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网游发展路,全新元素大妄想?

互联网 | 编辑: 2010-04-09 18:30:00原创 返回原文

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明白精品原创游戏在未来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精品游戏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似乎没有人能明白,玩家是这样,厂商是这样,媒体也是这样……

清明前后,各大游戏媒体都对网络游戏飞速发展这10年间已经死亡,或者即将死亡的游戏进行了大量报道。通过深刻透彻的报道,我们能够看到,在这10年之中:网游代理的路已经越走越窄;而自主研发的道路,以国内的情况来说,也是走进了迷途之中。几乎所有的厂商都明白精品原创游戏在未来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精品游戏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似乎没有人能明白,玩家是这样,厂商是这样,媒体也是这样……

网络游戏通过10年的发展,从游戏性上来说,已经发展的极其全面。目前在市面上占据着主体地位的有三大类游戏(笔者自行无责任拆分)——

最早出现的打怪练级类游戏:

以游戏装备作为核心重点来打造的游戏环境。男性由于自身具备虚荣心理,非常容易陷入其中。代表作品:传奇,奇迹,征途等游戏。

发展迅速的音乐休闲类游戏:

以音乐作为游戏基础,结合玩家的反映程度而建立起来的游戏环境,比较上面介绍过的类别,更容易为女性玩家所接受。而笔者一贯的观点在这类游戏之中体现无疑——哪里有妹子,闻风而来的狼就会更多- - 代表作品:劲乐团 劲舞团 QQ炫舞等游戏

概念模糊的比赛竞技类游戏:

之所以把这类游戏放到最后来说,倒不因为该类别游戏出现的晚,只是概念的模糊实在让笔者不敢妄自盖棺定论。这类游戏以玩家之间的比赛对战作为游戏内容,开放的游戏元素充分的调动了玩家对游戏的兴趣。另,“哪里有人,哪里就有竞争”更加充分的调动了玩家竞争本性。也使得该类游戏经久不衰。

代表作品1(偏PC类):反恐精英,魔兽争霸3,星际争霸2等游戏。

代表作品2(偏OL类):穿越火线  反恐精英OL 地下城与勇士等游戏。

以上游戏没有提到魔兽世界与梦幻西游,以及一系列名作。只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些游戏已经融合了以上部分或者全部元素。强行归为以上三类中的任何一类,都难免不够全面。

当然,也请更多的玩家来仔细回想下,有哪款网络游戏能够跳出以上三个类别之外,理直气壮说一声:自己是全新的网络游戏。

从2000到2010,今天的网络游戏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游戏性已经非常全面和完备。然而,全面又完备的游戏性,也意味着无从发展。在这10年来,玩家们也始终三大类游戏之中打转。没有新的元素注入,看似红火的网游产业也即将成为新的“死海”。

全新的网游要素在哪里?除了打打怪,听听歌,比比赛之外网络游戏还剩下什么,是否会沦为一个交流功能不能强大的虚拟形象社区?(这点国内网游做的真让所有玩家都已经无言以对)网络游戏的发展,需要游戏设计者转变思路,把自己当成是玩家与这种技术之间的纽带,努力地创造一些感觉起来栩栩如生的东西。也更需要大胆的设想与探讨。

大胆妄想一:人机交换界面的飞速发展

有不少网络小说之中妄想YY之中,不止一次提到了人机交换界面。如果,这个技术能够得以迅速得以实现的话,网络游戏将会迎来一个完全变革的纪元。就目前来说,很多游戏主机平台已经在这一领域有了不小的突破。Wii的手柄自不必说,X360的改进计划之中,也将“抛弃”手柄,实现电玩游戏进一步发展。既然,wii与X360能够做到,新世纪的网游是不是也能尝试抛弃键盘与鼠标?

大胆妄想二:各类游戏平台的大融合

在对于玩家的竞争上来说,纯网络游戏的竞争对手不少。X360 PS3 PSP NDS PC等游戏平台,都对玩家群这快“蛋糕”虎视眈眈。虽然,各个游戏平台各有其特色,也有代表其特色的游戏制作商。但所有平台的厂商也都把自己游戏平台的要素拿到了网络上。XBOX LIVE PSN等游戏服务性站点都是最好的证明。经久不衰的PSP游戏《怪物猎人》,也因为其联动功能使得游戏至今仍然为广大玩家所推崇。既然单机游戏可以向网络化的方向上发展;网络游戏为什么不能反方向而为之。经典的游戏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玩家面前,相信会引起更多的玩家关注参与。

大胆妄想三:游戏文化的国际化

从几年国内厂商自主研发的内容来看,仿照魔兽世界等经典网游的情况频繁到另外发指的地步。魔兽在全世界的成功,给了国内厂商很多的借鉴。不仅仅是游戏内容与游戏制作技术。笔者觉得更为重要的是打造一个成功的游戏文化。国内网游的最大“出口”商:完美国际,率先的走到了这条路上,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可接下来的才是硬仗——如果打造一个西方与东方玩家都能够处之泰然的游戏环境,真正实现游戏文化的国际化大融合,也是网络游戏厂商面临的巨大挑战与课题。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