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哲学不同: 站在Nokia上看iPhone

互联网 | 编辑: 翁蒙蒙 2010-03-01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我觉得似乎现在媒体把 Nokia 的问题看成触屏手机的缺乏,这个好像不对,apple 的 App Store模式,itunes 模式是关键,如果看本质的话触屏这种体验要和这个模式本身分开(当然最终的成功是因为设备+软件+服务,触摸是设备和软件的一个卖点).

设计哲学不同:站在Nokia上看iPhone

到底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是通过手机浏览网页 (browser)。 这方面没觉得 Nokia 这些手机厂商有多大差距,除了 iPhone 的 touch 设计使上网体验增强外。 是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服务,比如 twitter,facebook 等等. 单独看这些功能,Nokia 这些公司似乎差距也不大。还是通过 App Store 和 iTunes 把云的内容提供商和内 容消费者,把应用程序提供商和应用程序消费者联成一个生态圈,移动互联不单指的是用户用移动设备消费互联网,指的也是生产、消费、运营的移动互联模式。如果移动互联指的是这个大系统,那是比较靠谱的,Apple 之外的厂商现在的确差距很大。但是在这个模式下,最终消费者消费的内容不一定和互联网有关系(比如单机游戏,音乐)。 我觉得似乎现在媒体把 Nokia 的问题看成触屏手机的缺乏,这个好像不对,apple 的 App Store模式,itunes 模式是关键,如果看本质的话触屏这种体验要和这个模式本身分开(当然最终的成功是因为设备+软件+服务,触摸是设备和软件的一个卖点).

兄弟最近相当纠结,在选择下一部手机的问题上,基本的选择有两个:Nokia E72、Google Nexus One。纠结在于:我真的觉得Nokia相当的好用,上手,能够给我使用手机时“心灵的宁静”;但是触摸屏手机最近一年大行其道,buzz words 满天飞,不玩触屏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只是,我用起来还是觉得有点不那么对劲。

于是,在深圳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拿出 E72 原型机和那部 iPhone 3G 并排放着,开始进行我专业的分析,以我几年 Nokia 软件的经验和 Fake User Experience PM(编者注:伪用户体验产品经理) 的背景…

我曾经以为我是因为 Nokia 的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而觉得好用,但是我发现我对它的 X6 触摸手机和侧滑盖的N97系列一直不是特别感冒。我也曾经觉得是因为实体全键盘和虚拟全键盘的差别,不过我昨晚发了点狠,使劲敲了一大堆文字,发现两边其实都有错误率。实体全键盘也不是完全无误的。

后来我发现差别在于 Nokia 直板手机和 iPhone 全触屏的交互设计哲学是很不同的,这个本质上的差异导致了用户(我)的体验的最终反应。

这个差别可以称作为:基于拇指的交互设计与手指趋向交互设计。

欢迎各位网友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请致函:

weng.mengmeng@staff.pchome.net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5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