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的索尼NEX-5C微单相机详尽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10-06-10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作为2010年最重要的数码影像产品之一,NEX-5C不仅仅是索尼下半年的市场突破点所在,更是一个数码影像新时代真正来临的里程碑。

索尼NEX-5C 2010年夏季最引人注目的相机

作为2010年最重要的数码影像产品之一,NEX-5C不仅仅是索尼下半年的市场突破点所在,更是一个数码影像新时代真正来临的里程碑。从NEX-5C开始,凭借索尼在数码影像行业内的地位与巨大号召力,无反光板结构、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产品,或者是我们所谓的“EVIL/ILDC/单电/微单”相机正式进入了与传统DSLR、旗舰级消费DC正面角逐的战场。这类相机将不再仅仅是填补市场空白的小众产品,或者是传统DSLR的一种补充,而将作为一种完整的,代表整个数码影像产品某种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产品线进入我们的视野。

有关于索尼NEX系列产品的信息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封锁严密,早在今年年初的PMA展上索尼就已经放出了其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原型。当然,在私底传说中还有过许多相关的故事,比如索尼有好几种可换镜头的机身版本啦,还曾经打算退出过第二代不可换镜头却采用大型感光元件的R2啦,新机身将会采用大热的背照式CMOS等等消息。这些信息从今天来看或许的确并不靠谱,但如果从产品研发历程的角度来观察,这些所谓的“谣言”或者“传说“实际也有其存在的理由——或许这些传说中的产品正是索尼NEX系列研发中所经历过的环节,只不过它们中有些东西被沿用下来有些则被证明不可行或者尚不可行而暂缓了。

对于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索尼NEX-5C相机,其实在之前海外发布时我们已经非常透彻的研究了其部件以及产品特性,今天再挑选一些相对重要的东西来老调重弹一下也只是为了提醒大家下面要说的这些东西对于这台相机本身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它们确立了这个相机的最终表现。

我们无需再重复APS-C规格的感光元件在尺寸上比传统意义上的“DC"所使用的元件要大多少,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这块元件虽然还没有能够达到全画幅尺寸,但对比其主要竞争对手也就是奥林巴斯和松下的M4/3联盟的感光元件规格也要大出三分之一左右。更大的感光元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更容易实现浅景深效果、更纯净的高感光度画质。现在即使是菜鸟级别的数码影像用户也已经明白原来像素并不是相机画质的唯一,而前面这两个要素才是让自己能拍出看起来“很专业”的照片的关键。所以,带有Exmor APS HD CMOS感光元件的NEX-5C有了某种先天优势。

比Exmor APS HD CMOS更能显示出索尼这家企业某些时候在技术研发方面“丧心病狂”的还是这仅仅18mm毫米的法兰距!自从各类无反光板可换镜头相机推出以后,类似上面这样的示意图我们就没有少见过。无论是M4/3规格还是三星的NX,大家都用这样的侧面剖面图来展示新设计将会如何如何的简洁、机身厚度将会如何如何的缩减——但我们却真的没有想到索尼能把法兰距缩减到这个地步,它竟然比大家认为的极限——M4/3规格的20mm还要更薄!

极限短的法兰距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索尼NEX-5C极致轻薄,真正可以媲美卡片相机的机身厚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我们也听到有很多专业的声音跑出来质疑如此短的法兰距所导致的斜射光线将如何影响镜头的边缘画质。

我们这里有两张对比性质的合影。上面那张是NEX-5C与它的大哥之一,堪称入门DSLR经典产品的索尼α350,下面那张则是与M4/3阵营的当家花旦E-PL1合影。新NEX-5C在体积上要比DSLR轻薄许多那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不过它在面对之前最为小巧的可换镜头相机E-PL1时依然能够获得形体上的优势那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13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