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畅谈硬盘演进五十年: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11-01 15: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未来硬盘技术

催生史上第一颗硬盘的IBM,表示未来五十年可预见的硬盘样貌,将是往纳米技术迈进。

现行的硬盘存储技术才刚从水平录写转向垂直录写(perpendicular recording)。所谓垂直录写,顾名思义是将信息位垂直排列于碟片上,而非现有纵向记录技术所采用的水平排列方式,目的便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硬盘机信息密度和存储容量。其与采用纵向记录技术之硬盘产品,包括所使用之磁头、工艺,以及碟片皆有所不同。

垂直录写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让更多的信息挤进有限的区域,达到更高层级的硬盘机信息密度和存储容量。举例来说,以一寸硬盘而言,之前最大容量上限为8GB,采用垂直录写技术可望提升其至12GB。此外,也由信息密度大幅提升,可减少所需的存储磁片数量,意味着加快了读取速度以及减少所需的耗电量。

硬盘厂商希捷(Seagate)北亚区技术营销经理朱秋男表示,在硬盘录写技术转进到垂直读写后,意味着硬盘等于又跨入了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持续扩充的容 量优势让前者至少在五、六年间不会被淘汰,”朱秋男说。以现有的桌面型电脑用硬盘为 例,可望在三年之内,容量由750GB提升至2TB;至于笔记本电脑所用的2.5寸硬盘,容量也可望由160GB增长至500GB。

但是在垂直录写之后的主流硬盘存储技术为何?是各家硬盘存储厂商都想问的问题。身为存储市场的开山祖师爷,IBM在该公司第一款、也是人类史上第一颗硬盘产品IBM 305 RAMAC问世五十周年之际,在2006年亚太区存储系统年会上再企图描绘接下来五十年间的硬盘技术样貌。

IBM全球存储系统营销副总裁Elly Keinan直指,惟有纳米技术能够突破现有硬盘存储容量每年最多增长45%的困境。

“未来硬盘发展方向是,用更精密的纳米技术,在一个一角硬币(dime)大小的设备上,存放10TB左右的信息,” Keinan说。

好处除了提升每单位的存储容量外,可预见的应用方式是,未来的硬盘读写头可在同一区域里,反覆读写信息上千次。

1956年9月14日,IBM宣布推出第一台内含硬盘机的电脑称为 IBM 305 RAMAC。整个硬盘容量为5MB。

“IBM的想法是,这种技术已经大量用在衣服、化妆品、甚至身体乳液里了,接下来总该轮到硬盘,”Keinan说。

其他的硬盘厂商还有别的想法。展望2011年前后的新技术:希捷希望首先采用一种名为“热辅助磁性写入”(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的技术,对存储单元进行加热;日立则希望首先采用名为“规则媒介”(patterned media)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存储信息的单元会宛如“点”一样彼此相互独立。

“20年后,我们可能把1兆位组塞入一个1寸的硬盘,” 日立说。

多项存储技术研发中

不过在2003年宣布将硬盘事业部门售予日立,表态专注在企业存储市场的IBM,没有计划再涉足硬盘事业。取而代之的,是全力以赴往硬盘存储系统的技术精进。

“IBM追求的硬盘存储系统,除了长容量以外,也长智能。”IBM系统科技事业部存储及软件架构副总裁Jai Menon说。他表示目前IBM实验室里有数项在进行的研发计划:

首先是智能型信息存储设备(Intelligent Data Storage),这是意欲让存储设备可以通过诸如后设信息(Meta data)等信息,进一步监控、配置、管理信息。

另外还有具有运算能力的存储系统(Storage Systems That Compute),借由搭载高性能处理器,存储设备具有逻辑分割技术,等于在上面架设了虚拟化服务器。可以加快应用程序的运算时间。

最后一个计划则无疑让蓝色巨人再进一步远离硬盘事业。Menon表示,一项存储等级的内存技术(SCM, Storage-Class Memory)研究,意欲用来取代存储设备里的硬盘和闪存,除了具有高可靠性外,也能加快系统的开机速度。

“最先看到的应用,是SCM在五年之内取代手机里面的闪存;进驻存储设备里面取代硬盘也指日可待,不过没有那么快,大约在2012年到2015年之间,”Menon说。

“可以预见,到时候系统开机的时间,不再会是以分钟来计算,而是两秒钟之内,”他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