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世俗观念 3D误区与健康问题剖析

PChome | 编辑: 吕晔彤 2010-10-26 04:47: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我们认为概念上的误区是最要命的,就目前对外销售的3D电视所采用的时分法立体显示技术(即通过红外信号收发器+快门眼镜实现3D画面)来看,3D只是3D电视具备的一个重要功能,这个功能可以自行开启与关闭,也就是说当您想要看3D电影或3D节目的时候开启3D功能便可享受3D视觉(部

3D常见误区之四:PDP功耗远超LCD

每次在论坛里看到XXX等离子与XXX液晶效果对比的帖子都难免不了一场口水战,而且战斗到后来往往都是各自拿对方的缺点作为攻击手段互相嘲讽。其中等离子功耗高就是一大杀手锏,当然这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D 液晶电视的功耗

然而,这一事实摆在3D电视上却又是另一回事。为何?这得从3D显示原理与3D电视成像原理两方面来讲。首先,在误区一中曾提到,目前的3D显示是基于时分法立体显示,要完成这种立体显示需要电视能够保证120Hz(左眼帧60Hz+右眼帧60Hz)以上的画面刷新率,也就是说要求3D电视的画面刷新率是原先60Hz的一倍,而功耗的区别就在这里。

PDP能快速再现整幅画面

对于等离子来讲如果要实现完美的3D画面,最关键的问题是画面再现速度,1/120秒钟每一幅每一帧要精确再现才可以形成完美3D电视,那么等离子方面是如何实现再现速度的加快?是通过提高发光效率减少氟化镁的发光量来加快速度,这是等离子的原理因为它是自发光的,而液晶不论是LED也好还是LCD也好都是靠背光提供光源,如果LCD为了加快它的反应速度的话,势必它的发光量要增加的(解释一下:其实很简单,液晶原来1秒钟内通过60次开关背光源来完成60幅画面的刷新,现在为了满足3D画面左右帧的输出需要显示120幅画面,就等于要增加一倍的电量去控制背光灯的亮灭来达到120HZ的效果),因此它的发光量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大,而等离子是性能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低,所以现在日本国内卖的同样尺寸的3D全高清电视,等离子和LED的耗电量是相差不多的。

等离子光束的残光时间缩短

等离子与液晶特性决定他们在3D时代将互换角色,虽然个人认为即便是功耗高,一年多出几百元的电费,与获得更真实的3D视觉相比,这种得失比对于买得起3D等离子电视的消费者来讲,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