。基本上,如果都是有意义的短信也还好,问题是中国的垃圾短信实在太多啦,于是坐下来删短信成了我的一个嗜好。另外,Nokia 可以对短信排序(根据时间、发信人、主题、类型),回短信时可以插入图片,音频,视频,可以加入另外的收信人,这些都很方便。基本上,可以说的是,在短信操作上,正常人能想到用到的功能都在 Nokia 的左软键里面了。
这是有原因的。我在 2007 年和 Nokia 一起做项目期间,在深圳凯宾斯基酒店包下一间餐厅做 development camp,中间看到了他们的一本厚厚的设计文档,虽然属于机密,我还是得地主便利看了一下。里面列出了各种 use case,从发一条新短信给新联系人,到发新短信给现有联系人,每一种use case有一个编号,配上详细截屏做 UI FLOW,再根据每个 use case 对应 test case。其文档之精致,对用户分析之细致,令我和同事叹为观止,“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对我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关起门来重新写了一遍我的 spec。那几眼让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用我座位后方一位词语较为匮乏的开发工程师回到办公室后的感叹形容,就是:Nokia 的文档,靠,太 TMD 爽了….话糙理不糙。
苹果的 iPhone 在短信上的进步是很快的,比如复制某条短信,比如把一个发件人或短信中出现的数字添加至联系人信息或保存为新联系人,但是整体比较还是差了 Nokia 一截。这是一个积累的问题,就像 Nokia 在 Ovi Store 上面距离 App Store 的差距一样。
(补:我上面说的不精确,iPhone不能像Nokia那样multiple select SMS,它的短信以contact为主轴. 感谢viumden评论)
iPhone删短信问题,iPhone的短信按联系人的号码来组织,同一个联系人可能有多个号码,同一个号码的所有交互短信会存储在一个对话下。进入短信界面后是所有对话的列表,你可以在一个对话上右滑点删除删掉整个对话,或者点右上角的编辑按钮进入所有对话选择删除界面,每个对话前会出现红色图标,点一 个删一个。又或者你可以进入一个对话,再点右上角的编辑按钮,然后点选对话里每一条信息前面的圆圈选中要删的短信,然后点下面的删除按钮一次删除。一切简洁而明了。
除此之外,联系人的设计也堪称完美。就不写了。BTW,联系人是 Nokia 系统的重中之重。这是和他们工作几年慢慢了解到的。
欢迎各位网友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请致函:
weng.mengmeng@staff.pchome.net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站在Nokia上看iPhone 叁:3G的任务和肆
基本上,说起 Nokia 好用的地方,似乎到前面就把核心的说完了,到了移动互联网,哦,这是苹果的世界。说起用手机上网,我用过 WM 的 Pocket IE, Opera Mini, Nokia Symbian 的浏览器,S40 的原生浏览器,UCWeb, 日本的 netfront, iPhone 的 safari。效果比较好的就是 UCWeb, Symbian 浏览器和 iPhone 的浏览器啦。
在浏览器的世界,好像 Nokia 传统的基于拇指设计不怎么灵了,手指的缩放,点击,可触摸的大屏幕好像更灵。想想之前没有触屏时 Symbian 浏览器长按导航键会出现一个小鼠标,觉得很不错,现在有了触摸设计就从根本上就超过了导航键。
更多的任务:
游戏:毫无疑问 iPhone 这种天生的超级终端设备占先 (不过我不怎么玩手机游戏,so far)
视频:应该是 iPhone 占先,不过 X6 好像也不错,这个基本就是比赛硬件,没什么设计的东东
GPS: Ovi Maps 全球免费,很是吸引人啊,不过据说搜索质量不好。iPhone 的 google maps 没有语音提示。我估计目前体验最好的是 Nexus One 上面的 google maps navigation
(以下为“合金枪头”评论,非常好:我和朋友用E72的Ovi在国外旅游,的确很方便(虽然据朋友讲搜索功能不如google map,当时没有用离线,用掉800多块。
关于导航和地图方面,略有补充。恰好我的“下一部手机到底买不买,买什么”的纠结随着一个多月前全球全免费的Ovi Maps的出现而烟消云散了。毫不犹豫的在Amazon上面买了一部5800 XM,原因无它,就是还算便宜。
苹果没有官方的导航软件,只有在App store里面星罗棋布的一些玩具类应用;Google的导航软件基于它自己采集的Street view数据,所以目前支持的区域也很有限。更重要的是,无论Apple还是Google,他们的导航应用都不能离线使用,这在一个移动互联网尚未发展到 质量足够高,带宽足够大,稳定性足够强,而且价格足够低的阶段实在是一个劣势。相比而言,还是能够完全离线工作的Ovi Maps在目前这个时代更实用一些。这也算是Nokia在收购了NAVTEQ之后应该走的一步。
Google的理念是一切应用都可以基于他所吞下的整个互联网的数据来实现。这在固定设备领域已经能够逐渐推开。但在移动终端领域,这个目标的实现 受制于相关基础设施的更新建设,受制于运营商们为了重新划分领地的利益博弈。这个过程很复杂,恐怕不会在短期之内能够完成.)
欢迎各位网友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请致函:
weng.mengmeng@staff.pchome.net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站在Nokia上看iPhone 伍和其它
刚才和同事(都是做过 Nokia 产品且有 iPhone 使用经验的)聊这个话题,大家都是觉得迄今未曾发现一部能兼备传统电话功能易用性和上网浏览移动互联 易用性为一体的手机. 当无法改变外界时,就需要认识自身来看自己的真正需要。因此,最关键的,还是要研究用户本人(我)的需要。基本上,我是需要一个手机加笔电的组合。有一种说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上网的主设备为手机,辅助设备为电脑。
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这也包含自己对一部设备的需求。Nokia,拥有我所熟悉的东西。Nexus One,作为一部“when web meets phone”的产物,拥有我不熟悉的东西。知已知,知未知,这是一个选择。
Pack:作为本公司员工,不打 Service Pack 实在不像话…呵呵,没有啦,每家软件公司都打 pack 的,只不过树大太招风而已…
虚拟键盘与实体键盘:
我本能上还是喜欢实体键盘,因为更安心,更舒服,更放心(别想歪了…)
看看区别吧。其实这个实体键盘的键的颗粒论面积其实是小于虚拟键盘的(我感觉),但是为什么误击率低呢,因为每个键粒设计为凸起,如果放错,能够实际的感 觉到并换位,然后确定好 后再按下算是输入,这种交互是和 PC 键盘一致,因此更安心放心。iPhone 触摸屏也可以改,但是每个键都是平的,手指移动起来是靠一个键的放大进行提示,然后抬起手指算是确定输入,这与一直以来物理键盘的交互是相反的。因此用起来(目前)我还不习惯。
但 iPhone 的虚拟键盘也有无法取代的优势,就像乔帮主在 iPhone 发布那天说其它手机键盘的问题是:它们固定在那儿,发售以后就无法改动。我发现虚拟键盘的优点是,他们可以不停的变!从数字键盘到全键盘到标点,按住某个字母还能伸出一堆相似的欧洲字符。WOW…. 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物理键盘是靠组合键完成标点等的输入的。
目前,Blackberry 的 Storm 似乎能够让虚拟键盘有机械按键的感觉,我在商店里使用的时候居然发现有很机械的按键感,完全不同于三星那种触屏反馈的虚假感,今天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在那个触屏下有着十足的机械按键设计。Holy Cow…怎不让机械全键盘的爱用者不内牛满面,始料不及啊。
欢迎各位网友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请致函:
weng.mengmeng@staff.pchome.net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